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橋鎮

代橋鎮

代橋鎮位於安徽省界首市東南部,距市區27公里,與臨泉縣、潁泉區、太和縣接壤。南靠界臨河呈東西走向,界阜公路從境內穿過。全鎮面積36平方公里,轄8個村委會,101個自然村,223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2682畝,農業總人口30088人。

基本信息

歷史

代橋鎮歷史上人口集中、商貿繁榮、水陸交通便利,曾是名躁一時的經濟、文化、軍事重地,相傳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帶兵駐紮於此。抗戰時期,受國民黨軍、警、特、匪的滋擾、破壞,代橋一度蕭條下來。解放後,代橋曾為界溝鎮、洪莊區、尹莊鄉轄地。1992年經安徽省民政廳批准,始建代橋鎮。

經濟

該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淡水養殖場、畜禽養殖場、大棚蔬菜種植、麵粉廠、冬粉加工廠、水泥廠、彩色印刷廠、製衣廠、糧食儲備庫蓬勃發展。該鎮有代橋集、尹莊集、扎扒集、茶棚集四個集市貿易市場。
境內”兩灣“為省級濕地公園,有馬灣、季灣兩個大型天然水面養殖廠,面積均在500畝以上,是休閒、垂釣、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2013年5月,泉河“兩灣”濕地被安徽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濕地公園試點。
該鎮寺廟很多,在泉河北岸的現存的民眾能叫出名字的有10個,分別為扎扒集村大奶奶廟(此廟在界首享有名氣)、大王廟、火神廟、龍王廟;王寨村白龍廟;代西村關帝廟、代東村三里廟;尹莊村九龍廟(保存較好,傳說過去那裡有九條河匯成一個水道後說是九條龍);劉寨村郭灣的牛王廟、馬王爺廟、北季灣龍王廟。該鎮田莊有300多年前明朝御史故居,大明皇上表揚其母親“教子有方”並封“誥命夫人”的聖旨至今現存在界首博物館裡。[2]

行政區劃

1、王寨村位於代橋鎮西部,距鎮政府2公里,與泉陽鎮、舒莊鎮相鄰,轄王寨、王大莊、王小莊、前王朱元、後王朱元、陳莊、謝老莊、秦老莊、曾莊、賈莊10個自然村。全村3271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特色產業有大棚蔬菜種植、冬粉加工。
2、代西村位於鎮政府西側,北面與泉陽鎮交界。轄代西集、張油坊、閆莊、廟東、許廟、侯莊、姚莊、郭莊、桑莊、薄莊、代莊、馮莊、褚莊、張屯、楊小、王閆16個自然村,全村5012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主要特色產業有生豬規模養殖、水泥廠、麵粉加工、水泥預製廠。
3、代東村位於鎮政府東側,北面與泉陽交界。轄代東、張東、張西、新張莊、三里廟、染坊莊、橋口7個自然村,全村1966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
4、扎扒集村位於鎮政府南側,在泉河北側,與臨泉縣交界。轄西王莊、東王莊、田莊、扎扒集、園裡、順河、前張莊、姜莊、前季莊、後季莊、柿樹莊、西郭莊、東郭莊、小張莊、王小廟、西王老莊、東王老莊、大邰莊18個自然村,全村4589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主要特色產業有麵粉加工、肉雞養殖。
5、尹莊村位於代東村東側,轄王莊、尹莊、柳油坊、小馬莊、李橋、閆莊、燕營、後李、小李莊、大李前、大李後、劉莊、葉莊、陳莊、大馬莊15個自然村,全村3227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主要特色產業項目有黃牛養殖、糧食儲備庫。
6、張老莊村位於劉寨村西側,南與臨泉縣交界。轄馬灣、郭灣、褚莊、高莊、東張、西張前、西張後、小邰莊8個自然村,全村3231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主要特色產業項目:淡水養殖。
7、劉寨村位於代橋鎮東部,北與太和縣交界,東與潁泉交界,南與臨泉交界。轄南季灣、北季灣、大王莊、張渡口、劉寨、孫腰莊、小孫莊、大孫東、大孫西、侯莊、於小廟11個自然村,全村3506人,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特色產業項目有淡水養魚、中藥材、水果種植。
8、茶棚村位於代橋鎮東北角,東與潁泉區交界,北於太和縣交界,西與泉陽鎮交界。轄鄭莊、張莊、土橋、柳大營東、柳大營西、茶棚南、茶棚北、張李莊、后土橋、侯莊、劉新、於老莊、何大莊、何小莊14個村,全村5280人,以糧食種植業為主,特色產業項目有淡水養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