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葉枯線蟲病

五色梅葉片受線蟲侵入後,葉色變談,並有淡褐色斑點,以後逐漸加深到幾乎黑色。 五色梅葉枯線蟲在報部及周圍土壤,病株殘體和野生寄主上越冬。 1、加強檢疫不讓葉線蟲及其繁殖材料傳入無病區。

分布與危害

危害五色梅。

症狀

五色梅葉片受線蟲侵入後,葉色變談,並有淡褐色斑點,以後逐漸加深到幾乎黑色。隨著病斑擴大,因受主、側脈限制而成為角狀斑。嚴重時整個葉片枯死、卷扁,並沿莖桿下垂。大部分線蟲在輕微變色區,已變成深褐色或黑色的葉片上只有少量線蟲。

病原

病原線蟲為Aphelenchoidessp.屬線蟲綱、滑刃線蟲屬。雌蟲體長0.8~1.3毫米,雄蟲體長0.7~0.9毫米。頭部先端鈍化,尾部尖鈍。

發生規律

五色梅葉枯線蟲在報部及周圍土壤,病株殘體和野生寄主上越冬。就是在極小的殘葉上,也可在土壤中存活6~7個月。葉枯線蟲全部發育過程都在受侵組織內完成,條件適宜時(22~25℃,濕度足夠),從卵發育到雌成蟲產卵僅14天。一般通過水滴、灌溉水和五色梅病健葉接觸傳染,遠距離靠人為傳帶病葉、花、莖、扦插條以及土壤等。從葉上氣孔侵入。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不讓葉線蟲及其繁殖材料傳入無病區。
2、園藝防治盆栽用土要禁用病土和草多的土;改進澆水方法,最好不要淋澆,並儘可能保持葉面乾燥,盆花安放要有適當空隙,不使葉子相互接觸。
3、藥劑防治可用15%涕滅威顆粒劑,每平方米盆土5~6克,或直徑為25厘米左右的盆用藥2~3克深入土中。或使用3%的呋喃丹,每盆3~5克深入土中。也可在危害期用50%殺螟松乳劑、50%永線酯和50%西維因可濕性粉1000倍液葉面噴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