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多元化

名校就是收拾學生,管理學生最厲害最有一套的學校,名師就是收拾學生的手段高超的人。 這就行成了教育的“一刀切”,這都是與多元化社會相悖的。 多元化的社會呼喚多元化教育,多元化社會應該有多元化人才觀。

“一刀切”培養的是什麼樣的人才呢?是失敗者。老教育家呂型偉早就說過:“我們的教育是失敗者的教育,中考失敗了,流入差校,高考失敗了,進入社會,大學留學不成,走上工作崗位,留學失敗了,回到國內。”(大意)再看看我們的白領、藍領、灰領階層的成功之路,特別是藍領階層,因為學校教育單一的以文化為主,而他們的才能又屬於行為才能,所以這些人,大部分在學校都是名校名師拒絕的對象;白領階層也並不見得就是高學歷的人,他們敢闖敢拚敢冒風險,這恰恰是大多數高學歷的人不能企及的才能;可能學歷高點的要算灰領階層了,因為他們從事的,的確需要積累大量的知識。如今學歷越高,越容易產生依賴心理,越沒有創新精神。名校就是收拾學生,管理學生最厲害最有一套的學校,名師就是收拾學生的手段高超的人。這就行成了教育的“一刀切”,這都是與多元化社會相悖的。多元化的社會呼喚多元化教育,多元化社會應該有多元化人才觀。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順應歷史的發展,才能在全球化經濟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