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故居[北京]

傅作義故居[北京]
傅作義故居[北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傅作義故居位於胡同西口,宅院坐北朝南,為一組四進四合院。東西寬6、74米,南北長25、06米,占地面積168、9平方米。現有西房三間,單檐硬山頂,單面坡,土木結構,房屋破損嚴重。門窗嚴重腐朽,房屋牆體多處裂縫,土牆風化脫落。東院牆體、門樓背面等處嚴重風化。房屋大門門額磚雕“福臨”二字,門洞旁有傅作義生平簡介碑,房內有傅作義及其父母和女兒傅冬菊照片。院記憶體放傅作義祖母及父親墓志銘。並有民國十七年“仁義巷”殘碑一方。傅作義參加革命前曾在此居住。

北京故居

位於胡同西口,宅院坐北朝南,為一組四進四合院。據清乾隆時吳長元著《宸垣識略》載,“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阿第在燈草胡同”。光緒《順天府志》載:“乾隆時大學士定西將軍阿桂封誠謀英勇公,諡文成。今公繼勛官散軼大臣。”《天咫偶聞》載:“阿文成公祠在燈草胡同,今子孫尚居之。”據此可推斷,此宅有可能是乾隆時大學士阿桂宅的一部分。建國後傅作義先生在此居住。
大門原為廣亮門已改為如意門。倒座房西五間,東一間已改為車庫。一進院東西另建配房,硬山影壁垂花門看面牆尚完整。二進院北房三間東西廂房三間,抄手遊廊連線,正房東西各兩間耳房。三進院北房五間帶耳房各一間,東西配房各二間。四進院後罩房七間,已改為獨立院落。此宅主要建築為合瓦過壟脊大式硬山房,約為清中期建築,經過後代大修。現為單位宿舍。

臨猗縣故居

傅作義故居位於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西部。故居坐北朝南,東西寬6、74米,南北長25、06米,占地面積168、9平方米。現有西房三間,單檐硬山頂,單面坡,土木結構,房屋破損嚴重。門窗嚴重腐朽,房屋牆體多處裂縫,土牆風化脫落。東院牆體、門樓背面等處嚴重風化。房屋大門門額磚雕“福臨”二字,門洞旁有傅作義生平簡介碑,房內有傅作義及其父母和女兒傅冬菊照片。院記憶體放傅作義祖母及父親墓志銘。並有民國十七年“仁義巷”殘碑一方。傅作義參加革命前曾在此居住。

家庭介紹

其妻劉芸生,育有一女傅冬(原名傅冬菊)、一子傅恆。
一位親弟弟傅作恭,是留美水利工程專家,1950年代受傅作義勸說,回中國從事水利建設,後到甘肅省任職水利工作,1957年受“反右”衝擊,被打成資產階級知識份子、反動學術權威、極右分子,開除公職,送到酒泉夾邊溝農場“勞動教養”。1960年在三年大饑荒災害中死於饑荒,屍首沒有找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