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阿什

亞瑟·阿什

小亞瑟·羅伯特·阿什(Arthur Robert Ashe, Jr.,1943年7月10日-1993年2月6日),美國網球手,第一位奪得網球大滿貫男單冠軍的黑人球手。

簡介

阿什在維吉尼亞里奇蒙德出生長大,1963年獲得網球獎學金而得以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68年,他以業餘球手身份,奪得美網男單冠軍。其後,他轉為職業球手,並於1970年奪得澳網冠軍,於1975年奪得溫布爾登冠軍。他是奪得過這三項賽事冠軍的唯一的黑人。除了這些個人榮耀外,阿什還先後五次幫助美國隊奪得戴維斯杯。
1979年,阿什接受了心臟手術,並於次年退役。1983年,他又一次接受了心臟手術。1985年,他被選入網球名人堂。但是1988年阿什被查出因為輸血感染而患上了愛滋病。1992年,他公開了自己的病情,次年於紐約去世。
阿什在退休後仍然致力於提攜後進,尤其是黑人球手,雅尼克·諾阿就是他最成功的發現之一。他主張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一直呼籲將奉行種族隔離的南非開除出網球世界。他在去世前還成立了亞瑟·阿什基金會。

人物生平

小亞瑟·羅伯特·阿什(Arthur Robert Ashe, Jr.,1943年7月10日1993年2月6日),美國網球手,第一位奪得大滿貫男單冠軍的黑人網球運動員。 生涯單打640勝205負,公開賽年代以來奪得ATP單打冠軍33個,ATP單打排名最高第二名。 他也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30位。
阿什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出生長大,1963年獲得網球獎學金而得以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1965年,他贏得全美大學生(NCAA)網球賽男單和隊際(代表UCLA)冠軍。
亞瑟·阿什
網球生涯早期的他,由於在公開賽年代(Open Era)前的60年代中期沒有選擇參加職業賽事,得以保持參加四大滿貫的資格。 1966年和1967年,他均打入澳網男單決賽,均敗於同樣沒有選擇參加職業賽事的澳大利亞名將Roy Emerson,奪得亞軍。
1968年,他以業餘球手身份,在美網男單決賽中,以五盤決勝打敗荷蘭名將湯姆·歐凱爾(Tom Okker),奪得冠軍,也是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美網男單冠軍。
其後,他轉為職業球手,並於1970年奪得澳網男單冠軍,不過接著五年內他再沒有奪得大滿貫男單冠軍。
1972年,職業網球聯合會(ATP)成立,他獲選成為ATP首位行政總裁。
1973年,ILTF(國際草地網球聯合會,ITF的前身)因為Nikola Pilic(1973年法網男單亞軍)沒有代表南斯拉夫參加戴維斯杯而拒絕其溫布爾登參賽資格,結果由阿什領銜ATP聲援Nikola Pilic之下,導致79名男子球員集體杯葛1973年溫布爾登比賽。
直至1975年,他在溫布爾登男單決賽打敗衛冕冠軍康諾爾斯,奪得冠軍。 他亦是目前為止奪得過這三項賽事男單冠軍的唯一的黑人。 雖然同胞康諾爾斯壓過他奪得當年的ATP年終第一,但他卻被ATP選為首屆年度球員(Player of The Year)。
除了這些個人榮耀外,阿什還先後五次協助美國隊奪得戴維斯杯。 (參看戴維斯杯一節。)
四大滿貫中,阿什唯獨未曾奪取過法網男單冠軍,不過他和同胞Marty Riessen合作贏得得1971年法網男雙冠軍,另外他在1977年1月舉行的澳網男雙比賽中,伙拍澳大利亞名宿Tony Roche(ATP四位世界第一:倫德爾、拉夫特、休伊特和費德勒的前教練)奪得冠軍,他在公開賽年代以來奪得ATP雙打冠軍14個。
1979年,阿什在盛年時期被發現患上心臟病,震驚美國和世界網壇。 同年,他接受了心臟手術,並於次年退役。
1983年,他又一次接受了心臟手術。 1985年,他被選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不幸地,阿什在1988年被查出因為被誤輸染有HIV病毒的血液而患上了愛滋病。 80年代全世界對愛滋病還很陌生,很多病人也像阿什從輸血中染上愛滋病。 1992年,他公開了自己的病情,引起美國以世界關注愛滋病,在阿什逝世前的日子裡,他做了很多事情喚醒世界對於愛滋病和病人的關注。 1993年2月6日,他於紐約市逝世。
阿什在退休後仍然致力於提攜後輩,尤其是黑人球手,1983年法網男單冠軍雅尼克·諾阿就是他最成功的發現之一。 他和諾阿也是至今唯一兩位奪得過大滿貫男單冠軍的黑人。
他主張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一直呼籲將奉行種族隔離的南非開除出網球世界,後來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者。 他在去世前還成立了亞瑟·阿什基金會。 亞瑟·阿什網球事業發展的60年代,美國仍處於從種族隔離過渡到民族平等的關鍵時期,很多非裔美國人感受到嚴重種族歧視,阿什卻在白人壟斷的網球事業中異軍突起,令很多美國黑人感到自豪和自信,加上阿什生前十分支持黑人民權運動,故阿什在美國黑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除了種族問題,阿什十分關心職業網球員和愛滋病患者的權益,他宣揚的平等理念也影響了世人。
美國網球協會為了紀念他對美國網球事業的貢獻,將位於法拉盛公園(Flushing Meadows Park)內的美網公開賽的主體育場命名為亞瑟·阿什球場。

冠軍史

1968年9月9日,亞瑟·阿什在體育運動方面打破了膚色障礙。當這位年輕的陸軍中尉獲得了美國公開賽冠軍時,他成為贏得網球大賽錦標的第一位黑人男子。
這位25歲的軍官在紐約的福雷斯特山的錦標賽中總共發了26個球得分,戰敗了荷蘭的湯姆·奧科爾。作為一名業餘選手,阿什沒有資格獲得10萬美元中的1.4萬美元的頭等獎金。這是網球賽中獎金最為豐厚的一次。瘦削、嚴肅的阿什是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一個中產階級地區里長大,父親是公園看守人,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了獎學金,學習期間他曾被派去看管網球常阿什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並在8月25日獲得了美國業餘賽的桂冠。奧爾西亞吉布森是哈萊雷姆黑人區出生的,是第一個曾獲得大賽桂賽的黑人婦女,包括有聲望的溫布爾登冠軍。

男單冠軍

1968美網Tom Okker荷蘭14-12, 5-7, 6-3, 3-6, 6-3
1970澳網Dick Crealy澳大利亞6-4, 9-7, 6-2
1975溫布爾登康諾爾斯(康納斯)美國6-1, 6-1, 5-7, 6-4

男單亞軍

1971澳網羅斯維爾澳大利亞6-1, 7-5, 6-3
1972美網納斯塔塞羅馬尼亞3-6, 6-3, 6-7, 6-4, 6-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