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服務標準

信息技術服務標準

2009年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在京成立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工作組(ITSS,以下簡稱:工作組),該標準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提出信息系統建設、信息技術運維、信息技術服務管理、信息技術治理、軟體即服務(SaaS)、軟體套用服務等方面的標準需求,研究並建立信息技術服務標準體系,制定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相關標準。

基本信息

ITSSITSS
ITSS(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tandards,信息技術服務標準)是一套體系化的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庫,全面規範了信息技術服務產品及其組成要素,用於指導實施標準化的信息技術服務,以保障其可信賴。

來源

ITSS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的指導下,由信息技術服務(以下簡稱“IT服務”)標準工作組組織研究制定的,是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最佳實踐的總結和提升,也是中國從事IT服務研發、供應、推廣和套用等各類組織自主創新成果的固化。
ITSSITSS

原理

ITSS規定了IT服務的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並對其進行標準化,其核心內容充分借鑑了質量管理原理和過程改進方法的精髓,如圖:
ITSSITSS

IT服務的組成要素:包括人員(People)、流程1(Process)、技術(Technology)和資源(Resource),簡稱PPTR
IT服務的生命周期:包括規劃設計(Planning&Design)、部署實施(Implementing)、服務運營(Operation)、持續改進(Improvement)和監督管理(Supervision),簡稱PIOIS。
其中:
規劃設計:從客戶戰略出發、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參照ITSS對IT服務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設計,並建立業務戰略、IT戰略與IT服務之間清晰的匹配和連線關係。規劃設計階段需要根據業務戰略、運營模式及業務流程的特點確定所需要的業務服務組件,為IT服務的部署實施做好準備,以確保為最終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服務。
部署實施:在規劃設計的基礎上,依據ITSS建立管理體系、部署專用工具及服務解決方案。
服務運營:根據服務部署實施的結果,依據ITSS要求,實現服務與業務的有機結合。本階段運營的重點內容包括業務運營和IT運營,主要採用過程方法,對基礎設施、服務流程人員和業務連續性進行全面管理。
持續改進:本階段主要根據服務運營的實際效果,特別是服務滿足業務的實際情況,提出服務改進方案,並在此基礎上重新對服務進行規劃設計、部署實施,以提高IT服務質量。
監督管理:本階段主要依據ITSS對IT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質量進行評價,並對服務供方的服務過程、交付結果實施監理,對服務的結果進行績效評估。如果將上述兩個方面與傳統的工業、農業產品相比較,則IT服務的組成要素相當於“生產要素”,而IT服務的生命周期就相當於“生產過程和方法”。因此,ITSS主要由與IT服務的組成要素、生命周期的相關標準組成,解決了“生產要素”和“生產過程和方法”的標準化問題。

內容

ITSS的內容即為依據上述原理制定的一系列標準,是一套完整的IT服務標準體系,包含了IT服務的規劃設計、部署實施、服務運營、持續改進和監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階段應遵循的標準,涉及信息系統建設、運行維護、服務管理、治理及外包等業務領域。
標準化工作定位標準化工作定位

核心價值

ITSS的核心價值是確保提供可信賴的IT服務,並通過“可信賴”促進供需雙方在IT服務質量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本質上ITSS本身並不是供需雙方之間直接交易的IT服務,而是一套以ITSS為核心、針對IT服務的保障體系—即通過標準化,確保IT服務對供需雙方而言都是可信賴的。在建立IT服務的保障體系方面,ITSS的價值主要體現在:
Ø提供體系化的標準庫:構成ITSS的各類標準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是供需雙方之間就IT服務質量和成本達成一致的共同語言;
Ø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除了標準以外,圍繞ITSS可提供諮詢、培訓、認證、服務質量評價、監理以及全面解決方案等服務,確保ITSS套用具備良好的基礎,並將ITSS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緊密結合。
Ø促進服務需方與服務供方的相互信任。
Ø推動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健康和快速發展。

特點

ITSS涵蓋了IT服務組成要素及IT服務全生命周期所需標準,其核心特點可概括為“全面性”和“權威性”,主要體現在:
工作組工作思路工作組工作思路

全面覆蓋:ITSS全面覆蓋了IT服務的組成要素、IT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同時也覆蓋了諮詢、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數據處理和
運營等IT服務的不同業務類型;
統籌規劃:ITSS是一套體系化的標準庫,其研發過程是從體系的規劃設計著手,並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原則而制定的;
科學權威:ITSS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的要求,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而研究制定的系列國家標準,用於指導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全面兼容:ITSS是在充分吸收質量管理原理和過程改進方法精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由行業主管部門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聯合研發的,同時與ITIL、CMMI、COBIT、eSCM、ISO/IEC20000、ISO/IEC27001等國際最佳實踐和國際標準兼容。
總的來說,ITSS可確保: 標準化的IT服務、可信賴的IT服務。

標準化工作定位

研究制定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國家、行業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支撐國家及產業主管部門,建立配套的諮詢、培訓及認證體系
以指導、規範IT服務業發展為目標
以標準研製為核心,帶動解決方案開發、諮詢培訓、認證及出版物的產業價值鏈的形成,實現產業上下游的互動。

工作組工作思路

優先開展標準體系研究
為了規範和引導標準的制定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以便成體系成系統地開展標準研究制定工作,首先開展標準體系研究,明確標準制定的工作思路、內容及具體的推進計畫
採用“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標準制修訂原則
對於目前標準化需求比較急需的領域(例如信息技術服務分類與代碼),先行開展標準研究制定工作;
對於目前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基礎比較成熟的領域,先行開展標準制定工作(例如信息技術服務管理可直接採用國際標準)
採用“部省指導協調、產學研用聯合”機制
充分調動工作組的積極性,開展標準研究制定及其實施工作
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提出標準需求,參與標準制定,推進標準試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