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永定河

人造永定河

作為中國迄今最大、最長和總造價最高的人造河流計畫,北京的永定河治理工程,無助於改變上游缺水、下游斷流和水質污染的現實。

簡介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2010年9月22日,中秋節,因“盧溝曉月”盛景而聞名中外的北京曉月湖的南側,一個設計蓄水量為該湖兩倍的人工湖已完成蓄水。這個名叫宛平湖的湖面,在歷史上從未存在過。
事實上,10月底之前,將至少有三個大型人工湖在永定河北京段上開始蓄水。按照北京市的計畫,在2014年即南水北調工程12億立方米漢江之水進京的同時,整治後的永定河將正式面世。
永定河源於山西寧武縣桑乾河,流經山西、河北兩省和北京、天津兩市,自河北境內官廳附近始名永定河。該河全長650餘公里,流域面積在5萬平方公里以上。
一年前,北京市政府決心整治已斷流30年的城市母親河——永定河,其目標是使這條因人類過度使用而斷流的河流重新有水,並在170公里北京段恢複流水,尤其是在37公里城市段形成六大湖面和十大公園,再輔以河道內外園林生態綠化,使河流重新成為景觀。
這項堪稱奢侈的全人工河流計畫,將耗費170億元巨資。每年河流所需1.3億立方米水量也全部靠“人造”。
如此巨資投入,其實是一場與洪水的賭局——建於河道內的景觀如遇三年一遇以上級別洪水,將毀於一旦。而且,多位專家指出,這個人造景觀也無助於改變上游缺水、下游斷流和水質污染的現實。
有環保人士感嘆,人造河段的落成,在一定程度上或可視為真正永定河的豪華葬禮

昂貴人工河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170公里河段,170億元投資,1公里1億元。
北京市治理永定河的願望一直存在,但由於無法解決水源一直擱置。2009年12月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上,北京終於將永定河整治提上議事日程。 永定河治理計畫甫一面世,就有人質疑此項工程的昂貴。
此次永定河治理分為三段,即三家店攔河閘以上的官廳山峽段,三家店至南六環路的平原城市段,以及南六環至梁各莊的平原郊野段。三段分別長92公里、37公里、41公里。170億治理資金中,三分之二以上資金將投向37公里的平原城市段。也就是說,平原城市段每公里投資將達到兩三億元。這樣的造價,直逼城市輕軌和捷運。
業內人士稱,這些造價僅是工程造價本身,尚不包括為其供水而增設的污水處理廠投入,更不包括每年1.3億立方米用水本身的代價。
這項計畫最被質疑的地方,其實並不在於造價昂貴本身,而在於如此代價治理過後的永定河,也不過是一條純人工河流,甚至談不上是一條河流,僅是用細小溪流連線的六個大型人工湖。
一位接近北京水務部門的水利專家對本刊記者說,由於缺水,永定河不再可能恢復成數十年前水量充沛的自然河流,未來近40公里長的永定河城市段,將像一個水流組成的“糖葫蘆”。六大湖泊相當於六個巨型“山楂”,僅數米寬的溪流則相當於串起“山楂”的棍子。棍子上下兩端延伸,分別就是永定河山峽段和郊野段。在大部分不能見水的河道其他區域,將綠化為園林式景觀。
這項名為《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綜合規劃》的規劃,全文至今未向公眾公布,但已於今年2月28日正式實施。當日,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石景山區蓮石湖和豐臺區宛平湖開建。
來自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規劃委的資料證實,今年將首期投資13.9億元,主要建設“四湖一線”,即門城湖、蓮石湖、曉月湖和宛平湖,一線即一條循環工程管線。接下來。另外兩個湖即大寧湖和稻田湖也將建設。
本刊記者採訪多位國內知名水利專家確認,北京市的永定河治理工程只涉及北京段170公里,不會影響上游山西、河北缺水和污染之困局,也不會改變下游斷流之現實。該工程水源並非來自永定河天然水,而是北京市生活污水處理後的中水;這些水也並不會補充下游水源,而是在出境之前用管道抽回,循環使用。
在北京,永定河並非第一條人造河流。在這座極度缺水的超大城市,多數河流已斷流。
近年來,北京市水利部門已對五環以內多條河流實施不同程度的人造計畫。
而永定河之所以引發關注,是因為該河是中國迄今最大、最長和總造價最高的人造河流。

