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消防戰士]

何博,消防戰士,廣西宜州市消防中隊副班長,2007年7月17日在滅火戰鬥中英勇負傷。

何博 何博

2007年9月25日,受熱帶風暴“范斯高”的影響,綠城南寧陰霾的天空不時飄著雨點,這注定是個月缺的中秋。正在醫科大一附院燒傷科23—24號病房療傷的他,儘管身上還留著可怕的傷疤,手上還綁著繃帶,但他覺得今年這個傳統佳節自己什麼也不缺,心裡滿是感激、溫暖和幸福:病房裡有鮮花、水果、月餅,有陪伴他的母親、戰友,還有前來探望的上級領導……

他,就是在7月17日滅火戰鬥中英勇負傷的廣西宜州市消防中隊副班長——何博。

火場上的英雄

7月17日22時30左右,河池宜州市城南劉三姐大道市黨校對面的一民房突然起火,並冒出大量濃煙,刺鼻的濃煙夾伴著白色的粉塵顆粒迅速瀰漫街上以及竄入附近居民家中。

22時35分,宜州大隊接到報警後,立即出動2輛消防車16名官兵趕到現場。

到場後,官兵們發現起火民房,房間裡被燒的貨物“噼噼啪啪”炸響。經詢問得知,起火物還是房內大量存放的蠶藥——“煙燻寶”!由於該藥品為養蠶消毒之用,化學品名為二氯異氰尿酸鈉,其主要成分為二氯異氰尿酸鈉粉末及石灰粉,燃燒之後可生成大量有毒白煙,煙味非常刺鼻,且帶白粉顆粒狀粉塵,如不慎吸入將造成人體傷害。特別是石灰粉在燃燒過程中不宜用水撲救,否則容易產生化學反應。

事故的起火點位於該樓房的二樓房間內,房外是樓梯,無護欄,並堆放有諸多雜物,且樓內空間狹小,加之火災發生初期,事主曾自作聰明用水淋的方式去救火,使藥堆與水接觸後發生化學反應,房內堆積密集的200多件蠶藥產生高度熱量,讓轉移清空的滅火方式也變得不可行。

由於燃燒的藥堆反應強烈,火場中的煙霧越來越濃,不時還響起爆裂聲,火場情況有加劇惡化的態勢,必須進一步了解火場情況,以便採取更有效的滅火措施。

就在現場消防指揮員中隊長楊勇正要指派人員深入火場偵察時,何博站出來主動請纓:“隊長,我去,我救過這種火災,有一定相關處置經驗,保證完成任務!”

事不宜遲,何博與二班長袁洋倆人為火場偵察前鋒,中隊長楊勇同時指揮戰士設定水槍進行掩護。何博等人佩戴好空氣呼吸器,手持強光燈進入火場,何博貓腰走在前面。當行至濃煙區一通道拐角外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由於事主之前用水滅火,受潮的“蠶寶寶”遇水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轟然,一股巨大的火苗直面撲來,何博來不及閃避,當即倒地受傷。

何博回憶說,火場濃煙很大,可視距離僅有幾厘米,自己走到哪裡都不清楚,只感覺空氣熾熱滾燙。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心裡一緊:這下糟了,遇到麻煩了。在遭遇轟然倒地後,立即爬起來,尋著戰友的呼叫聲,踉踉蹌蹌撤退。當撤至安全地帶脫衣服時,發現手臂上的皮肉順著衣服往下掉……

病床上的勇士

燒傷是世上最痛苦的創傷。

經醫生證實,何博的雙手、雙前臂燒傷面積為Ⅲ°燒傷,雙腿、額頭、頸部為Ⅱ°燒傷,全身共燒傷面積達40%。

7月18日凌晨2時許,何博在昏迷中醒來,第一句話就關切地問陪護在一旁的中隊長楊勇,火滅了沒有?袁洋出來了嗎?還特別交代,請不要告訴父母,等情況好轉再告訴他們。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傷情有多嚴重。除了臉部正面和身體背部外,其他部位傷勢都不輕,尤其是雙手和雙腿,雙手大部分的肉被燒焦,左手三根手指骨外露。醫生說,幸好戴著空氣呼吸器和氧氣瓶,不然灼傷呼吸道就性命難保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不幸遭遇,何博從始至終表現得很平靜,他說,事情既然發生了,就坦然的接受現實吧。

7月19日,何博全身水腫,傷口潰爛,戰友們看著心裡都難過。樂觀開朗的何博卻調侃道,你們看我現在像不像《瘦身男女》裡邊劉德華演的“大隻佬”?

