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公棚賽

信鴿公棚賽

信鴿公棚賽是信鴿競翔比賽的一種。指信鴿在賽鴿棚集中管理、飼養和訓練後進行的比賽。

賽事概述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參賽者將一月齡左右的幼鴿在規定時間內送交指定鴿棚,由管理人員統一管理、飼養和訓練。當年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開籠進行比賽。以分速快慢決定名次。是一種比較公平的比賽形式,所以全國以及國際級別的賽事都是選用公棚賽的方式,。在中國,公棚賽分國際和國內兩個組,國內外信鴿協會會員均可報名參加。每年3~4月向賽鴿棚送交幼鴿,10月進行比賽。

賽事起源

鴿運動賽是19世紀在比利時發源並發展起來的。現代信鴿比賽項目有競翔比賽品評賽兩種。競翔比賽是按不同距離以賽鴿歸巢時間最快者為優勝的比賽。品評賽是對優勝賽鴿按其體型、手感和頭部等綜合評分決定優劣的選美比賽。競翔賽又包括多關賽通訊賽對抗賽公棚賽等多種形式,除公棚賽之外的幾種比賽形式都是以基層協會為單位進行比賽然後上報成績.

現代賽鴿運動:從三十到八十年代,中國的賽鴿運動因為國情原因,多以距離為標準。即500至1000公里的比賽,十分艱苦,很多鴿子即使歸巢也要飛上個把月的時間。
近年以上海為首的先進地區,已經發展到3000公里的,跨越沙漠隔壁,翻過高山,準確歸巢的極限距離賽。養鴿人也以普通工薪族,業餘愛好為主。上海的超遠距離信鴿,在全世界賽鴿中,已經是距離之最。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超遠程品種,和獨特的賽制。
目前上海地區,北京地區,除遠距離賽以傳統的“李種”“汪種”“洖淞”鴿為主外,也大量巨金引進歐洲優秀種鴿,在500公里中近距離上,水平在不斷接近台灣和歐洲水平。為國內最發達的地區。西南地區以成都,重慶為較發達地區。多以引進上海優質信鴿為主。

而以比利時為首的歐洲賽鴿運動,卻走向了以短距離200-500公里的速度賽為基礎,歷經幾百年,現在已經發展到500公里的賽程,清晨放出,下午即歸的高速度鴿子,基本上以下注來換取高額的獎金,所以一直非常風靡。在歐洲國家以賽鴿為生,發家致富的人,大有人在。不論是市場,和民眾熱情,均遠遠超越中國。賽鴿運動在比利時等國家,幾乎相當於中國的桌球,成為全民運動。

現代短距離速度賽鴿飛行3、400公里比賽時,已經創造過18xx米/分鐘的極限速度世界記錄。在中國500公里內的當日歸巢比賽一般天氣狀況良好時,前幾名的鴿子也都能達到11xx米/分鐘至15xx米/分鐘左右。相當可觀。世界上著名的大師多出自比利時,另外法國,荷蘭,德國等地的信鴿運動也十分發達。

中國台灣地區,注意!是中國的!台灣地區!從七十年代左右開始大量重金引進歐洲優秀速度賽鴿。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加以大量的賭注投入。形成了很大的市場。目前是亞洲賽鴿最發達和鴿子質量最高的地區。而且台灣多實行海翔賽,把鴿子拉到一兩百公里外的海面上放飛,鴿子必須準確的定位陸地的方向,並一口氣飛完幾百公里的海面,才有可能歸巢,體力和智力都是極限的考驗。所以鴿子的質量提升非常迅速。

在歐洲和台灣,一隻鴿子優勝的獎金常常可以超越幾百萬人民幣。高額的獎金形成了以鴿為生的一群特定養鴿人群。也加快了自己賽鴿運動的發展速度。

賽事規則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信鴿公棚賽要按以下規程及要求操作:

第一章 場地器材
第一條 公棚

一、公棚必須設在有利於賽鴿開家、馴飛,周圍環境沒有污染,不影響四周居民、機關正常生活及工作的地區。觀眾區場地應遠離鴿舍(20米以外),保證賽鴿不受干擾順利歸巢。

二、公棚總占地面積不少於3千平方米,鴿舍占地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

三、公棚供電及上下給、排水和消防設施完善。

四、公棚必須設定隔離棚觀察室消毒室飼料庫電腦室(裁判室)組委會辦公室及衛生間。

第二條 鴿舍要求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一、鴿舍應乾燥、通風、朝陽,並設曬棚;鴿舍底面用支架連線成網狀平面與地面隔離,高度不低於20厘米。鴿舍內不設巢窩,只備棲架,鴿舍前面必須有起飛、落棚的空間,飼養密度限每平方米6羽(不含曬棚面積)。

