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茲密爾省

伊茲密爾省

伊茲密爾省,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屢遭地震和兵燹,多次重建。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的羅馬帝國是伊茲密爾的鼎盛時期。據信荷馬就是在這段時期生活在這裡。後來又經歷了拜占庭、塞爾柱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曾為羅馬帝國亞洲各行省的主教區中心。1425年被奧斯曼帝國併吞,土耳其人大量遷入後,伊斯蘭教得到傳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希臘占領。1923年,凱末爾擊敗希臘占領軍,收復伊茲密爾,使其復歸土耳其版圖。伊茲密爾地處愛琴海古代文明發祥地域,,至今保留有不少古蹟。市中心有近百年歷史的鐘樓,為該城的象徵。有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市場遺蹟。市內有伊斯蘭教清真寺達60多座,其中15世紀建造的希薩爾清真寺,16世紀建造的薩德爾凡清真寺和凱梅拉特清真寺,至今猶存,是奧斯曼時期建築藝術的珍品。其他有羅馬大道、克澤勒朱盧克拱形水渠橋、阿塔圖爾克(凱末爾的尊稱,意為“土耳其之父”)的雕像、考古博物館等。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的阿台密斯神廟遺蹟就在以弗所發掘出土。

基本信息

簡介

伊茲密爾(Izmir)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的愛琴海邊,系土重要的工業、商業、外貿、海運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和軍事要塞。市區主要部分沿伊茲密爾灣向克孜勒古盧河三角洲平原和東南兩端的山脈和丘陵地帶伸展。市區面積約280平方公里(不含周邊衛星城),市區人口約255萬(2000年10月人口普查)。氣候類型屬“地中海型”,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炎熱少雨。冬季因副高熱帶高壓南移而被西風帶掃過,熱帶海洋氣團頻繁滲入,與溫帶冷氣團交匯,構成多鋒面氣鏇雨季節,故冬季氣溫宜人,約在10℃-15℃之間。城市平均海拔高度25米,平均濕度65%,年降水量700mm。

歷史

圖

伊茲密爾古稱士麥那(Smyrna),為愛琴海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因風光秀美,“士麥那”在古希臘文學家盧西奧諾斯(Lucionus)和古羅馬雄辯家普林尼(Plinius)的眼中成為美麗和光明的代名詞。考古發掘表明,該城的最早定居者是希臘人,由伊奧尼亞人建立,後被愛奧尼亞人奪取。公元前1500年,伊茲密爾被西臺帝國統治。公元前1000年,城市發展進入第一個鼎盛期,據信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定居於此。
公元前600年,小亞細亞強大帝國呂底亞征服伊茲密爾。呂底亞國王阿利亞特下令消滅希臘人的文化痕跡,伊茲密爾進入長達300年的衰歇期。此間,呂底亞帝國被波斯大帝居魯士所滅,伊茲密爾依舊破敗。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人,占領伊茲密爾,下令在帕哥斯山(今伊茲密爾市卡迪菲卡萊區)附近地區重建新城,伊茲密爾進入第二個全盛期。全城以財富、美景、圖書館、商貿市場、醫學研究等聞名,引得亞歷山大大帝數次來該城巡視。公元4世紀,拜占庭帝國統治伊茲密爾,城區繼續擴大。
11世紀,在塞爾柱突厥人的強大攻勢面前,拜占庭帝國放棄伊茲密爾。塞爾柱帝國親王查卡貝伊受封鎮守伊茲密爾。從11世紀至15世紀初,伊茲密爾飽經戰爭蹂躪,包括拜占庭帝國的反撲,十字軍劫掠,威尼斯軍隊入侵,帖木爾蒙古騎兵進攻等。1415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邁赫麥特·切萊比率軍奪取伊茲密爾,該城被置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直至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覆滅。
在土耳其現代史上,伊茲密爾是一座英雄城。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根據協約國諸強間達成的交易,決定伊茲密爾由希臘軍隊實施占領,英國海軍提供支援。該市知識分子和市民,在愛國激情驅使下,成立“保衛祖國委員會”,決心以血肉之軀來保衛城市。
1919年5月15日,希臘軍隊占領了伊茲密爾。青年記者哈桑·塔赫辛勇敢地向占領軍開了第一槍,他的雕像如今矗立在“九月九日廣場”。
1922年9月9日,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穆斯塔法·凱末爾指揮的軍隊解放伊茲密爾,該市回到土耳其共和國的懷抱。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77年的建設,伊茲密爾已被擴建為一座街道整潔、布局合理、文教與科研機構較為完備、經貿與金融運作活躍、旅遊業繁盛、生活方便、景色宜人的現代化城市。工業門類及規模僅次於伊斯坦堡,主要產業有:紡織、食品、建材、造船、造紙、洗滌劑、服裝、電子、冶金、化工、通訊設備、石油加工、建築等。近年來,為吸引外商投資,市政府興建了阿塔圖爾克工業園區和免稅貿易區
與此同時,為改善投資環境,近年來市政府啟動了一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市區主幹道及通往安卡拉伊斯坦堡、切什麥和地中海旅遊景點的郊外聯絡線基本形成高速立交體系。港口經過擴建,外貿貨物吞吐量僅次於伊斯坦堡。城市南郊的國際機場規模僅次於伊斯坦堡和安卡拉。郊外土質肥沃,水源充足,農業和畜牧業較發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豆類、水稻棉花椰棗葡萄、甜橙、柑橘、柚子、無花果、瓜類、菸草、花卉等,還有工廠化的奶牛場。市政府重視教育和科研事業。九月九日大學和愛琴大學醫學院已具相當規模。伊茲密爾高新技術研究所和愛琴海植物研究所在土國內享有一定名氣。為使城市更加整潔美麗,市政府對市郊一些工業企業提出新的環保標準,特別是對建材、化工等行業加大約束,限期整改。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重要的旅遊城市,市區和郊外古蹟眾多,舉世聞名的有:埃菲斯希臘古城遺址、聖母瑪利亞最後的隱居地等。此外,塞爾柱古城遺址近年來已引起突厥史專家們的關注。伊茲密爾的綺麗風光每年吸引數百萬外國遊客到此觀光度假。青山碧水映襯著棕櫚樹下寬闊的海濱大道,愛琴海泛起微瀾,拍打著長長的海堤,鳳尾、銀箭等魚類頻頻躍出水面,一群群海鷗飛掠於浪花之間,水天相接,景色美不勝收。
伊茲密爾半島西端的切什麥海濱和市區以南60公里處的鳥島,均系地中海“藍色之旅”的著名景點。依託獨特旅遊資源,市政府每年都舉辦大型國際藝術節和國際商貿博覽會,使這兩項活動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大。

省會

伊茲密爾省省會伊茲密爾省省會
土耳其的第三大都市,第二大港,伊茲密爾省省會。舊稱“士麥那”。人口86.1萬(1984)。位於愛琴海伊茲密爾灣灣頭,為天然良港。附近為重要農業區,有河谷通往內地。輸出以無花果、棉花、菸草、蔬菜、穀物、地毯、絲織品為主。工業以紡織、食品、成衣等輕工業為主,近年還建有機械、拖拉機、煉油、輪胎、造船等工廠。附近有以弗斯和拍加馬等古蹟與休養地,為旅遊中心。自古該城便是愛琴海沿岸農業區的中心,全國重要出口港,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和軍事要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