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若無人

傍若無人

好像旁邊沒有人在。形容神情態度高傲自如。出自:雖漸離擊築,傍若無人,高鳳讀書,不知暴雨。 《 後漢書·延篤傳》。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成語】傍若無人
【注音】páng ruò wú rén
【解釋】好像旁邊沒有人在。形容神情態度高傲自如。
【近義詞】旁若無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態度。 
【押韻詞】威風祥麟、經武緯文、天涯若比鄰、辱國殃民、掉舌鼓唇、門門有道,道道有門、愚弄其民、宵旰憂勤、鞍馬勞神、織楚成門等。

成語出處

雖漸離擊築,傍若無人,高鳳讀書,不知暴雨。 《後漢書·延篤傳》

成語故事

晉朝時期,王子敬從會稽經過吳郡,聽說顧辟疆有個名園就去參觀,碰見顧辟疆在園內設宴暢飲,王子敬游遍整個園子後在那裡指指點點,旁若無人。顧辟疆氣得把他的下人全趕出園子,接著就趕王子敬,王始終坦然自若,置之不理。

成語舉例

陳太尉初下船時,昂昂然傍若無人,坐在中間。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那小兒舉手鞠躬,竟造末席而坐,飲酒啖炙,傍若無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