二、鴿舍搭建應美觀、堅固、結構合理,選用無公害材料。

第三條 計時器材

一、公棚必須配備中國信鴿協會認可的電子掃描計時設備,加裝顯示設備(大螢幕或監視器),比賽成績精確到百分之一秒。

二、公棚必須設雙路電源,以保證電子計時系統和計算機正常工作。

三、配備計算機、複印機,保證比賽成績的及時公布。

四、公棚應設電子信箱和網址,以便參賽者查詢比賽和公棚的有關信息。

第四條 專業人員

公棚必須設專職的管理人員,包括行政、財務、獸醫、飼養、訓練和計算機操作等,確保公棚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第二章 公棚守則

第五條 比賽限制

比賽收鴿時間不允許超過60天,每次比賽間隔不得少於5個月。允許同期收鴿進行不同項目和不同名稱的比賽。不允許同一個公棚分期收鴿,交叉舉辦相同或不同類型的比賽。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第六條 公棚管理

公棚必須制定並嚴格遵守衛生防疫制度管理訓養制度工作人員守則

第七條 賽鴿管理

一、嚴禁病鴿及不符合規則和規程要求的賽鴿參賽。

二、公棚必須設隔離棚,對新人棚賽鴿進行仔細觀察,並於一周內接種新城疫疫苗,定期、定時消毒鴿棚。

三、不得使用變質、發霉飼料。

四、除傷病鴿外,承辦單位應對所有賽鴿的飼養、管理、訓練同等對待。 

五、禁止給賽鴿套識別環

六、做好鴿舍衛生、滅蚊和預防其他小動物侵害等工作,努力減少參賽鴿意外傷亡。

七、工作人員必須著統一的工作服並進行嚴格的消毒後出入鴿舍。

八、加強鴿舍安全保衛和防疫工作,除飼養、管理和監督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鴿舍。 

九、用信函、電話、聲訊台或計算機網路向參賽地區和會員通報收鴿、馴放和預、決賽情況,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通報不得少於3次。協會或委派的裁判員核查賽鴿存棚羽數,核實後的資料須上報監管協會;未經裁判員簽字的查棚資料,不允許對外公布。 

第三章  比賽通則

第九條 報名及收鴿

一、團體賽報名

按競賽規程的要求,以協會為單位報名。

二、個人報名

(一)國際比賽的國內參賽者必須向中國信鴿協會報名。 

(二)公棚相關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參賽。兼辦種鴿舍的,公棚,不得開展“代掛足環,參加本公棚比賽”的業務。否則以作弊論處,向全國通報。

(三)參賽者必須詳細填寫報名單或參賽卡,交納報名費和參賽費。無論何種原因,如在訓放開始後仍未交參賽費者,成績無效。 

(四)對有意不收“特殊身份”參賽者參賽費的公棚(境外會員、協會領導和裁判員等),將以作弊行為向全國通報。

三、收鴿

(一)幼鴿必須為25-35日齡,並套有所屬協會當年正式足環

(二)收鴿時間最長為60天,承辦單位不得擅自延長。

(三)由主辦和監管信鴿協會派裁判員檢查、核實集鴿情況,收鴿截止日10天后,游棚、病亡鴿不能再補送。

(四)當國家授權機構發布某一地區出現禽類疫情時,承辦單位有權拒收該地區賽鴿;如在公棚內發現疫情,應由國家檢疫部門確認,並視疫情銷毀部分或全部賽鴿;公棚應退還會員參賽費(可扣除飼養費),不賠償參賽者損失。

(五)收鴿時,錄人參賽鴿資料後必須現場將原足環密封,訓放開始前必須套電子足環。

(六)收鴿結束後,將參賽鴿信息原始資料庫和原始材料拷貝封口,連同複印件報送主辦或監管協會封存。

(七)收鴿截止日起10天后公布收鴿參賽者名單及有關信息。

第十條 預、決賽集鴿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一、將棚內賽鴿集中,由協會選派的裁判員進行賽鴿電子足環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掃描,核對號碼、檢查電子環的靈敏度等工作。期間應密切注意電腦顯示屏序號與集鴿數是否吻合。

二、將確認後的賽鴿逐羽放人集裝籠內並實施鉛封,運送至司放地。

三、預賽和決賽前必須公布參賽者名單、賽鴿足環號碼及電子環號碼等信息。

四、集鴿完畢,鴿舍應徹底清空、加封。

第十一條 運送

一、裝、卸賽鴿時要清點籠數,檢查鴿籠鉛封是否完好。

二、採取火車運輸,司放人員必須隨車看守,運輸中要倒換鴿籠位置,餵水、餵食。

三、汽車運輸在途中停留,必須有3名以上裁判守護(集裝籠式賽鴿車除外)做到人不離車並及時倒換鴿籠位置,餵水、餵食

四、到達司放地點後,必須有3名以上裁判員守護賽鴿,不允許委託他人或監放單位人員代替守護。

五、長距離項目和採用集裝籠運輸的比賽,可酌情減少司放裁判員。

六、運送賽鴿往返途中,隨車人員(含司機)不得夾帶任何鴿子。

第十二條 司放

一、司放點的場地要開闊,有利於賽鴿起飛,司放時間要保密,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司放場地。

