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蘭德斯

佛蘭德斯

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佛蘭德斯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佛蘭德斯的象徵是一頭直立的雄獅,佛蘭德斯家具將會秉承傳統,跨越歐洲的主流前進和奔跑。佛蘭德斯曾是中古歐洲的一個重要的封建諸侯國家,通常是法蘭西王國的封邑,大約是現在的法國東北一角(北部省)到比利時大半,也包括了尼德蘭西蘭省的南部。

地名介紹

歷史

最初居住在這裡的是克爾特部落,公元前 1 世紀羅馬人占領這一地區,自3世紀起弗里斯人和法蘭克人移居此地。5世紀這個地區被稱為佛蘭德(意為平原)。 9 世紀佛蘭德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伯爵領地, 870 年,佛蘭德屬於西法蘭克王國。

中世紀初期,毛紡織手工業在佛蘭德發展起來,出現了伊珀爾、布魯日和根特等城市。到中世紀盛期,這些城市發展成為歐洲的工商業中心。佛蘭德是英國和法國長期爭奪的目標。1384年佛蘭德併入勃艮第公國,1477年歸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556年歸西屬尼德蘭管轄。1648年佛蘭德的北部地區(今荷蘭澤蘭省) 歸併荷蘭 ,1659~1679年佛蘭德的南部地區(今法國加來海峽省)歸併法國,佛蘭德的其餘地區(除布拉班特外)於1713年成為奧(地利)屬尼德蘭的主要部分。1794年法國占領佛蘭德,1815年維也納會議又把它劃歸荷蘭。比利時1830年革命後,佛蘭德成為比利時王國的領土。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佛蘭德由於地處歐洲北海地區的要衝,成為歐洲的主要戰場之一。戰後,佛蘭德成為比利時的工業中心。

來歷

佛蘭德斯佛蘭德斯

佛蘭德斯曾是中古歐洲的一個重要的封建諸侯國家,通常是法蘭西王國的封邑,大約是現在的法國東北一角(北部省)到比利時大半,也包括了尼德蘭西蘭省的南部。現在比利時仍有兩個省區以法蘭德斯為名,分別為東法蘭德斯/東佛萊芒、西法蘭德斯/西佛萊芒。法蘭德斯伯國曾在中古初期為法蘭西王國強大的諸侯之一,在其極盛期,領土幾乎囊括了整個比利時與東北法蘭西,後逐漸為法蘭西國王所壓服,其領土也逐漸縮小。中古盛期以後,法蘭德斯伯國相繼畫分出海諾伯國、阿圖瓦公國等地,這兩地現在也是比利時與法國的行政區劃之一。在15世紀以後,法蘭德斯與其他16個低地地區的省份/封邑,同為勃艮第公國的領土,後隨著勃艮第王朝的復滅,被劃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在查理五世將哈布斯堡家族一分為二時,法蘭德斯與其他16省歸到了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支系之手,因此該地被稱為“西屬尼德蘭”。18世紀後,法蘭德斯與其他西屬尼德蘭南部6省(北部10省早已獨立為尼德蘭共和國,也就是俗稱的荷蘭共和國),改歸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支系,於是改稱“奧屬尼德蘭”。18世紀末該地又為法國所侵占,但到拿破崙戰爭後,南尼德蘭與北尼德蘭組成尼德蘭聯合王國。不過不久後,南尼德蘭便脫離尼德蘭聯合王國,成立比利時王國直至今日。

11世紀的時候,佛蘭德斯發展成歐洲最富有的地區,開始了它的黃金時代。他們從英國進口羊毛,紡成面料賣給歐洲大陸,繁榮的紡織貿易使法蘭德斯很多城市變得富有,擁有了權力。直到1300年,根特,布魯日,安特衛普等都從貴族條例里獲得了城市自主權,發展出令人自豪的城市文化。

歐洲西北部一塊歷史上有名的地區,包括法國北部的部分地區、比利時西部地區和北海沿岸荷蘭西南部的部分地帶。幾個世紀以來,作為一個服裝業中心,它一直享有實際的獨立權並且十分繁榮。荷蘭發生的哈布斯堡戰爭導致了這一地區的最終分裂,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受嚴重損失。

佛蘭德斯互動分析

美國教育家佛蘭德斯

弗蘭德斯( Ned.Flanders),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學者。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公眾普遍對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表示不滿,社會各界均要求學校進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效能的呼聲也日益強烈.人們紛紛質問:學校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質量是否令人放心?教育投資是否物有所值?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急需一種能夠科學考查、評估課堂教學質量的工具,互動分析(interaction analysis)便應運而生。當時出現的課堂互動分析方法中,以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Flanders'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簡稱FIAS)最為著名。這是一種課堂行為分析技術,用於記錄和分析課堂中師生語言互動過程及影響。作為教育領域的一項創新,弗蘭德和他的主要傳播者Edmund J. Amidon對弗蘭德互動分析系統進行了開發、傳播和套用,它是在課堂觀察的基礎上實現的,是觀察法在教育研究中運用的一個很好的工具。

