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經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

佛教故事經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

婦人的煩惱 心中的佛光 多福的善行

圖書信息

作 者:杜大寧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ISBN:9787510400933 出版時間:2009-03-01 版 次:1 頁 數:305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佛教故事經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漢傳佛教版)》中的100個故事,取材於佛家的經典典籍,或佛學文學,或關於佛教的民間傳說,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隨緣、度己度人等佛學思想。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和感悟,讀者能更好地了解佛學思想。另外,書中還有“佛學常識”、“佛林百科”、“佛禪故事”、“佛教名人”、“著名寺院”等版塊知識,介紹了一些基本的佛學知識,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佛學的方便之門。漢傳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們只擇取其中對我們有指導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學習和借鑑。這也正是《佛教故事經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漢傳佛教版)》蒐集彙編漢傳佛教故事成書的一大原因。

目錄

小沙彌救螞蟻
兩個乞丐的命運
當下之時最重要
錢財乃身外之物
身在叢林才能成為強者
婦人的煩惱
分核桃的啟示
受捐不說謝
因緣和尚與書生
智者隨情而行
煩惱是最高的智慧
碌碌無為的流浪漢
不提過去,不問將來
重修命運
自己度自己
解脫的途徑
賣魚郎變老鷹
不要為明天擔憂
四句偈
膝上的人面瘡
一隻聽經的老鼠
文殊菩薩變貧婦
蘇軾認字
一葦渡江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
慈悲的師父
奴僕守門戶
傲乃武林第一大忌
忠言可以不必逆耳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自己捆住了自己
兩塊石頭的命運
一個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
國王的近侍
老尼懲惡人
不要樹立過多的目標
兩個挑水的和尚
放下是什麼
盲人挑燈籠
悅淨大師分工錢
心魔
抽菸與靜心
你愛色嗎
共享美好的事物
啞巴和尚
不必到寺院中生活
丟掉生活中的碎片
小沙彌發願建道場
小和尚與佛祖
少康法師巧計弘法
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
心似明鏡亦有痕
一塊石頭的價值
當頭棒喝
背麻的漢子
鏈子還在
一切要適可而止
美麗的水晶球
捨棄一切塵想與貪慾
心中的佛光
倆鬼爭屍
畢秋帆與老和尚
倒霉的師父
言正當言,思正當思,行正當行
把財產留給誰
化干戈為玉帛
夫妻爭餅
奇怪的寺廟
小偷入佛門
不知足就難以成佛
不識沉香木
一隻盤子一條命
心靈的天堂與地獄
過真正快樂的生活
多福的善行
不值得去生氣
不該為小事大發脾氣
抱女子過河
為小狗念經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沒有時間老
昂貴的寶珠
做好自己最重要
善聽善想善做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
棋局上的輸贏
也要顧念自己
窮和尚與富和尚
靠心去理解
退步原來是向前
經歷錘鍊才能日益強壯
堅守自己的信念
真正的信仰
無畏無悔地活著
活著就是幸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母親是我們應敬的佛
互敬互愛
“得不到”和“已失去”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因果故事

禪宗故事

佛學故事

禪理故事

前言

有位哲人說,佛教的內容,無所不包,雖不即是科學,但不違背科學;雖不即是哲學,但卻超子哲學;雖不即是文學,但卻確有文學;雖不即是美學,但已創化了美學;雖不即是宗教,但也不缺宗教的素質。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即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井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侍入的時間、途徑、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經典系佛教或漢地佛教,約可歸納為十三宗。但隨著各宗派的發展,彼此融攝,至唐代時,以十大宗派為主流。十大宗派皆成立於南北朝至唐朝之間,其中以大乘佛教為主,共有八宗。雖然也有小乘傳承,但多為大乘所融攝。
悟性如光,能使人豁然開朗。有悟性之人,自會從關於佛的故事中窺得佛學的精髓,並汲取其中的精華指引自己的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