元曲淺說

元曲淺說

《元曲淺說》是2000-01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群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元曲是元雜劇與元散曲的合稱,它是一種帶有鮮明時代特色與世

俗特色的古典文學樣式,是傳統戲曲步人成熟的標誌。本書共分四章

十三節,除對元曲的淵源(如宋詞、金諸宮調等)、基本知識(如小令、套

曲、借宮、襯字等)、發展流派(如本色派、文采派等)分別作了簡明扼要

介紹之外,還精心選擇了一些著名元曲作家(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

周德清等)及其代表作品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與賞析。

作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元曲的淵源
第一節 作為一代文學的元曲
一、曲之概念的流變
二、曲與詞的區別
(一)體式上的區別
(二)句式上的區別
(三)音律上的區別
(四)風格與表現手法上的區別
三、元雜劇――元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節 散曲的淵源
一、“曲源於詞”與“曲詞同源’
二、音樂的變化與曲的興起
三、散曲形式的最終成熟
第三節 元雜劇的淵源
一、有關戲曲起源問題的不同看法
(一)上古歌舞說
(二)宗教禮俗說
(三)俳優說
(四)傀儡說
(五)百戲說
(六)歌舞戲說
(七)參軍戲說
二、元雜劇的遠源
(一)歌舞雜技向故事化發展
(二)俳優滑稽表演向代言體表演發展
三、宋金雜劇――元雜劇的直接源頭
第四節 元曲興盛的原因
一、尖銳的社會矛盾和知識分子的低下地位
二、元代經濟的恢復和城市經濟的空前繁榮
三、寬鬆多元的文化環境
四、文學從雅向俗發展的趨勢
第二章 元曲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元雜劇常識
一、雜劇的劇本
(一)劇本結構
(二)雜劇劇本的三要素
二、雜劇的腳色和腳本
(一)腳色
(二)腳本
第二節 元散曲常識
一、散曲的篇制
(一)散曲、北曲、南曲
(二)小令、套曲、帶過曲
二、散曲的結構
(一)宮調、曲牌、聲韻
(二)首曲、尾聲、煞
(三)借宮、集曲、南北合套
(四)襯字、務頭
第三節 曲的巧體與對仗
一、曲的巧體
(一)曲的形式方面的巧體
(二)作曲材料方面的巧體
二、曲的對仗
第三章 元曲的流派
第一節 元雜劇的內容、流派和分期
一、元雜劇題材的分類
(一)愛情婚姻劇
(二)神仙道化劇
(三)公案劇
(四)歷史劇
(五)社會劇
二、元雜劇的本色派和文采派
三、從鍾嗣成到王國維對元雜劇的分期
第二節 元雜劇流派的發展
一、本色派占主導地位的元雜劇前期
(一)本色派作家
1.豪放激越派
2.敦樸自然派
3.溫潤明麗派
(二)文采派作家
1.前期綺麗纖�派
2.前期清奇輕俊派
二、向文采派為主風格轉變的元雜劇的中期
(一)中期綺麗纖�派
(二)中期清奇輕俊派
三、晚期――元雜劇的衰微
(一)文人作家
(二)無名氏雜劇作品
第三節 散曲的流派
一、散曲流派的劃分
二、散曲的內容
三、元散曲的分期與風格流派的發展
(一)與詩詞風格分離的元前期散曲
(二)既豪放又清麗的前期第二代散曲家
(三)以南方清麗派為主的元後期散曲
第四章 名家及名作解讀
第一節 一代文學的巨匠
一、關漢卿及其代表作
雜劇《竇娥冤》第三折《望江亭》第三折(節選)《單刀會》第四折
(曲辭)《魯齋郎》第二折(曲辭)
套數[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南呂一枝花]贈珠簾秀[南呂 一
枝花]杭州景
小令[雙調・沉醉東風]送別[雙調・沉醉東風]題情[仙呂 一半
兒]題情
二、王實甫及其代表作
雜劇《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長亭送別
三、白樸及其代表作
雜劇《梧桐雨》第二折《牆頭馬上》第三折(節選)
套數[大石調・青杏子]詠雪
小令[雙調・慶東原]嘆世[中呂・喜春來]題情
四、馬致遠及其代表作
雜劇《漢宮秋》第四折
套數[雙調・夜行船]秋思[般涉調・耍孩兒]借馬
小令[越調・天淨沙]秋思
五、鄭光祖及其代表作
雜劇《倩女離魂》第二折(節選)
小令[雙調・蟾宮曲]旅懷
第二節 雜劇作家及作品
一、楊顯之及其代表作
《瀟湘夜雨》第三折(節選)
二、石君寶及其代表作
《秋胡戲妻》第二折
三、孟漢卿及其代表作
《魔合羅》第四折
四、鄭廷玉及其代表作
