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與鍾子期

伯牙與鍾子期

《伯牙與鍾子期》選自《列子·湯問》戰國列禦寇著。《伯牙與鍾子期》講述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的深厚情誼,俞伯牙不用說,鍾子期也知道他內心的想法,是一對志同道合的知音。

​原文

伯牙與鍾子期伯牙與鍾子期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釋

鼓:彈.

志:意念,心情.

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峨峨:山高.

兮:語氣詞,相當於啊.

洋洋:盛大的樣子

善:語氣助詞,相當於“好”

念:心裡想到的

得之:知道

陰:山的北面。又,《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東流;其陰,濟水東流。”

卒:同“猝”,突然

操:琴曲名

造:奏

輒:就

伯牙與鍾子期伯牙與鍾子期

逃:逃避

窮其趣:點明他的情趣。

夫:語氣助詞,無義。

吾於何逃聲:大意是我演奏的內容怎么也逃不過他聽覺。

譯文

學習了三年,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地有名氣的琴師。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惱, 因為在藝術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師成連知道了他的心思後,便對他說,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至於音樂的感受、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萬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帶你去拜見他,跟他繼續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候,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說完,成連划船離開了。過了許多天,成連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湧,回首望島內,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很少。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鍾子期的打柴人。伯牙絕弦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讚嘆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讚道:“多么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週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後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寸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己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語文書版本: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 ,終身不復鼓。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聽辨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讚嘆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江河,鍾子期讚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鍾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詩詞

高山流水當代詞人冰雪芹

水流蕩盪水猶寒。嘆高山、無語花間。聽陣陣松濤,層層瀑布如煙。雲鬟綰、淡雅容顏。蓮心伴。叢嶺飄飄有曲。恁是琴仙。問知音怎遇,夢裡話桃園。

無眠。星空月高遠,應不解、月里嬋娟。獨自舞翩躚。對影桂樹誰憐。問泉音、何處回還。想雲外,難解青鸞際遇。曲調千般,任風流地。伯牙韻、子期言。

高山流水當代詩人冰雪芹

溪流清見底,松柏立山巔。

碧草隨風動,紅花隔岸觀。

林間鳥音脆,塘里鯉魚歡。

踏浪赤足暖,流泉掬手寒。

落痕珠玉濺,飛瀑浪花湍。

白鶴江邊現,青鸞雲外鏇。

杜鵑啼不住,蝶翅任其翩。

幽榭竹亭處,微風柳絮間。

猶憐碎琴遠,何以唱陽關。

蟬叫噪聲晚,霞飄行客牽。

畫橋香徑地,錦瑟應端弦。

遙想高山曲,唯和流水緣。

悠悠心事夢,苒苒愁緒添。

明月長空照,幽蘭深谷磐。

眉尖幾行句,眼底一鉤纖。

誰解花之語,蓮心素韻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