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

修身養性

修身養性,修身:使身體健康;養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出處 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貧道本是南陽一耕夫,豈管塵世之事 只可修身養性,貧道去不的也。”

基本信息

解釋

修身養性修身養性
修身: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

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

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貧道本是南陽一耕夫,豈管塵世之事只可修身養性,貧道去不的也。”

事例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上了年紀就安安靜靜地~頤養天年了。”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世

修身養性的古典音樂

中外電影中有許多是專門為偉大作曲家或演奏家攝製的音樂傳記片。我看過的有《貝多芬傳》、《阿瑪丟斯》(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曲難忘》(蕭邦)、《翠堤春曉》(約翰.施特勞斯)、《作曲家格林卡》、《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她比煙花寂寞》(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冼星海》、《劉天華》、《二泉映月》(阿炳)等等,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對我理解他們的生平和作品有很大幫助。

一般影視作品中除專門聘請作曲家量身譜寫背景音樂或插曲之外,也大量引用古典音樂以烘托氣氛,抒發情緒。在你聚精會神欣賞電影的時候,隱隱約約聽到遠處傳來一縷似曾相識的鏇律,也許你並不在意,卻已經受到感染,但不知道那是某位作曲大師傳世佳作中的片段吧。

凡是看過美國電影《魂斷藍橋》的人,大概都會被那一曲“最後的華爾茲”深深感動的。年輕的英國軍官(羅伯.泰勒)在奔赴戰場的前夕與他剛剛結識的女友(費雯.麗)告別,深夜的咖啡館,暗淡的燭光,客人漸漸稀少,樂師悄悄退場,蠟燭一一熄滅,最後只剩下一朵閃爍的燭光,一位好心的樂師,一把孤獨的小提琴,幽幽地拉著那首憂傷的樂曲,伴著最後一對戀人依依不捨的纏綿舞步,直到不得不分離。劇情與音樂的完美結合,贏得了所有人的心跳,觀眾已經預感到悲劇即將來臨,當時就有流淚的,包括當年17歲的我。60年過去了,每唱起這首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總會想起這段電影情節和我當時的心靈顫動。其實這首歌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傳到我國,譯成中文在學校教唱,但是直到抗戰勝利後,隨著《魂斷藍橋》在國內公映才廣為流傳開來。

另一個例子也是一部美國的經典愛情片,叫《時光倒流七十年》,類似我國的《聊齋志異》,講一個青年劇作家裡查德與一位七十年前的著名女演員愛麗斯靈魂錯失愛情的浪漫故事,荒誕不經卻十分感人。片中當里查德通過催眠術回到70年前與美麗的愛麗斯重溫舊夢時,背景傳來一段非常優雅、傷感、委婉動人而又熱情奔放的音樂,也許你也曾聽過,不妨讀讀下面這段鏇律:

這是著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第18變奏曲發展成的一首獨立的鋼琴曲,具有蕭邦夜曲般的清朗、優美的抒情。它被導演和編劇拿來作為一件重要的“音樂道具”,起到了跨越時空、溝通心靈的作用,從而引導觀眾進入那美麗的夢幻世界,跟隨男女主人公一道經歷他們的悲歡離合。

第三個例子是俄羅斯作曲家鮑羅丁的《夜曲》。這是他《D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鏇律富於歌唱性,如歌的行板,舒展開闊,充滿俄羅斯式的憂鬱,美得令人陶醉,因而往往以《夜曲》的名稱單獨演出。大家可能看過前幾年我國的一部電視連續劇《綠卡族》,反映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的生活與感情。那幾位業餘的音樂愛好者組成小樂隊,反覆練習並最後演出的就是鮑羅丁的這首弦樂四重奏,特別是其中的《夜曲》,訴說著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思念,琴聲悠悠,情意切切。

無獨有偶,英國拍的一部很精彩的動作片《野鵝敢死隊》也用上了這段音樂,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一支50人的敢死隊受命潛入敵後,搶救一位非洲人民革命領袖,卻被大老闆出賣,陷入絕境,犧牲大半,只剩下13人突圍生還。整部電影非常緊張激烈,背景音樂也始終急促不安。最後死裡逃生的隊長福克納親手處決了大老闆,實踐老戰友的臨終囑託,收養了他的孤兒,音樂頓時轉換為悠揚的《夜曲》,氣氛大變,可謂畫龍點睛,表達戰鬥了一生的福克納此時的心情:告別戰場,遠離暴力,回歸平民生活,渴望安靜晚年。

最後再介紹一個中國的例子:50年代初香港拍攝的巴金《家》、《春》、《秋》電影三部曲,採用了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病中吟》作為背景音樂,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舊社會封建家庭中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壓抑心情和衝破牢籠、投入時代潮流的渴望。劉天華如泣如訴如怨如怒的鏇律,和青年人的思想感情結合得絲絲入扣,讓觀眾獲得心緒與聽覺的完美交融。

