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井岩

傳說

仙井岩怪石林立,令人稱奇,並流傳著不少動人的故事和傳說--
笏石峰
“笏石峰”位於仙井岩山腰。據傳,太白金星與眾仙翁在仙井岩“聚仙台”上飲酒,被玉皇大帝詔回天宮時,慌忙中遺留了一方牙笏。太白金星回到天宮後才發現牙笏丟失,次日趕到仙井岩尋找。然而“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這方牙笏已長到7丈高,而且生根長葉,粗大無比。與仙井岩上的參天古松相比,尤為顯眼。
太白金星看到牙笏長得如此高大,擔心它會刺破天庭而得罪玉皇大帝,急忙伸手一指,說道:“蠢物,如今仙緣己滿,落到此間已成定數,宜適可而止也。”經太白金星這么一點,牙笏不再長高,與危岩相依,自成一峰,甚是壯觀。
“緊緊塞”
凡是要上“聚仙台”的遊客,必經一段石洞。該石洞又窄又緊,當地人叫“狗洞”.它的神奇之處在於不管遊客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能過去,且感覺一樣,用福清話說,叫“緊緊塞”.而且,遊客想過洞,必須虔誠,否則會被“狗洞”捉弄。
相傳從前有個後生仔,過洞時用福清話大罵:“狗洞狗拉屎,棺材位處。”話音剛落,“狗洞”兩壁便向內收縮,一下子把後生仔夾住,進退兩難,痛得他哇哇大叫。同伴幫他說了不少好話,“狗洞”才慢慢鬆開。
石船
在仙井岩的山頂,有一塊巨岩因酷似漁船,被稱作“石船”.相傳李鐵拐雲遊來到仙井岩,要在岩頂喝酒。但有好酒無好菜,他長嘆一聲,坐在地上。這驚動了土地神,得知事情原委後,土地神立即差人到海口鎮運送海鮮。李鐵拐見狀,略施小術,將這隻石船馱到了海口橋旁邊,把海口鎮最好的蟶、蛤運回了仙井岩。蟶、蛤被李鐵拐下酒吃了,可這隻石船卻永遠停在半山腰。後來,人們就說誰經過石船時能發現蟶殼、蛤殼,來年一定鴻運當頭。因此,遊客到此都會想方設法尋找幾片蟶殼、蛤殼帶回家。
仙盤
仙井岩之上,有一塊怪石又高又直,頂部像菜盤,當地人叫它“仙盤”.雖然“仙盤”近在咫尺,可偏偏無人能夠到達。
據說,過去有個後生仔的妻子連往“仙盤”投擲3片銅錢都不中,那年她生了女孩。第二年,她再上仙井岩,3片銅錢片片都中,這回她生了男孩。自此,“仙盤”投銅錢能預知生男生女的訊息不脛而走,並流傳至今。
門榕
“門榕”位於磨石村壺山寺旁,又叫“屋形榕”,樹齡百餘年。
據說,100多年前,有隻鳥兒無意中將含有榕樹種子的糞便拉在廟門亭上,後來發芽生長起來,天長日久,榕樹側根和氣根在廟頂盤纏,形成一層厚厚的根莖,並沿牆體下垂扎入土中,樹生根,根成乾,整個門亭被榕樹根所包裹。經過百餘年風雨滄桑,後來寺廟倒塌,屋子也逐漸破爛,形成了如今的“門榕”奇觀。
為了保護這一奇觀,1996年,市政府把它列入重點保護名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