二、司放前,讓賽鴿充分休息(不少於2小時)。司放後立即開籠時間、地點、坐標和天氣情況電告總裁判長。國家賽或省級賽司放時間以司放地天氣情況決定。

三、司放時,有霧待清、有雨待晴。遇雨、霧、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司放裁判長有權更改司放時間,但不得更換司放地點。

四、使用散籠運輸,途中如鉛封損壞或有賽鴿逃籠,其餘賽鴿必須重新加蓋暗記章

五、在司放前發生逃籠時,司放裁判長有權決定立即開籠,司放時間為逃籠時間。

六、使用集裝籠運輸,如鴿籠、鉛封損壞,必須延期或取消比賽,不得按原計畫司放。

七、司放前加蓋暗記章,可由監放的信鴿協會提供,也可由司放單位自帶。自帶的暗記章,必須加封並由監放裁判員開封、審核
所使用的暗記章必須在監放單備註留底備查,並注簡單說明。

八、司放地發生逃籠情況的處理

(一)在司放點準備進程中發生賽鴿逃籠 

1、採用散裝籠運輸,必須重新加蓋暗記章。 

2、採用連環開啟式集裝籠運輸,必須延期或取消比賽。

(二)等待發令時,發生賽鴿逃籠 

1、立即採取緊急措施控制局面,防止其他賽鴿繼續逃籠,最大限度減少逃籠鴿數,其餘賽鴿仍按原定司放時間開籠。

2、立即鳴槍開籠。記錄發生逃籠的單位及逃籠時間,司放時間為賽鴿逃籠時間。

第十三條 監放

一、監放單位必須是中國信鴿協會所屬縣以上的信鴿協會。其他信鴿組織(含俱樂部、

信鴿公棚賽信鴿公棚賽

公棚)無權接受監放工作,否則成績無效.

二、監放人員負責對司放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賽鴿籠數、羽數、鉛封情況以及司放協會隨車裁判員等級、人數、覆核司放地坐標,逐項填寫監放單並簽名,加蓋監放單位公章。

三、無比賽承辦單位公章的監放單,協會和裁判員不得執行監放任務。

四、擔任監放工作的裁判員必須由司放地信鴿協會選派。由上級指派的異地裁判員只負責監督工作(國家賽、省級聯賽及特殊情況除外)。

五、監放裁判員和監放人員必須設2名以上。

六、公棚賽的監放工作由公棚所在地的省級信鴿協會向司放地省級信鴿協會聯繫執行,否則成績無效。

七、主辦協會應事先與司放地信鴿協會聯繫執行監放裁判工作。如當地無信鴿協會,必須請上級協會指定離司放點最近的信鴿協會進行監放。

八、監放單位應協助司放單位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第十四條 名次錄取

一、按照電子計時系統確認的成績排列名次。

二、比賽中如電子計時系統出現故障,可使用人工計時。不能區分的成績,名次並列,獎金平均分配;如所有成績不能區分,則取消本次比賽排名,獎金由在有效報到期內的歸巢鴿均分。

三、如在有效報到期內歸巢賽鴿數量未達到規程應錄取的名額,已排定的名次按規程發獎,剩餘名次的獎金由參加決賽獲名次的賽鴿均分;決賽無賽鴿歸巢,獎金由所有參加決賽的賽鴿均分。

四、指定鴿賽綜合排名團體賽名次錄取辦法按常規比賽規則有關條款執行。

相關組織

信鴿相關的組織有:中國信鴿協會以及下屬的各地信鴿協會,中國信鴿協會是全國性民眾體育組織,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成立於1984年12月,總部設在北京。協會下設裁判、新聞、器材、科研四個專項委員會,其職責是:組織信鴿愛好者參加各類活動,提高信鴿放飛水平;組織舉辦國際性比賽,促進國際交流;組織全國性競賽和培訓工作;擬定信鴿管理、競賽制度、裁判員技術等級制度;組織信鴿科研和經驗交流工作;命名、建立國家級種鴿舍和賽鴿舍等。是信鴿界的權威機構,是各種信鴿比賽的組織者和必須參與者,是各種信鴿比賽的公證機構。所有比賽及相關事宜都依照《中國信鴿協會章程》操作。

還有就是公棚,公棚是指鴿友自願將鴿子集中到某個專業養鴿的“超級大鴿棚”中共同飼養,共同訓放,共同比賽。不過,鴿友每交1羽鴿子就要交公棚1羽的參賽費和飼養費,比賽拿名次後,會按照比賽規程獲得相應的獎金。 現在公棚已經作為一種企業的形式存在。

代表人物

現在的公棚賽很多,各地的公棚也不斷的在興起,所以還是談一下信鴿界的代表人物,國內的有李梅齡、黃鐘、謝國民等等老前輩,他們育出的鴿子至今仍讓很多人喜愛,國外的有詹森兄弟、威廉.吉爾特等。這些信鴿界的大師們以信鴿為事業,培育出很多優良品系,至今仍備受人們的喜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