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的時間之窗

1、循環周期的重複出現不不是和上一個周期完全相同,但是有時會傾向集中在一定的時間長度內。 3、平均周期原則,作為操作依據的循環周期長度,由依次統計的一系列循環周期的算術平均時間長度決定。 5、不規則周期:每個循環周期相距的時間不多,並非同一個時間長度出現的。

特徵

1、循環周期的重複出現不不是和上一個周期完全相同,但是有時會傾向集中在一定的時間長度內。

2、長短周期差不多重複出現的次數越多,表示這個循環周期的預測的可靠性越高。

3、長期周期可以分成幾個低一級的短期周期,如在波浪理論中,大浪中有小浪,浪中套浪,就需要時間來做仔細的觀察和計算。

4、同類的商品期貨會有相同的周期長度如果我們在觀察一個貨幣匯價的變化時,可以測量明顯的低點和低點之間發生的時間,如果時間有一些差異,可以取平均數。

伯恩斯坦的時間之窗,又稱伯恩斯坦循環理論,1981年由美國分析師伯恩斯坦在《商品價格循環手冊—— 時間之窗》一書中提出,是以時間軸為重點分析對象的循環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觀點與方法。

股價循環周期的時間長度各有所別,但其變動範圍大多在平均周期正、負15%範圍內。因此,平均周期日數(或周數等時間單位)前後各15%的時間範圍內,就成為下一輪局部低點最可能出現的時間範圍,時間軸上的這一段被稱為“時間之窗”。

例如,假設根據統計計算出股價變動平均周期為60天,往前減少9天(15%)為51天,往後增加9天為69天,則從循環起點算起的第51天到第69天為觀察新的局部低點出現的時間之窗。

內容

循環周期時間長度的近似性價格從一個低點經由一輪上升後再下行到另一個低點,或者相反,從一個高點經由一輪下跌後再上升到另一個高點,為一個循環周期。時間循環理論的一波行情,包括升跌兩次過程。

時間之窗理論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結為:循環理論代表事物重複出現的周期,大部分事物均會傾向於依照長短差不多一致的周期一再露面。

在進行循環周期時間統計時應遵循的原則與方法是:

1、一致性,即保持從低點到低點,或從高點到高點的周期概念的一致性,該理論認為循環高點的出現較為不規則,而循環低點的出現則較有規律性,因而取低點為周期計算單位。

2、局部極點原則,即在一個周期中,上升或下跌幅度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期的起點和終點必須是局部最高點或局部最低點。

3、平均周期原則,作為操作依據的循環周期長度,由依次統計的一系列循環周期的算術平均時間長度決定。

4、數量驗證,在一系列循環周期中,如果有四個或以上周期時間等於或十分接近該系列平均周期時間,則該平均周期比較可靠。

伯恩斯坦的時間之窗與波浪理論一樣,認為循環周期也有大小之分,大周期中包含有小周期,周期時間尺度是非特徵性的。

周期的長短可以分成四類:

1、季節性的周期:我們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如果是我們種植糧食作物,一般是春天播種,夏天作物在成長,而秋天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是收穫的季節,冬天我們就應該歇息的時候了,等明年春天在努力了,所以受到收成的影響,常在一些月份出現一定的循環的高點或者低點。

2、長期周期:平均周期超過一年的循環周期。這樣的長期周期在匯市中也表現的比比結實,在上面的道氏理論里,也提出了時間周期的概念,您可以參照,因為這兩個理論是相互印證的。

3、中期周期:常常用月來做計算,一般是6個月到一年。

4、短期周期:以天數為計算周期,平均期限不超作3個月,我們在操作中進場觀察的日線圖,就是這樣的周期。還有一種分類就是用周期形狀來分類:1對稱周期,每個循環周期的相距的時間周期基本一致。

5、不規則周期:每個循環周期相距的時間不多,並非同一個時間長度出現的。

套用

時間之窗為投資人把握股價波動中的低點及高點提供了一把時間尺子。該理論告械投資人,在時間之窗內如果出現以下四種訊號中的一個即可入市買賣。

1、突破訊號。即圖形上的阻力線、支撐線,趨勢線或頸線被突破時。

2、轉向訊號。特指當日最低價低於上日最低價,但當日收盤價高於上日收盤價。

3、收盤價高低換位信號。指上日收盤價接近於最低價而當日收盤價接近於最高價。

4、三高訊號。指當日收盤價高於前三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伯恩斯坦在其循環理論中強調了設定止蝕點的重要性,並指出對上述第一種訊號,參考出現突破訊號當日及上兩交易日的收盤價,買入後將止蝕賣出點設定在最低的那個收盤價上;對第2、3、4種訊號,則可將止蝕點定在出現訊號的那個交易日的最低價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