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

將中一人,名保住,健捷如猱[3]。 王有愛姬,善琵琶。 ”[4]邸:王邸,指平西王府。

簡介

篇目:保住
出自:聊齋志異
作者:蒲松齡

原文

吳藩未叛時[1],嘗諭將士:有獨力能擒一虎者,優以廩祿[2],號“打 虎將”。將中一人,名保住,健捷如猱[3]。邸中建高樓[4],梁木初架。住 沿樓角而登,頃刻至顛;立脊檁上,疾趨而行,凡三四返;已,乃踴身躍下, 直立挺然。
王有愛姬,善琵琶。所御琵琶,以暖玉為牙柱[5],抱之一室生溫。姬寶 藏,非王手諭,不出示人。一夕宴集,客請一觀其異。王適惰,期以翼日。 時住在側,曰:“不奉王命,臣能取之。”王使人馳告府中,內外戒備,然 後遣之。
住逾十數重垣,始達姬院。見燈輝室中,而門啟錮,不得入。廊下有鸚 鵡宿架上。住乃作貓子叫;既而學鸚鵡鳴,疾呼:“貓來”。擺撲之聲且急。 聞姬云:“綠奴可急視,鸚鵡被撲殺矣!”住隱身暗處。俄一女子挑燈出, 身甫離門,住已塞入[6]。見姬守琵琶在几上,徑攜趨出。姬愕呼“寇至”, 防者盡起。見住抱琵琶走,逐之不及,攢矢如雨[7]。住躍登樹上。牆下故有 大槐三十餘章[8],住穿行樹杪[9],如鳥移枝;樹盡登屋,屋盡登樓;飛奔 殿閣,不啻翅翎[10],瞥然間不知所在[11]。客方飲,住抱琵琶飛落筵前, 門扃如故,雞犬無聲。

注釋

[1]吳藩:吳三桂,字長白,遼東人。明崇禎時為總兵,鎮守山海關。後 勾結清兵入關,鎮壓農民起義,井執殺明桂王朱由榔。清初封平西王,就藩 雲南。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與靖南王耿精忠、平南 王尚之信相繼起兵反清,時稱三藩之亂。
[2]廩祿:猶言官俸。
[3]猱:獼猴。《爾雅·釋獸》:“猱暖善緣。”
[4]邸:王邸,指平西王府。
[5]暖玉:據說是一種常暖之玉,即冬溫夏涼的玉。唐蘇鶚《杜陽雜編》 下:唐大中初,日本國王子來朝,攜有冷暖玉棋子,雲出本國東三萬里之集 真島池中,“冬溫亘冷:故謂之冷暖玉棋子。”牙柱:樂器上的弦枕。
[6]塞入: 謂側身擠入。
[7]攢矢:密集的箭矢。
[8]章:棵。“大材曰章”,見《史記·貨殖列傳》索隱。
[9]樹抄(miǎo 秒):樹梢。杪,樹枝的細梢。
[10]不啻(chì斥)翅翎:不亞於飛鳥。啻,但,只。翅翎,鳥類代稱。
[11]瞥然間:一轉眼的功夫。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齋先生,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2]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深為施閏章、王士禛所重。屢應省試,皆落第,年七十一歲始成貢生。除中年一度作幕於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多種。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3部、雜著5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