由於燒傷部分水腫嚴重,必須立即進行手術,燒傷壞死的皮膚必須全部刮掉,以免壓迫血管。19日晚上10點至12點,何博進行第一次手術。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手術條件簡陋,手術過程中無法使用麻醉藥。這對需要進行大面積手術的病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殘酷的考驗。何博沒有膽怯,他對醫生說,不要緊,我能挺得住。不施麻醉藥的手術,除了何博自己,沒人知道他在這2個小時裡承受過怎樣的痛苦。

總隊醫院的劉小平醫生說,7月21日見到何博那天,他的模樣簡直可以用可怕來形容,傷口潰爛,兩隻耳朵似乎要掉了,看得心疼淚流。何博反過來安慰說,劉姐,我沒事的,不用為我擔心。

病情在25日晚突然發生轉變,那天是轉院到醫科大一附屬醫院進行第二次手術後的第二天,何博高燒不退,心率出現異常,說話含糊不清,初步診斷疑為膿血症。26日,病人被迫轉入重症監護室,醫院在當日兩次下發病危通知書,稱死亡幾率為60%!而何博在被推進重症監護室前,再次交代,不要告訴父母。

情勢陡然緊張起來。當時負責陪護的中隊長楊勇手機一直響不停,總隊和支隊領導不停地打電話詢問病情。當天在家的總隊領導龍明強副政委及河池支隊支隊長黎文健立即趕往醫院,叮囑醫生一定要用最好的藥最好的技術搶救這位年輕人的生命!原來一直被蒙在鼓裡的何博父母當天聽到訊息後,立即從廣東坐飛機趕往南寧。事後,何博的媽媽說,當時聽到訊息,我當場就暈倒了。中隊長楊勇當時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上了,他說,真擔心出什麼意外。

上天眷顧樂觀堅強的何博,醫生最後確診是肺部感染。7月31日,經歷6天的生死考驗後,在眾多人的關心和祝福下,憑著堅強的意志,何博死裡逃生,轉危為安。

燒傷需要經常換藥。換藥是一大痛苦,特別是剛做完手術後換藥,那可是鑽心的疼。兩個多月來,何博每隔一天要換一次藥,換一次藥需要大概40分鐘。每次他都積極配合醫生,咬緊牙關,從未喊叫一聲,牙床都給咬痛了。一位護工說,很多病人在換藥的時候都大喊大叫,何博一次都沒有叫過。何博說,在部隊那么多苦都挺過來了,這點痛算什麼。

燒傷創面在癒合過程中又疼又癢,想撓不能撓,人的心情也會特別煩躁,尤其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感覺更強烈。兩個多月來,何博每天晚上都在失眠中度過。他承受的痛苦從他消瘦的身軀,體重由原來130斤直線下降到100斤,掉了整整30斤肉。何博對這不以為然,笑笑,兩年汗水練就的肌肉付之東流咯!他自信地說,再練兩年,肯定又能恢復過來。

有一個故事講悲觀者和樂觀者的區別:兩人同時到一個孤島上去賣鞋子,他們發現那個島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悲觀者說,因為他們都不穿鞋,所以一雙也賣不出去;樂觀者說,因為他們都不穿鞋,所以可以把鞋子賣給每一個人。何博一定是樂觀者。醫科大一附院燒傷科的26名醫生護工們都非常喜歡這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大家一致評價他說,這個小伙子不錯,面對病痛心態很好,很樂觀。

正是憑著樂觀的態度,何博成功做完了6次植皮手術。醫生介紹,第六次手術是在骨外露的手指上植皮,相當“在石頭上種菜”,手術很成功,現在除了雙手還沒完全癒合,其他部位的創面都癒合了,接下來就是整容手術了,病人能恢復這樣好,良好的心態起到很大作用。

何博住院以來,廣西消防部隊上至總隊首長、河池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至普通幹部士兵,認識的與不認識的,都到醫院探望。何博感動地說,是這么多人給予我力量,讓我平安度過了這場“噩夢”。

為讓雙手儘快恢復功能,遵照醫生的囑咐,何博天天堅持雙手功能鍛鍊,他說,當初醫生說這雙手不一定能保得住,現在看來情況沒有那么糟糕,相信天天鍛鍊,一定會好起來的。

工作中的好能手

2005年11月,廣西消防部隊到湖北應城徵招消防兵,徵兵幹部慧眼識珠,一眼就看中了清秀、帥氣、機敏的何博。當時還在念高二的何博不多想便毅然從軍,成為了河池宜州中隊的一名消防兵。