《看錢奴》第二折(節選)
五、紀君祥及其代表作
《趙氏孤兒》第二折
六、尚仲賢及其代表作
《柳毅傳書》第三折(節選)
七、秦簡夫及其代表作
《東堂老》第三折(節選)
八、康進之及其代表作
《李逵負荊》第一折(節選)
九、無名氏及其代表作
《陳州糶米》第一折
第三節 散曲作家及作品
一、元好問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小聖樂]驟雨打新荷
二、杜仁傑及其代表作
套數[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
三、楊果及其代表作
套數[仙呂・賞花時]春情
四、商挺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步步嬌]祝願
五、胡祗�及其代表作
小令[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賞春[雙調・沉醉東風]漁樵
六、王惲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黑漆弩]游金山寺
七、王和卿及其代表作
小令[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雙調・撥不斷]大魚[越調小桃
紅]胖妓[越調・天淨沙]胖夫妻
八、鮮于必仁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折桂令]盧溝曉月[雙調折桂令]西山晴雪
九、曾瑞及其代表作
小令[南呂・罵玉郎過皇恩採茶歌]閨中聞杜鵑
十、盧摯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沉醉東風]秋景[雙調・落梅風]夜憶
十一、姚燧及其代表作
小令[中呂普天樂]別友[越調憑闌人]寄征衣
十二、王伯成及其代表作
套數[越調鬥鵪鶉]春遊
十三、馮子振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鸚鵡曲]三首
十四、張養浩及其代表作
套數[南呂・一枝花]詠喜雨
小令[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呂・朝天曲]掛冠
十五、劉時中及其代表作
套數[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前套)
十六、張可久及其代表作
套數[南呂一枝花]湖上晚歸小令[雙調・落梅風]春晚
[正宮・醉太平]感懷
十七、喬吉及其代表作
套數[南呂・梁州第七]射雁
小令[雙調・賣花聲]悟世[雙調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雙調
水仙子]為友人作[越調・柳營曲]有感
十八、貫雲石及其代表作
小令[中呂・紅繡鞋]歡情[雙調・清江引]惜別
[雙調・殿前歡]吊屈原
十九、徐再思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水仙子]夜雨[越調・憑闌人]詠史
[雙調・蟾宮曲〕春情[雙調・沉醉東風]春情
二十、薛昂夫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甘草子]無題[中呂・朝天子]詠史三首
二十一、曹德及其代表作
小令[中呂喜春來]和則明韻(三首選一)[雙調沉醉東風]村居
二十二、睢景臣及其代表作
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二十三、楊朝英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殿前歡]和阿里西瑛韻[雙調・清江引]失題
二十四、劉庭信及其代表作
套數[南呂一枝花]春日送別小令[雙調折桂令]憶別
二十五、周文質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叨叨令]自嘆(二首選一)
二十六、鍾嗣成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醉太平]落魄(三首)
二十七、周浩及其代表作
小令[雙調・折桂令]題《錄鬼簿》
二十八、無名氏及其代表作
小令[正宮・醉太平]譏奸佞專權 [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中呂・朝天子]志感二首 [越調・小桃紅]情
[正宮・塞鴻秋]無題 [商調・梧葉兒]嘲謊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