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縣西匯明珠

上世紀20年代初,閻錫山偶然到山西省五台縣建安鄉潭上村西匯觀光,深感西匯真山真水,風光秀麗,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高低起伏,蒼岩寒泉,魚躍花香,確是一方勝景寶地,便高價購買此地,動工興建。蔣、馮、閻中原大戰,閻兵敗,避居大連,返回後進一步修繕,完成全部工程。
間有大小、長短,寬窄各異的花畦、菜園、魚池、石路、石階路,其著名之建築有小杭州、紫金樓、秀卿樓、古式樓、夜明珠、地下室、工程處、迎馮、鴿樓、年齡樹等,風格各異,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別墅之代表。
在上世紀20—30年代,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日本入侵多事之秋,西匯別墅曾一度成為山西、華北乃至全國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地帶。尤其中原大戰前夕,閻錫山以商討反蔣事宜為名約馮玉祥入晉後,將馮玉祥將軍軟禁於西匯別墅,挾馮自重,將馮作為“奇貨可居”的人質,由閻的部下第22警衛師杜春沂部和憲兵司令李潤發部負責警衛。凡大路、小路、交叉口和拐彎處,都不時有便衣巡邏放哨,外人不得靠近進入,同蔣介石計價還價,迫使蔣委任閻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全國陸空軍副總司令。隨後隨著反蔣步伐的加快,當時國內各派反蔣勢力、大小軍閥系都派有代表駐晉。西匯景區一時儼然成為一個反蔣中心。中原大戰後,西匯景區臨近高崗建有一座涼亭,名曰“迎馮亭”以紀念馮玉祥將軍,或許更多是向馮表達歉意、收買人心而已。
中原大戰戰敗後,閻宣布下野,以奉父命“侍疾”為名,回老家躲避風頭。迫於蔣介石重重威逼,於1930年11月29日凌晨6點喬裝打扮成工商業者,頭銜為“山西富山水利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姓名“曲客從”,攜隨從比電報蔣介石的日期提早兩天坐“道濟牌”小轎車,從西匯別墅急弛大同,避居大連,躲過蔣氏的沿途追殺。
1931年剛從中原大戰失敗中站起來的閻錫山自感無力與蔣介石爭天下,曾寫信給蔣表示悔意:“錫山治全國而不足,治兩省而有餘。”當時最要緊的便是整頓軍隊,扭轉日益惡化的經濟,重新積聚實力再作振興的準備,為了消除蔣介石的疑慮,欺騙蔣氏和輿論,表示不與蔣爭天下。他一面縮編和改造軍隊,一面宣稱此後將埋首山西經濟建設不再過問國事。為此他提出“造產救國”的口號,作為他重新上台的施政綱領。同時在“造產救國”的旗幟下,提出了“富兵於農”的屯墾實邊計畫。派遣部隊在綏西從事墾植,牟取暴利,進而達到欺騙蔣氏和輿論的效果。在這種背景下,西匯別墅建有一建築名曰“小杭州”。“小杭州”在滹沱河邊,從山腳至山頂盤旋而上,高約2華里,崎嶇小道,出土微草。如氈似毯,秀麗異常,山頂平坦處築有水池丈余深,占地500平方米左右,水底造就四個大字浮出水面“造產救國”,池中心建有八角亭,高柱朱紅,亭懸數匾,池中金魚繁多,大小不一游來游去,一派桃園風光。水源來自電灌站,巧在由石制龍口吐出,如飛龍返淵,騰池在望。池外又鑿一龍口吐水,高達數丈,飛流直下,雷聲轟鳴,穿山、過橋散入田間。在“小杭州”東側山腰處,築有十幾眼石制窯洞,呈三階狀排列,洞前均為木製樓閣,洞的前面由石雕而成,洞前地上均有石制花鳥魚蟲而鋪就,整個精雕細琢,別樹一格,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其盤旋而上,同“小杭州”相連成為一體。
“紫金樓”是西匯別墅區內一座規模最大、最宏偉之建築,已損毀,僅留基礎地地下,其為一中式八角三層樓閣。因登樓觀日出,紫氣東來,金光萬道,春夏一片碧野,秋天金黃滿地,日落時西邊彩霞滿天、風景醉人,同時閻氏別墅背靠一山名曰紫金山故取此名。樓外綠色硫璃簡面,飛檐卷浪,雕樑畫棟,路旁另建有一個月門築有走廊、長橋與另一樓相近,呈工字形。樓內設有浴室、客廳、祭廳及各式套室,專門招待文官武將、名流雅士。大樓外的一角另建一座樓閣,比大樓高出數丈,架有木走廊連線、樓內明三暗九、變化無窮。閻錫山和如夫人徐蘭森每逢夏天來此避暑就住在二樓上。
