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果[西遊記中人參果]

人參果[西遊記中人參果]

明朝的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四回略雲,鎮元子的萬壽山五莊觀有人參果,此果又名草還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備。人參果樹乃大地靈根,所結之果是稀世之物。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年”。

果子來源

人參果 人參果

明朝的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四回略雲,鎮元大仙所在的萬壽山五莊觀有人參果,此果又名草還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豬八戒因聽道童說起人參果,起了貪慾,他也想嘗嘗鮮所以叫孫悟空到院裡打了三個、豬八戒與孫悟空沙僧一人一個吃了。

文獻記載

人參果[《西遊記》中人參果] 人參果[《西遊記》中人參果]

《述異記》捲雲:“大食王國,在西海中。有一方石,石上多樹,乾赤葉青,枝上總生小兒,長六七寸,見人皆笑,動其手足,頭著樹枝。使摘一枝,小兒便死”。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人參果之說,當即本此。又《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入王母之池第十一》已有王母蟠桃入池化為小兒,再化為乳棗,猴行者取以食法師,“後(法師)東歸於唐朝,遂吐於西川,至今此地生人參是也”之說,知《西遊記》五莊觀事亦早有所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