易碎的人造河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一位知悉永定河規劃出台過程的資深水利專家認為,爭論永定河造價昂貴並非問題關鍵,目前方案存在另一重的奢侈——如此代價建成的人工河流景觀,稍遇洪水,就將毀於一旦。
這位專家說,永定河治理思路是政府高層確定的,水利工程師接下任務,在“無米之炊”即永定河已經斷流的前提下,能設計出目前這樣的方案,已屬不易。“僅從水利工程師角度看,現有方案不僅合格,甚至美侖美奐。”
事實上,主持此次規劃設計的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鄧卓智,並非泛泛之輩。20多年來,被媒體譽為“城市河道整容師”的鄧卓智主持設計過水利、建築、景觀、環境項目百餘項,其中包括北京奧運水系。
2010年7月24日,鄧卓智在其個人部落格中透露,永定河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及灘地服務設施的防洪設計標準為三年一遇洪水”“減滲工程的設計標準為十年一遇洪水”。
上述資深水利專家表示,這就像一個易碎品,河道里的人工湖和綠化方案無論怎么設計,抗洪標準都不可能更高。北京地區55年未發生大洪水,這就是上述易碎方案能上馬的根本原因。
在中國的所有江河中,永定河的防洪地位極高,為全國四大重點防洪江河之一。據水文資料,1918年以來,永定河出現過10次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流量的洪水。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1956年8月3日,永定河北京段上游的官廳山峽區突降暴雨,整個山峽區總降水量達到4.16億立方米。次日,每秒高達2500餘立方米流量的洪峰過境北京三家店、盧溝橋。8月7日,西麻各莊大堤決口,致洪水淹沒大興、廊坊、武清等處共908平方公里。
1956年大洪水之後,華北出現反常的長期乾旱。多位水利專家表示,55年未發生洪水,代表著未來數年間出現洪水的機率增大。
“這等於是場賭局,如果未來10年、20年不發洪水,北京市政府就賭贏了,這個工程也就值了。”前述資深水利專家說,“如果很快發洪水,那就賭輸了,就會有嚴重的浪費。”

水從何而來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事實上,在造價高和洪水之患以外,人造永定河還存在第三重的奢侈。人造永定河每年需要的1.3億立方米水量,相當於北京市年用水量的二十六分之一。用如此巨量的稀缺之水打造一條人工景觀河是否值得?
2010年6月下旬, 《瀟湘晨報》在其關於永定河人造河流計畫的報導中,曾對水量問題提出質疑。北京市水務局局長程靜隨後通過《北京青年報》表示,永定河治理工程所需水量主要來自再生水和部分雨水,即使不利用,再生水也會白白放掉。
曾有多家北京本地媒體報導稱,北京市水務部門計畫將首鋼搬遷後每年節約的3000萬立方米水用於永定河景觀,並且計畫從永定河上游的河北官廳水庫內首期引水3000萬立方米。上述說法最終未被證實。
接近北京水務局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未來永定河景觀用水主要來自再生水這個方針已經確定。2009年北京確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戰略,計畫將全部污水廠改造為中水廠,這也是永定河治理規劃出台的一個大背景。
這位知情人士稱,近年來再生水在北京也呈現被用水單位爭搶之勢。而再生水也很值錢,成本約為自來水的三分之一。
永定河治理工程2014年建成使用,正好是南水北調工程漢江水進京的時間。有環保人士稱,南水北調首期工程在北京地區的調蓄水庫位於房山區永定河右岸的大寧水庫,永定河治理工程會不會使用漢江流域擠出來的、調水成本已在每噸10元以上的南水北調水?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是否使用南水北調水,並非北京水務局可以決定,目前來看不大可能。但前述環保人士仍未消除疑慮。
鄧卓智在個人部落格中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解釋,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後,永定河作為北京市地表水源之一的功能將被取代,這為永定河水資源重新配置提供了條件。
多位人士表示,無論如何,永定河景觀用水所需的每年1.3億立方米不是一個小數字,其每一部分到底來自何處,政府應該公示,百姓有權知情。