閻錫山幼年喪母,陳秀卿為其繼母,其視閻為己出,呵護有加。閻錫山對這位母親也一直比較孝順。抗戰期間,閻安排其同自己妻兒到大後方四川避戰禍,太原解放前送其同妻兒到上海居住,後隨閻赴台,於1949年5月29日台灣病逝。1936年綏遠抗戰時,一向精於計算,愛財如命的閻錫山將其父生前所遺87萬元巨款以其母的名義捐給,作為禦侮之用。此舉影響頗大,故西匯景區有一建築名曰“秀卿樓”,以示其孝敬。其飛檐翹角,欄桿托手,站台前望天空,層岩疊嶂,拔地而起,高山瀑布,飛珠濺玉,令人心曠神怡,其同小杭州相銜接,魚池中水由龍中吐出後,飛流直下,過橋而流入其樓前荷花畦中。
古式樓、又名×××,其為一水上建築,四面環水,周圍種有各種松柏花,樓前假山噴泉,奇花異草,清涼幽靜,登樓憑欄,俯視可飽覽勝景,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其腳下為一深約丈余、占地約2000米左右的天然水泉,相傳閻相中此地建造別墅,此泉水亦為一因素。夏季清涼誘人,清澈見底,魚兒游來游去,為灌溉、飲用、沐浴之水源;冬季類霧繚繞,水溫如一,溢出之水則自然流入滹沱河中。古式樓東面同一高崗相連,依高崗山勢,呈階梯狀,建有十幾間中歐合壁之窯洞,其全部由石頭而建,門面全部精雕細琢而自成一體。壁厚達一米左右,冬暖夏涼,窯洞的南側順勢挖有一花窯,別墅之花卉冬季均保存於此。
地下室:因構築室,四方通達,室內黃土墊地,廣達數十畝育有各種草木花卉,後人猜測此建築可能由於時處戰亂年代,用於躲避戰火之用。
年齡樹:也是閻錫山造景之一處所在。其處於龜山龜頭部位,依山而種有大片的柏樹林,取名之寓意不得而知。
夜明珠:為一從國外進口之小型火力發電廠。供鄰村閻之岳父及時任山西省主席趙戴文等私用。其已於日本侵略時拆毀,現僅存一煙囪向世人告其歷史。
鴿樓:閻之二少爺閻志寬初時喜愛毛驢,後又喜愛養鴿子,西匯的一座樓里吊滿了筐架不住人,成為其喜愛之鳥屋。
工程處:中外著名的山西窄軌鐵路同薄線就出於此工程處,省內外工程技術人員多雲集於此幫閻氏運籌,其西匯別墅之多處建築亦由此負責籌建。
衛兵處:負責西匯之安全警戒,由其部下第22警衛師杜春沂部和憲兵司令李潤發部負責,此為兵營所在。
其它還有好多亭台樓閣等古蹟,在此不再一一闡述。
三、景區規劃
近期以閻錫山西匯別墅原貌為載體,結合歷史事件、典故,進一步展現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之歷史、太原解放及閻錫山出任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至退守台灣病故等情況,遠期規劃建筑西匯景區為一綜合性休閒、度假、旅遊勝地。具體如下:
1、修繕恢復原貌
2、修建寺院一座,講述閻迷信
原因:
(1)閻年幼時,其父經營錢莊,做“打虎”生意時,靠占卜決定買賣時機,屢屢獲得意想不到之利潤。
(2)五台山有一座大孚靈鷲寺,閻每次經過都要到寺里燒香拜佛,他之所以那么虔誠地到該寺去叩拜,是因為聽其母親說當初夢遊靈鷲寺,並從寺中把他抱了出來,後來就生下了他。因此閻錫山相信自己不是個凡人,是廟中的神靈轉世來拯救萬民於水火的。
(3)閻最忌諱地名,抗戰爆發後,他帶著二戰區黨政要員來到陝北洛川,本來是住在這裡的,因為洛川即為“落川”,而閻的字是“百川”,於是就轉移到了宜川,1940年閻將戰區司令部移駐山西吉縣的南村坡、南村坡諧音是“難有伯”,閻覺得不利,於是下令把戰區司令部改為克難城,1940年改為克難年。
(4)西匯別墅當初選址時,部一曾推薦一名曰“三叉溝”之地方,因閻嫌地名不諧而另選。後選取“西匯”。而且“西匯”中包容有一溝名曰:“閻家窪”,意為閻家安家立業之地,正合閻意,遂定。
(5)西匯別墅內有兩座小山合名曰“龜山”。傳說為龜仙探入河內飲水,閻修別墅時在兩山相連線處即其頸部拓出一條小路,後閻兵敗。傳出就是由於修路而有損於龜山而致龜仙怪罪所致。
(6)時至今日科學發達之年代,龜山附近村民,仍在此山腰一顆樹下及別野一遺留窯洞中自發樹有佛像,每逢家中遇有變故及傳統節日時均燒香拜佛,乞求神靈保佑,心隨所願。
