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廣場[長春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長春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城市中心,以開闊的空間、精美的建築和多彩的綠化而馳名,廣場及其中心的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被視為長春的城市象徵和標誌。

歷史沿革

長春市人民廣場照片 長春市人民廣場照片

人 民廣場原名大同廣場,開闢於1933年。1932年,偽滿洲國定都新京,次年,根據《大新京都市計畫》,將滿鐵附屬地內正對新京驛(長春火車站)的中央通(今人民大街北段)向南延伸,形成大同大街,作為全市的南北中軸線,在其中心部位,與興安大路(今西安大路)、長春大街交匯處,設定了全市最大的大同廣場,外徑達300米,作為全市的交通中心。

100多年前這裡地處箕城的西北,從1825年到清末,曾經被用做刑場。1932年,日本人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修建廣場,並把偽滿洲國水準原點的石標充在廣場中心位置。當時,偽滿洲國的年號叫大同,廣場被命名為大同廣場,成為城市的中心廣場。

廣場內徑130米,外徑300米,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周圍是偽國都建設局,偽首都警察廳,“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和偽滿洲中央銀行總行大樓等建築群。以廣場為中心,當年的大同大街,興安大路呈放射狀向外延伸。按當時設計要求,廣場地下鋪設了各種電纜和給排水管線,周圍沒有架空線。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1945年8月,蘇軍先遣部隊進入長春後,把廣場中心的水準原占石標挖出來扔掉了,隨後他們按照事先早已準備好的設計圖紙,在此修建了蘇聯空軍紀念塔。塔身斷面呈方形,共分五層,通高27.5米,塔的底層四面均刻有文字,北面中部的陰刻俄文是:為蘇聯的榮譽和勝利,在戰鬥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在塔的頂部,豎砌一塊方石,方石四角有捲去浮雕,方石中部嵌有飛機。南面中下部的陰刻俄文是:這裡埋葬著為蘇聯的榮譽和勝利,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後貝加爾湖方面軍的飛行員。

日本戰敗投降後,廣場曾先後改名為史達林廣場和中正廣場。解放後,這裡叫做人民廣場。

主要景觀

長春市人民廣場坐落於城市中心的人民大街中段,最早為依據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建於1933年的大同廣場;1945年蘇軍進駐長春,改稱史達林廣場;1946年改稱中正廣場;長春解放後,改稱為人民廣場。廣場直徑300米,占7萬多平方米地;中心島直徑為220米,面積達3.8萬多平方米。中心島內花木繁盛,是著名的街心遊園。廣場中心原為偽滿洲國的水準原點,1945年蘇軍占領時期毀掉水準原點石標,為了紀念在反法西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

斯戰爭中為解放東北而犧牲的23名蘇聯飛行員修建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塔面北而立,高達27.5米的塔頂上塑有一架鐵制蘇軍轟炸機模型,塔身四面刻有蘇聯國徽、軍功章及“蘇軍烈士永垂不朽”、“中蘇友誼萬古長青”字樣和烈士名單。蘇軍烈士紀念塔由於其地處城市中心且造型獨特,長久以來被當作長春的城市標誌。

人民廣場周邊建有中共長春市委辦公樓(偽滿新京特別市公署舊址處新建)、長春市公安局(偽滿首都警察廳舊址)、網通長春分公司(偽滿電信電話株式會社舊址)、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偽滿中央銀行舊址)、長春市工人文化宮、吉林省賓館六座建築,被長春市定為城市紫線保護街區。

長春市人民廣場是市內最大的街心花園,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周長達1公里,直徑三百三十米廣場中央這個飛機造型的紀念碑,是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期間在長春犧牲的23名蘇聯飛行員而樹立的,塔身的正面向北,刻有“蘇軍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向南,刻有“中蘇友誼萬古長青”的字樣。人民廣場為正圓形,是典型的日式風格,廣場外圍是各種奇花異草,可謂綠樹掩映!廣場正對著這個高大的建築是中國人民銀行,它是從前的偽滿洲中央銀行,是我們長春人公認的最最堅固的建築之一。

人民廣場是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城市中心廣場,圓形,位於朝陽區,以此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多條道路:人民大街、西安大路、長春大街、民康街等,未來還會修建約15米跨度花卉造型

文物保護

新京中央銀行舊址 新京中央銀行舊址

大同廣場中心為滿洲國水準原點石。在大同廣場周邊,在1930年代,陸續建成一批建築,多數為辦公和商務用途:

首都警察廳,大同廣場西南方,1934年建成,今長春市公安局。 新京特別市公署,大同廣場東南方,1933年落成滿洲中央銀行,大同廣場西北,西村好時設計所設計,1938年落成。般若寺,大同廣場東北方,1936年建成。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蘇聯紅軍進駐長春,將其更名為史達林廣場,在廣場中心修建了高達34米的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塔頂為一架戰鬥機模型。同年,國民政府接管長春,將大同廣場改名為中正廣場。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長春,將中正廣場更名為人民廣場。今天,人民廣場周圍建築,包括滿洲中央銀行、首都警察廳,均被列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惟原新京特別市公署於1996年拆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