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衛星

人體衛星,是美國太空梭第十次飛行時在航天記錄上留下的一個辭彙。

人體衛星,即環繞行星飛行的人體。這是美國太空梭第十次飛行時在航天記錄上留下的一個辭彙。
1984年2月3日,太空梭挑戰者號發射上天后,太空人麥坎德利斯和斯圖爾特背著火箭背包飛行器,不系安全帶走出太空梭,進入宇宙空間。他們距離太空梭90多米,像衛星一樣以2.8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與太空梭一起,在離地265公里的高空環繞地球“漂浮飛行”5小時,成為第一批人體衛星。
人體衛星飛行為修理在空中發生故障的人造衛星和建造永久性空間站創造了條件。它於1984年4月正式投入實用。那時有一顆“太陽峰期考察衛星”停止工作,據說,只是一個價值1美元的保險絲受損。如果另發射一顆同類衛星替代,需要耗資2.3億美元。太空人於4月10日乘坐太空梭第十一次“航班”上天,然後走出“挑戰者”號,在機械臂的幫助下,修理好了這顆衛星,修理費只花了5000美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