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如巴赫的《G弦詠嘆調》之於《七宗罪》,巴赫的《聖母頌》之於《沉默的羔羊》,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之於《走出非洲》,聖桑的《參孫與達麗拉》之於《廊橋遺夢》,還有我前面曾介紹過的馬斯卡尼《間奏曲》之於《陽光燦爛的日子》(見“樂迷談心錄-8”)等,都是成功的範例。正如一張熱門音碟《奧斯卡電影中的古典》的導言所說:“一部精彩的電影,如果沒有好的音樂來襯托,算不上一部完整的電影”;“奧斯卡獲獎影片喚起你挖掘銀屏新內涵的欲望,大師的傳世之弦滿足你追尋高品位音樂的渴求”。我相信樂迷朋友們今後在欣賞電影時,注意聽它的背景音樂,一定能獲得更多的樂趣。

主要內涵

戒生氣

修身養性修身養性

古人云:“氣大傷身。”生氣是人類負面情緒中的一種,一個人如果經常生氣,就會使身心受到損害。尤其對肝臟損傷嚴重,實際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戒自卑
自卑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個人,要努力豐富自己,自強而後崛起。
戒嫉妒
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時機做一些實事,提高自己便於更有競爭力。
戒小人
小人不但對我們的人生之路毫無幫助,反而會成為一塊在關鍵時刻讓你跌倒的絆腳石。
戒誘惑
我們要力戒權力金錢、美色等各種誘惑,不斷完善自身素質,加強個人修養,提高道德品質,同時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態。
戒暴怒
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平和心
靜坐當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顯有德,避小人不算無能。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
修身一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
有事斬然,無事修然;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思之坦然,為之善然。
修身二
一身浩然氣,二袖清白風,
三分傲霜骨,四時讀寫勤,
五穀吃得香,六神常安定,
七情有節制,八方廣結緣,
九有凌雲志,十足和善心。
古人
中國封建社會的個人修養,主要是灌輸儒家的修身思想,所謂“三綱五常”就是個人修身的核心內容。“三綱”指:君臣義、父子親、夫妻順”;“五常“指:仁、義、禮、智、”。“三綱五常”實際上就是一種個人修身養性的衡量標準。

方法

十法一
一、生活,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總是懊惱昨天發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乾什麼上。
二、生活在這裡。
對於遠方發生的事,我們無能為力。杞人憂天,對於事情毫無幫助。所以記住,你現在就生活在此處此地,而不是遙遠的其他地方。
三、停止猜想,面對實際。
你也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單位,當你遇到領導或同事的時候,你向他們打招呼,可他們沒反應,連笑一笑都沒有。如果你因此而聯想下去,心裡嘀咕,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這個人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是輕視自己嗎?其實,也許你沒有料到,你向他打招呼,而他可能心事重重,情緒不好,沒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罷了。很多心理障礙,往往是沒有實際根據的“想當然”造成的。
四、暫停思考,多去感受。
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人們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樣做好工作,怎樣考出好成績,怎樣搞好和領導與同事的關係等。因而容易忽視或者沒有心思去觀賞美景,聆聽悅耳的音樂。格式塔療法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在思考基礎上的“感受”,感受可以調整、豐富你的思考。但是,人們過分地強調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往往被人們忽略了。可怕的後果是人們將變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機器。
五、接受不愉快的情感。人們通常都希望有愉快的情感,而不願意接受憂鬱的、悲哀的、不愉快的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對而言的,同時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轉化的。因此,正確的態度是:既要接受愉快情緒,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緒的思想準備。
六、不要隨意下判斷。人們往往容易在別人稍有差錯或者失敗的時候,就立刻下結論。對他人的態度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先不要對人下判斷,先要說出你是怎樣認為的。這樣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與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衝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產生無謂的煩惱與苦悶。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權威。現代社會,有很多變相的權威偶像,他們會禁錮你的頭腦,束縛你的手腳,比如,學歷、金錢等等。不要盲目地附和眾議,從而喪失獨立思考的習性;也不要無原則地屈從他人,從而被剝奪自主行動的能力。
八、我就是我。不要說,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會成功。應該從自己的起點做起,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不必怨天尤人,要從我做起,從頭做起,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夠做的事情。
九、對自己負責。人們往往容易逃避責任。比如,考試成績不好,會把失敗原因歸罪為自己的家庭環境不好,會推諉說領導不力、條件太差等,把自己的過錯、失敗都推到客觀原因上。格式塔療法的這項重要原則,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擔責任。
十、正確地自我估計。就是說把自己擺在準確的位置上。每個人在社會中,都占據著一個特定的位置,所以你就得按照這個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你的權利和義務。你如果不按照社會一致公認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這個規範去做,那你就會受到社會和他人對你的譴責和反對。