弗蘭德斯通過調查發現了所謂的三分之二規則:在課堂教學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課堂時間要用來講話;這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講話時間是教師在講話;教師的講話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影響學生的(如講授、指導、控制、批評等都是教師對學生的直接影響);這些想影響學生的教師講話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於是這個互動分析系統源於弗蘭德斯的一種觀念:語言行為是課堂中主要的教學行為,占所有教學行為的80%左右。因此評價一堂課的最佳方法是對課堂內的師生語言行為進行互動分析。從某種意義上說,把握了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語言行為也就把握了課堂教學的實質,它對課堂教學細節進行分析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技術性功能。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Flanders'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簡稱FIAS),包括三部分:一套描述課堂互動行為的編碼系統,即量表;一套關於觀察和記錄編碼的規定標準;一個用於顯示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研究目標的遷移矩陣。

1.1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編碼系統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的編碼系統如表1-1 所示.它把課堂上的語言互動行為分為教師語言、學生語言和沉寂或混亂(無有效語言活動)三類共十種情況,分別用編碼1-10 表示。

1.2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觀察和記錄編碼的規定標準

在課堂觀察中,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採用時間抽樣的辦法,一般每間隔3 秒鐘觀察者就依照上述分類記錄下相應的編碼.這樣一節40 至50 分鐘的課大約有800 至1000 個編碼,這些編碼反映了課堂中按時間順序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而這些按事件按時間順序連線成一個序列,又能呈現出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和風格。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語言行為往往是非常複雜的,為了幫助觀察者準確判斷師生語言行為的別,弗蘭德斯和同事制定了以下觀察原則:(1)當不能確定某一種語言行為究竟屬於兩個或多個類別中的哪一類時,選擇遠離"5"的類別,但不能選擇類別"10";(2)如果在3 秒鐘時間內出現多種語言行為時,把它們都記錄下來;(3)當教師叫某一位學生名字時,屬於類別"4";(4)當教師重複學生的正確回答時,屬於類別"2";(5)教師不是以嘲笑的態度和學生開玩笑,屬於類別"2",如果是諷刺、挖苦學生,屬於類別"7";(6)如果觀察者不能確定某一種語言行為具體歸屬哪一類別時,就歸屬於"10"。

1.3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的遷移矩陣

假如課堂師生語言行為代碼為6、10、5、1、4、8、2、3、6,每一個代碼分別於前一代碼和後一代碼結成以"序對".除首尾兩個代碼各使用一次外,其餘代碼都使用兩次,即有N 個代碼,就得到N-1個"序對",上面代碼的"序對"為(6,10)、(10,5)、(5,1)、(1,4)、(4,8)、(8,2)、(2,3)、

(3,6).10 類語言行為構成10×10 階矩陣,每一序對的前一個數字表示行數,後一個數字表示列數,(6,10)表示在第6 行第10 列的方格中計數1 .將全部序對進行計數,就形成弗蘭德斯遷移矩陣.矩陣中的每個單元格數據表示了連續的課堂行為出現的頻次.依據矩陣中各種課堂行為頻次之間的比例關係以及它們在矩陣中的分布可以對課堂教學狀況作出有意義的分析.而且,在分析的基礎上,也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放案,所以弗蘭德斯遷移矩陣具有較強的診斷性.表1-2便是一個遷移矩陣.。

其他信息

小說及動畫《佛蘭德斯的狗》 (龍龍與忠狗)中的地點就是指此處

佛蘭德斯家具

一. 品牌由來:佛蘭德斯為英文FLANDERS的音譯,佛蘭德斯原是西歐尼德蘭南部最發達的省份, 11世紀後發展成歐洲最富有的地區,英法兩國曾為爭奪它而展開"百年戰爭"。佛蘭德斯的象徵是一頭直立的雄獅,佛蘭德斯家具將會秉承傳統,跨越歐洲的主流前進和奔跑。

二. 品牌的文化:莎士比亞說,"古典是一種永久的時髦。"Flanders佛蘭德斯所特有的低調而奢華的品牌風格,也正符合了這一句話的含義並造就著它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細膩的藝術氣息。古典並沒有因為歷史久遠而變得陳腐,佛蘭德斯不斷在發展並革新自己,拋棄傳統風格重複的桎梏,努力滿足時代精神和品味。自由與開放,淳樸與力量,精密與清晰,和諧和秩序的感覺融入到每一件家具當中。

三. 品牌的意義:歐式古典家具與設計向前發展,直接來源於文化傳統的遺產將歷史與現實遙遙相系,每件佛蘭德斯家具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佛蘭德斯家具既在經濟方面節約,又能作為一段個人歷史傳給後代。可以說,巴洛克風格的家具誕生於義大利,盛行在佛蘭德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