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仰光禁毒博物館 ,於2001年6月落成的緬甸仰光禁毒博物館,博物館的功能主要是,介紹毒品對人類的危害以及讓國際社會了解緬甸歷屆政府為禁毒所作的努力,使人們珍惜生命,遠離毒品。
緬甸第二家禁毒博物館,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第一秘書欽紐中將、第三秘書溫敏中將、中央禁毒委員會主席、內政部長丁蘭上校等緬甸軍政要員、各國外交使節以及緬甸各界民眾數千人出席了落成儀式。
這個禁毒博物館占地6.12公頃,共耗資8.2億緬元(約合230萬美元)。
這是迄今緬甸建成的第二家禁毒博物館。緬甸第一家禁毒博物館“果敢禁毒博物館”於2000年12月27日在緬甸撣邦果敢地區老街落成。
種植原由
緬甸是“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這裡居住的主要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世代靠種罌粟維持生計。為了與政府對抗,保護自己的鴉片種植業,當地居民把自己武裝起來。在這些武裝中,規模最大的是前緬泰邊境的坤薩(一譯坤沙)集團。他們有著一支實力強大、受過軍事訓練的近3000人的武裝部隊。這支部隊身著軍裝,配備精良武器,富有作戰經驗。
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前幾年,由於緬、泰兩國軍隊加緊了對坤薩集團的進攻,摧毀了一批罌粟種植場,同時聯合國控制濫用毒品基金會又撥出專款,在 “金三角”地區推行穀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罌粟種植政策。在一段時間內曾取得成效,罌粟產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亞地區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為世界最大的鴉片生產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來,“金三角”的罌粟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產量急劇增加,大大超過歷史最高紀錄,再次成為世界頭號鴉片生產基地。
2001年6月落成的緬甸仰光禁毒博物館,每年經“金三角”地區販運的海洛因占世界總量的60%~70%,而該地區海洛因的年生產能力能滿足全球海洛因消費量兩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薩領導的武裝向政府投降。但這一地區毒品生產並未停止,仍是僅次於“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鴉片產區。
罌粟並非金三角地區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與這個地區的政治和國際關係的不斷變化息息相關,正是由內外政治勢力的影響,才導致鴉片經濟的不斷強化和發展,最終成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國之一。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的日益嚴重。從歷史、地域、毒品數量和毒品質量的發展上看,我們可以交將金三角地區的毒品發展簡單地分為幾個階段:殖民時代(以 1954年奠邊府戰役的結束為標誌),國民黨殘部時代(大至為1950年代10年時間),越南戰爭時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 20年的時間)、坤沙時代(1980年代前後10多年時間)、坤沙後時代(坤沙投降到現在):從鴉片主產地域的變化看則是:寮國時代、泰緬邊境時代、緬北邊境時代;從數量上看是毒品的種植面積和鴉片的產量的跳躍式的增加;從質量上看則是毒品種類的不斷發展,經歷了由傳統的“鴉片王國”過渡到“海洛因王國” 和“冰毒王國”的轉變。
禁毒主題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每年都有一個活動主題,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如1992年國際禁毒日的口號是:“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
199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
1999年的主題是:“親近音樂,遠離毒品”;
2000年的主題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1001年的主題是:“體育拒絕毒品”;
2002年的主題是:“吸毒與愛滋病”。
2003年的主題是:“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 (2003年中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為 “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2004年的主題是“抵製毒品,參與禁毒”。2005年的主題是“珍惜自我,健康選擇”。
2006年的主題是“毒品不是兒戲”,旨在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反毒教育,讓他們了解毒品的危害,保護少年兒童遠離毒品,為他們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2007年的主題是“控制毒品”,其行動口號是:“毒品控制你的生活了嗎?你的生活,你的社區,拒絕毒品。”
200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依法禁毒,構建和諧。
取得成效
據緬甸中央禁毒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在過去近13年裡,緬甸共剷除罌粟5萬多公頃,使鴉片產量減少500餘噸。自從1990年以來,緬甸已公開焚毀毒品35次,僅在仰光地區就焚毒15次總計81.7噸。
評論
全球面臨的毒品問題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在向天大聲發問:金三角的毒品不能消滅嗎!人們在探究金三角毒品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多比毒品更加神秘和有趣的現象和問題。事實上金三角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歷史概念、政治概念、毒品概念和經濟概念;它的神秘不僅只因惡名昭章的毒品,還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地方,是世界上一個人一生應該前往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