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佩爾漢姆

亨利·佩爾漢姆

亨利·佩勒姆(Henry Pelham,1694年9月25日-1754年3月6日)英國首相(1743-1754)。佩勒姆是托馬斯·佩勒姆,第一代佩勒姆男爵的小兒子,母親是格蕾絲·霍利斯夫人,她是第三代克萊爾伯爵的女兒。佩勒姆畢業於牛津大學。他的兄長托馬斯·佩勒姆-霍利斯,第一代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公爵也曾任首相。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佩爾漢姆少年畫像佩爾漢姆少年畫像

英國首相

任期: 1743年8月27日–1754年3月6日

前任: 威爾明頓伯爵

繼任: 紐卡斯爾公爵

出生: 1694年9月25日

出生地: 薩塞克斯勞頓

去世: 1754年3月6日

去世地: 倫敦

政黨: n/a (輝格黨)

家庭情況

亨利·佩勒姆(HenryPelham1694年9月25日—1754年3月6日)英國首相。佩勒姆是紐卡斯爾公爵的弟弟,托馬斯·佩勒姆勳爵的小兒子,母親是格蕾絲·霍利斯夫人,她是第三代克萊爾伯爵的女兒。佩勒姆畢業於牛津大學

歷史背景

(圖)亨利·佩爾漢姆的畫像亨利·佩爾漢姆的畫像

義大利人於文藝復興期(十四至十六世紀)發明債券,其公開買賣則始於十八世紀的英國。

1688年12月至1689年2月英國的所謂“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又稱“不流血革命”),確立了國會的至尊地位,若干重要的“建制”亦於期內相繼成立。

1672年查爾斯二世公然宣布“賴賬”的醜聞在金融史上占重要一頁,迄今仍經常被談及。

1694年立法創設英倫銀行,從此王室固然不能藉故“欠款不還”,亦無法操控幣值,因為國會已負責規範王室開支而央行負貨幣發行之責,這些“建制”均非王權所能及;

1717年實行金本位制後,英鎊幣值便不可能因為君主的意志而改變,這是英鎊在往後二百餘年成為世上最穩定貨幣的底因。

政治成就

(圖)亨利·佩爾漢姆亨利·佩爾漢姆

為了徹底解決王室的財務問題,英國首相亨利·佩爾漢姆(Sir Henry Pelham,1743-1754年在位)在1749年發行統一基金(Consolidated Fund),等於由政府承包斯圖亞特(Stuart)王朝(1371-1714)欠下的巨債。

政府發行的債券保證不會“倒閉”,債權人可安心持有、收息,屆期收回本金,“金融市場”遂趨穩定,而在這種孳息固定的條件下,不記名債券(簡稱consols,已成為穩健的代名詞)可以在市場買賣;

至十八世紀末葉,倫敦的債市已相當活躍、成熟,甚且吸引外資(主要是荷蘭人)參與,奠下了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