古典音樂

中外電影中有許多是專門為偉大作曲家或演奏家攝製的音樂傳記片。我看過的有《貝多芬傳》、《阿瑪丟斯》(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曲難忘》(蕭邦)、《翠堤春曉》(約翰.施特勞斯)、《作曲家格林卡》、《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她比煙花寂寞》(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冼星海》、《劉天華》、《二泉映月》(阿炳)等等,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對我理解他們的生平和作品有很大幫助。
凡是看過美國電影《魂斷藍橋》的人,大概都會被那一曲“最後的華爾茲”深深感動的。年輕的英國軍官(羅伯.泰勒)在奔赴戰場的前夕與他剛剛結識的女友(費雯.麗)告別,深夜的咖啡館,暗淡的燭光,客人漸漸稀少,樂師悄悄退場,蠟燭一一熄滅,最後只剩下一朵閃爍的燭光,一位好心的樂師,一把孤獨的小提琴,幽幽地拉著那首憂傷的樂曲,伴著最後一對戀人依依不捨的纏綿舞步,直到不得不分離。劇情與音樂的完美結合,贏得了所有人的心跳,觀眾已經預感到悲劇即將來臨,當時就有流淚的,包括當年17歲的我。60年過去了,每唱起這首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總會想起這段電影情節和我當時的心靈顫動。其實這首歌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傳到中國,譯成中文在學校教唱,但是直到抗戰勝利後,隨著《魂斷藍橋》在國內公映才廣為流傳開來。
另一個例子也是一部美國的經典愛情片,叫《時光倒流七十年》,類似中國的《聊齋志異》,講一個青年劇作家裡查德與一位七十年前的著名女演員愛麗斯靈魂錯失愛情的浪漫故事,荒誕不經卻十分感人。片中當里查德通過催眠術回到70年前與美麗的愛麗斯重溫舊夢時,背景傳來一段非常優雅、傷感、委婉動人而又熱情奔放的音樂,也許你也曾聽過,不妨讀讀下面這段鏇律:
這是著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第18變奏曲發展成的一首獨立的鋼琴曲,具有蕭邦夜曲般的清朗、優美的抒情。它被導演和編劇拿來作為一件重要的“音樂道具”,起到了跨越時空、溝通心靈的作用,從而引導觀眾進入那美麗的夢幻世界,跟隨男女主人公一道經歷他們的悲歡離合。
第三個例子是俄羅斯作曲家鮑羅丁的《夜曲》。這是他《D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鏇律富於歌唱性,如歌的行板,舒展開闊,充滿俄羅斯式的憂鬱,美得令人陶醉,因而往往以《夜曲》的名稱單獨演出。大家可能看過前幾年中國的一部電視連續劇《綠卡族》,反映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的生活與感情。那幾位業餘的音樂愛好者組成小樂隊,反覆練習並最後演出的就是鮑羅丁的這首弦樂四重奏,特別是其中的《夜曲》,訴說著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思念,琴聲悠悠,情意切切。
無獨有偶,英國拍的一部很精彩的動作片《野鵝敢死隊》也用上了這段音樂,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一支50人的敢死隊受命潛入敵後,搶救一位非洲人民革命領袖,卻被大老闆出賣,陷入絕境,犧牲大半,只剩下13人突圍生還。整部電影非常緊張激烈,背景音樂也始終急促不安。最後死裡逃生的隊長福克納親手處決了大老闆,實踐老戰友的臨終囑託,收養了他的孤兒,音樂頓時轉換為悠揚的《夜曲》,氣氛大變,可謂畫龍點睛,表達戰鬥了一生的福克納此時的心情:告別戰場,遠離暴力,回歸平民生活,渴望安靜晚年。
最後再介紹一個中國的例子:50年代初香港拍攝的巴金《家》、《春》、《秋》電影三部曲,採用了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病中吟》作為背景音樂,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舊社會封建家庭中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壓抑心情和衝破牢籠、投入時代潮流的渴望。劉天華如泣如訴如怨如怒的鏇律,和青年人的思想感情結合得絲絲入扣,讓觀眾獲得心緒與聽覺的完美交融。
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如巴赫的《G弦詠嘆調》之於《七宗罪》,巴赫的《聖母頌》之於《沉默的羔羊》,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之於《走出非洲》,聖桑的《參孫與達麗拉》之於《廊橋遺夢》,還有我前面曾介紹過的馬斯卡尼《間奏曲》之於《陽光燦爛的日子》(見“樂迷談心錄-8”)等,都是成功的範例。正如一張熱門音碟《奧斯卡電影中的古典》的導言所說:“一部精彩的電影,如果沒有好的音樂來襯托,算不上一部完整的電影”;“奧斯卡獲獎影片喚起你挖掘銀屏新內涵的欲望,大師的傳世之弦滿足你追尋高品位音樂的渴求”。我相信樂迷朋友們今後在欣賞電影時,注意聽它的背景音樂,一定能獲得更多的樂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