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色林

依色林是一種神經系統藥物。別稱毒扁豆鹼,為無色或淡黃色有光澤的針晶,可用於急性青光眼,也可用於對抗阿托品。

藥品名稱

依色林

英文名稱

Physostigmine

別名

毒扁豆鹼;Eserine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作用於自主神經系統的藥物 > 抗膽鹼酯酶藥

性狀

常用其水楊酸鹽,為無色或淡黃色有光澤的針晶,無臭,稍溶於水(1:75),能溶於醇。露置日光或空氣中,氧化漸變紅色,即不宜再用。其溶液亦易變紅色,加熱或由於玻璃容器的鹼性可加速其變化,故溶液不宜久貯,容器最好能先以1%鹽酸洗淨。如溶液稍有變化,呈微紅色,尚可使用;如色已深,則療效降低不宜再用。加入3%硼酸或0.1%亞硫酸氫鈉或0.1%依地酸二鈉可延緩其變色。

劑型

1. 0.5mg,1mg;

2.眼膏:0.25%;

3.滴眼劑:0.25%,0.5%(氧化變紅不可再用)。

藥理作用

依色林是從非洲出產的毒扁豆(phsostigmavenenosum)種子中提出的生物鹼,現已能人工合成。為叔胺類化合物。易通過黏膜吸收。口服及注射都易吸收,也易於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具有與新斯的明相似的可逆性抑制膽鹼酯酶的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小劑量興奮,大劑量抑制。含依色林0.25%~0.5%水楊酸鹽,具有縮瞳和降低眼壓作用及收縮睫狀肌而引起調節痙攣等,滴眼後5min即出現縮瞳,眼壓下降作用可維持1~2天,調節痙攣現象消失較快。作用較毛果芸香鹼強而持久,但刺激性較大,與其交替使用可增強縮瞳效果。有人主張,在開始0.5h內,單純滴4~5次依色林,再改用毛果芸香鹼,縮瞳效果更佳。依色林屬叔胺膽鹼酯酶活性抑制劑。類似毛果芸香鹼。其毒性較重。

藥代動力學

依色林可迅速被胃腸、皮下組織和黏膜吸收,可被膽鹼酯酶水解破壞(皮下注射1mg後2h內被破壞)。可透過血-腦脊液屏障。極少隨尿排出。滴眼後約10min可見到縮瞳作用,可維持眼壓下降1~2天。因選擇性較差,很少全身使用。

適應症

1.逆轉抗膽鹼能藥物所致中樞毒性作用。

2.急性青光眼,也可用於對抗阿托品。

3.遠視引起的調節性內斜視。

禁忌症

對依色林過敏者、哺乳者、胃腸梗阻、尿路梗阻、哮喘、糖尿病、壞疽、心臟病、正在使用膽鹼酯酶或除極神經肌肉阻斷藥以及活動的眼色素層炎症,或者虹膜或睫狀體患有任何炎症的患者禁用。角膜潰瘍、葡萄膜炎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依色林水溶液不穩定,滴眼劑應以pH4~5的緩衝液配製,否則易氧化成紅色,療效減弱,刺激性增大,應保存在棕色瓶內。

2.滴眼時應壓迫淚囊,以防進入鼻腔而吸收中毒。

3.依色林毒性大,不宜長期套用。

4.駕車者及機械操作者慎用。

5.癲癇、甲亢、心動過緩和腹瀉的患者均應慎用。

6.注射劑中含有亞硫酸鈉,常引起過敏,甚至全身過敏,有哮喘病或其他易感人群應避免使用。

不良反應

1.大致類似新斯的明,可見噁心、嘔吐、瞳孔縮小、流涎、癲癇發作、尿失禁、呼吸困難、心動過緩和腹瀉。

2.長時間使用依色林眼膏可使黑色皮膚患者的眼瞼邊緣脫色。

3.局部用於眼部較難耐受,並可致結膜產生結膜濾泡。與毛果芸香鹼相似但更強烈。吸收後在外周可出現擬膽鹼作用,中毒時可引起呼吸麻痹。局部點眼可引起眼瞼痙攣、眼調節肌痙攣、眼痛、頭痛等。

用法用量

1.每次1~2滴,每天4次。點眼:常用濃度為0.25%,每天3~4次或視病情而定。

2.眼膏(0.25%):每天3次。

3.術後逆轉抗膽鹼能作用(如阿托品或東莨菪鹼),肌內注射或緩慢靜脈注射0.5~1mg。

4.治療抗膽鹼能藥過量,成人開始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2mg,如有危及生命的徵象(心動過速、癲癇發作或深昏迷)可重複用藥。靜脈注射最快速度為每分鐘1mg。兒童僅在病情危急時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0.02mg/kg,間隔5min可重複1次,直至療效出現,總劑量不超過2mg,靜脈注射最快速度為每分鐘0.05mg。

藥物相互作用

新斯的明

專家點評

依色林現已較少作全身給藥,多用於眼科。滴眼用常見有睫狀肌痙攣所致的調節性頭痛,一時性近視、眼瞼痙攣、慢性結膜刺激,久用可引起虹膜囊腫、白內障、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呼吸麻痹、肺水腫、窒息及死亡,但很少見。依色林能可逆性地同膽鹼酯酶結合,使膽鹼能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醯膽鹼在體內堆積,而間接呈現出M樣及N樣作用。在眼部興奮虹膜和睫狀肌,使瞳孔縮小,有利於房水流出,可出現眼壓下降、流涎、胃腸蠕動增強、心率減慢等。作用與毛果芸香鹼相似,但維持時間長。臨床主要用於急性青光眼,可與毛果芸香鹼合用,治療開角型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期,也作阿托品對抗劑,對白內障摘除術後的青光眼也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