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賞必罰

信賞必罰,拼為xìn shǎng bì fá,形容賞罰嚴明。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基本信息

由來

這是韓非提出的執法要求。韓非把賞和罰稱為君主手中的“二柄”,是貫徹法令的關鍵,要使賞罰必信。而且還要注重公平,一律依法行使賞罰。

基本信息

詞 目 信賞必罰
發 音 xìn shǎng bì fá
釋 義 信:真實不欺。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出 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
近義詞 賞罰分明
示 例 諸葛治蜀,賞信必罰彭羕、李嚴,皆縱橫之魁傑,故羕誅而嚴流。(章炳麟《諸子學略說》)
用 法 作謂語、定語;指獎罰分明
信:守信
嚴:嚴厲
比:比照
走:跑
莫:沒有
北:敗走

示例

諸葛治蜀,賞信必罰,彭羕、李嚴,皆縱橫之魁傑,故羕誅而嚴流。◎章炳麟《諸子學略說》

古文:

越王問於大夫種曰:“吾欲伐吳,可乎?”對曰:“可矣。吾賞厚而信,罰 嚴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試焚宮室?”於是遂焚宮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 “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塗其體、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勝之勢也。

翻譯:

越王向文種大夫問道:“我打算攻打吳國,可以嗎?”文種回答說:“可以的。如果我們獎賞厚重並且守信,懲罰嚴厲並且果斷,攻取吳國是沒有問題的。您要想知道這事的結果,為什麼不用焚燒宮室來檢驗一下呢?”於是,越王就下令焚燒宮室,可是人們當中沒有誰去救火。於是越王又下令說:“救火的人,如果死了,比照為抗敵而死給予獎賞;去救火卻沒有死的人,比照戰勝敵人給予獎賞;不去救火的人,比照投降敗走治罪。”命令下達後,人們當中有塗抹身體、披著濕衣裳奔向火場的,左邊很多人,右邊很多人,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必定取勝的趨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