死亡河流樣本

人造永定河人造永定河
2010年8月中旬,正是北方河流的傳統汛期。但本刊記者駐足永定河三家店水閘,卻看到水閘之上的河道內,僅有千米之長的水面,像是一個大型池塘。上世紀數十年間,官廳水庫下泄之水正是通過該水閘攔擋,進入永定河引水渠,再進入北京尋常百姓家的自來水龍頭。而如今的永定河引水渠,水僅可勉強覆蓋渠底,幾乎處於靜止不動狀態。
水閘下游的永定河河道,則是滴水未見的乾涸河道。大小砂卵石鋪滿河道,枯黃的野草只有寸許之高。數十米外,施工人員正在河道底部進行永定河景觀防滲工程的施工。按照規劃,這裡是門城湖的起點,該湖約有數百米寬、3公里以上的長度。
作為北京的母親河,以及海河最大支流的永定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有20餘億立方米之豐富水量。1951年,中國在永定河北京段上遊河北懷來開建解放後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設計總庫容為41.6億立方米,並於三年後完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水庫從未蓄滿過。
1997年,由於水質污染,官廳水庫被迫退出北京飲用水源序列。
即便不是污染問題,永定河也無法繼續成為北京水源地。本刊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09年連續四年,官廳水庫入庫水量均在1億立方米以下,分別為0.96億、0.67億、0.80億和0.22億立方米。“這意味著,這些水流出水庫,還流不出北京境內,就全滲到地下了,就是斷流。”接近北京水務局的知情人士說。
北京段以上的永定河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曾多次徒步永定河源頭及上游的環保人士王建告訴本刊記者,山西境內桑乾河上水壩林立,但多數水壩呈池塘狀,沿河水量並不豐沛,其他河段的樣貌則只是被嚴重污染的溪流狀。許多較小支流,因乾涸而被當地填埋。
幾十年間,永定河20餘億水量為何就沒有了?河北省水利廳資深專家魏智敏分析,一是上游山西省近幾十年人口增加4倍至5倍,經濟總量增加上百倍,遠遠超過永定河上游桑乾河的承載能力,近年河北境內也只能收到永定河約不到3億立方米的水量。二是隨著植被變差和連續乾旱,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一直呈遞減態勢。以河北為例,50年前年降雨量為600毫米以上,現在已不到500毫米。三是地下水超采,滲漏加劇。1963年河北省特大洪水時,有50%的降雨轉變成地表徑流,到1996年河北大水時,只有24%能轉變為地表徑流。
“國際水利學界的一個共識是,人類使用一條河流水量的20%,對河流自然生態破壞不會太大;30%就達到警戒線,會對生態有嚴重影響。而我們對永定河水量的使用,達到了90%,這無異於喝乾榨盡,河流必然毀滅。”魏智敏痛心地說。

政府的永定河算盤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認為,北京市在永定河中下游,處境比較尷尬。“無法改變上游過分用水的現實,卻要承受斷流之痛。”
自30年前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斷流後,數十公里長數百米寬的河道河床裸露,已成不法人員偷采砂石之所,河道內到處是大砂坑。沿岸居民向河道傾倒垃圾,小區和工廠則排入污水。每到春秋之際,大風鼓動河床風沙,漫天黃黃襲卷市民。
接近北京水務局的專家說,北京市政府在近30年間一直在尋求解決方案。
2005年之前,北京市的思路主要是請求中央一級來協調上游各省節約用水,以使永定河重新有水。中央不遺餘力進行協調,並投入數百億元資金到永定河上游,支持當地節水和治污工程,以及轉變經濟結構。北京市也為此支援了上游不下10億元的資金。
這位專家說,山西、河北的節水和治污不可謂不努力,但那么多人口要喝水吃飯,經濟也必須發展,所以節約下來的水很快被新的需求吞噬。最終,上游用水不僅不能減少,還不斷增加,越治越沒水。
眼看2008年奧運臨近,北京市政府提出永定河河道“無水變綠”計畫。水務部門開始在河道內種草。但河道長年缺水土壤較少,成活率並不理想,河道亂象始終無法改變。部分區實在無奈,曾引進高爾夫運營商在河道內建起數座球場,但由於球場草皮需大量抽取地下水,屢屢被媒體曝光。
奧運之後的2009年,北京市醞釀讓永定河河道內“有水”。北京市水務部門奉命拿出方案,任務最終落到水利工程師頭上,拿出了目前的方案。一個讓永定河“起死回生”的人造河流方案就這樣產生了。
“外界除了罵這個方案,也應想想,如果你是北京市長,你是一個水利工程師,在這樣的條件下,你能怎么做?”前述專家說。
無論如何,現有的人造永定河方案,得到了北京沿河各區政府和沿河居民的熱捧,甚至有不少人翹首以待。隨之而來的,一個新的城市擴張計畫將實施,一場新的造城運動將上演。
在永定河數十公里河道兩岸,北京市規劃了首鋼南濱水地區、豐臺科技園西區、長陽半島、大興濱水綠廊等十多個沿河經濟發展區。
此外,永定河流域將加強土地儲備,上述十多個沿河區域內,未來總用地面積將達5650公頃,建築規模將達2000多萬平方米。
這意味著,北京城區將向永定河流域擴張。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對媒體表示,未來中心城將有多條公路、鐵路和軌道交通通向永定河流域,北京長安街和一號捷運也在醞釀西延至永定河流域。
今年3月12日下午,門頭溝、豐臺、房山、石景山、大興等北京永定河流域五區區長的手疊在一起,他們共同出席了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五區”聯席會。
有資料顯示,各區均因此調整了地區規劃和經濟規劃。
本刊記者了解到,永定河工程雖然尚處於實施初期,沿河兩岸土地價格已出現飆升跡象,房價亦水漲船高。
有地產專家認為,永定河治理工程儘管投入極大,但從帶動整個西南五區經濟角度來看,北京市政府並不賠本,僅地產升值一項,北京各級政府就將大賺。
四年之後,北京市人造永定河景觀將粉墨登場。但願,人們在為這條美麗人造河流發出讚嘆的同時,還能記得它曾經自然、洶湧,而如今已經死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