“來到部隊就是吃苦,盡義務的。”何博從當上消防兵的那一刻起,就明白這一道理。

下到中隊後,何博全身心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5000米、100米、單槓、雙槓、掛勾梯、兩節拉梯……這是每天的必修課,對新兵是一種考驗。從10歲開始,給遠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寫信成了何博的精神寄託,這習慣一直保持現在。到部隊後,他在信中常常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做到最好!”“媽媽,我要給你爭氣!”何博這樣想,也這樣做。他對每一個動作都以高標準要求自已,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十遍,直到滿意為止。腰腿扭傷了,貼上膏藥繼續練,手腕腳腕紅腫了,紮上繃帶照樣練。一年下來,單薄的身子結實了,白皙的臉龐黝黑了,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軍人特有的氣質。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何博很快從新兵中冒尖兒。中隊改選副班長,何博得以全票當選。今年6月,何博代表宜州中隊參加河池支隊組織開展對抗賽,拿下了單槓第一名的好成績。2006年,中隊原文書因考學離開中隊,文書工作沒有人管。指導員張先志在考慮人選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何博,他打心裡喜歡這個機敏能幹的小伙子。何博一句“我能行!”就接下了指導員交給的中隊文書職務。

從此,何博白天帶領班上的同志訓練、完成中隊任務,晚上一頭扎進辦公室加班乾文書工作,從零開始學報表製作、檔案整理、材料撰寫等。由於苦學勤問多寫,他把中隊的檔案材料做得齊全完美,2006年中隊被總隊評為“達標先進中隊”。

何博乾什麼工作都是衝鋒在前。2006年10月20日,在獲知宜州市太平鄉三灣村由於馬蜂太多,已有40多名村民被叮傷,還有幾名村民在醫院住院的情況後,何博主動前往偵察情況,當天晚上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戰,將五窩馬蜂逐一消滅,讓村民重新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兩年來,他和戰友成功撲救大火80餘起,參加搶險救援100餘起,挽回國家經濟損失500餘萬元,火災撲救成功率100%,轄區內沒有發生一起重、特大火災事故。

去年和今年,中隊在選人作為宣傳報導員培養對象時,何博兩次都被選中,只遺憾總隊兩次都沒有開班。他說,我沒跟戰友們說過我要參加培訓,不知道他們怎么就選我。何博不知道,正是他那種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的精神打動了戰友。

現在何博暫時不能在中隊盡義務,中隊長楊勇說,少了何博,似乎缺了左臂右膀,中隊很多事情一下子都找不到人來接替。

心裡永遠裝著他人

何博除了樂觀堅強,還有一副好心腸,樂於助人。

中隊雲南籍戰士朱建彪同志家裡生活十分困難,一起生活二十多年的爺爺體弱多病,今年6月,患病的爺爺突然病世,家中為此債台高築。何博同志得知這訊息後,趕忙從自己微薄的津貼中擠出500元捐寄給朱建彪家裡。

戰士陳宇茂在今年6月份的技能考核中,不小心從掛鈎梯上摔下來,左手腕骨折。何博立即送他去醫院,幫墊交醫藥費,從醫院回來後還忙前忙後照顧,幫打飯,搓背、洗衣服、換藥,照顧得細緻入微。陳宇茂心存感激地說,感覺他比親人還親,興許自己家人還沒能照顧那么周到。班長袁洋也曾受惠於何博。去年8月份,袁洋在訓練中腳出血受傷,是何博背他上醫院,還精心照顧了一個星期。

何博作為一名老兵,又作為副班長,訓練場上他主動為幹部分憂,負擔起教員的作用,向新同志講解傳授訓練的每個項目、每個動作,教一次不會,沒事,他就教兩遍、三遍,直到新同志的訓練動作做到熟練為止。在他的幫助下,新同志的訓練成績取得了明顯進步。今年6月,中隊在參加支隊對抗賽中,六個競賽項目的第一名全部被宜州中隊包攬,並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他所在的班還奪取了另兩個單項第一和其他項目的四個名次。 2006年,何博與宜州市龍江村一位名叫莫仁忠的孤寡老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何博以前在農村老家時經常幫助爺爺奶奶分擔農活和家務活,深知農村老人生活的艱辛。逢年過節和雙休日,何博都要去老人看望老人,陪老人拉家常,為老人打掃衛生、收拾房子。作為一名戰士,何博每月的津貼只有幾十元,但是每次去看望老人,何博總會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貼為老人買衣物鞋襪。其實何博的家庭經濟條件也相當拮据,父母都是進城農民工,弟弟還在讀書,就連農村老家的房子也是別人家的。

何博偶爾也會與戰友起“衝突”。一次,他發現一個新兵在幫一個老兵洗衣服,部隊紀律是絕不允許老兵這樣做的。他上前跟老兵說,你這樣欺負新兵不對,影響不好、

今年“八一”建軍節,中隊開座談會,莫仁忠老人來了。何博特地轉告戰友們,老人若問起他就說他去外地學習。那天,莫仁忠老人與官兵們圍聚餐桌、舉杯言歡時,不住念起何博,“要是小何在那該多好,這樣人就齊了,我可是好一段時間沒見他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