3、閻父風光大葬及去台之閻錫山
中原大戰後,1934年11月蔣介石蒞臨太原,其主要目的是視察山西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形勢,進一步修復因中原大戰而破壞的蔣閻關係,並親赴五台探望病中之閻父,行三鞠躬禮,當時有人戲言:蔣這三個鞠躬禮“不把老漢燒死,也要把他嚇煞”,結果不幸言中,於月內即12月17日病故,閻為顯示其孝心,不惜花巨資,為其父舉行隆重葬禮。場面之大,其所罕見。全國各地黨政要人送輓聯、挽樟、挽匾無數,或親自或派代表弔唁,拍紀錄片、編書、修建紀念碑亭,轟動一時,西安《時風日報》則予以諷刺曰“生財有道,坑東殺伙;教子無方,禍國殃民。”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後,閻仍不願承認自己的徹底失敗,為了安慰自己和進一步欺騙部下,他編造了以梁化之為首的“太原五百完人”殉城的神話,大吹大擂,閻到台灣後,通過行政院撥新台幣20萬元在台北園山建“太原五百完人招魄壕,”閻錫山把他們送上死路,又為他們高歌一曲輓歌來安慰他們的靈魂,這樣的統治權術可謂高人一等了。
閻於1960年5月4日病故,其病重期間,對其後事遺囑共家屬六點:(一)一切宜簡,不宜繁;(二)收輓聯不收挽樟;(三)靈前供無花之木;(四)出殯以早為好;(五)不要放聲大哭;(六)墓碑刻他的思想日記第一百段及第一百二十八段。
日記為:“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為做事事之順道,多少好事,因禮不周,言不遜,信不孚,致生障礙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來之事,必有隱情,惟隱悄審真不易,審不真必吃其虧。但此等隱情不會是道理,一定利害,應根據對方的利害,就現求隱,即可判之。”
閻為什麼要把這兩段思想日記刻在他的墓碑上呢?實令人費解。
閻生前,曾自作輓聯數副,囑家屬在他死後,貼在指示處,其一貼在靈前為:“避避避,斷斷斷,化化化,是三步工夫;勉勉勉,續續續,通通通,為一等事功,”橫幕為:“朽去化欲”。其二貼在檐住前為:“擺脫開,擺脫開,粘染上洗乾淨很不易;持得住,持得住,掉上去爬上來甚為難”,橫幕為:“努力擺持。”其三貼院中為:“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無大把握而去,終難得大機緣”,橫幕為:“公道愛人。”其四貼院門為:“對在兩間,才稱善;中到無處,始叫佳”,橫幕為:“循中蹈對”。對後兩副意思較明,對前兩副往吊者多莫名其妙,不解其意,頗多推測,有人說:“閻一生喜弄玄機,臨終還留此千古之謎,讓人動腦猜”。
閻死後於29日臨殮。 蔣介石致祭送了一塊“愴懷耆勛”的匾額,隨後葬於陰明山七星山之陽。
4、歷史典故的穿插運用,豐富文化品位。
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之久,其間好多歷史事件值得後代去發掘了解、反省、評判,了解閻錫山其人其事,正確評判其功過是非,以警示後人、教育後人。例如下:
(1)“西安事變”同閻氏軍閥聯繫,事變時著名“五乎電報”內容為何?
(2)以閻氏為首“四九小朝廷”及“土皇帝”之來歷。
(3)“造產救國”“寓兵於農”等來歷。
(4)太原解放時,留守“五人小組”及“五妹子”之“絕命電”等內容。
(5)閻錫山之簡歷。
(6)毛澤東同閻錫山之信件。
(7)“晉西事變”經過。
(8)閻同侵華日軍簽訂的“汾陽協定”內容。
(9)日本投降後,達成日軍殘留山西的議案等。
(10)傅作義等閻氏部下生平簡介。
(11)“三個雞蛋上跳舞”的來歷。
(12)“十三高幹哄的一個老漢”同“一個老漢又哄的十三個高幹”來歷。
(13)閻氏的“二的作法”在統治中的套用。
(14)薄一波對留守“五人小組”之首梁化之的評價。
(15)閻錫山提出的“中的哲學、世界大同”等理論。
(16)閻統治時期遺留於今的各種代表建築,如“都督府”、“兵工廠”、“國民師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