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玉雕善財童子像

五代玉雕善財童子像

五代玉雕善財童子像所屬五代吳越國時期文物之一,,宮廷器具,現藏浙江博物館。

【名稱】:五代玉雕善財童子像
【類別】:玉器
【年代】:五代吳越國時期
【文物原屬】:宮廷器具
【文物現狀】:現藏浙江博物館
【出土時間】:2001年3月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
【文物簡介】:
2001年3月,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了五代吳越國時期玉雕善財童子像一件,通高8.6厘米,最寬4.1厘米,最厚0.6厘米。
該件玉雕善財童子系用青白玉製作,透光性良好。整個器型作扁平片狀透雕,祥雲、身體局部為鏤空透雕,正背兩面陰刻細部花紋,表面拋光度極好。童子臉部開相作羽狀眉、丹鳳眼,眼中刻畫眼珠,大鼻小嘴,環耳,身著寬衣寬袖,腕纏臂金,腰間系帶,衣飾米字紋,為宋代持荷童子造型的濫觴,身體左側及腳下的如意狀祥雲,雲頭粗大上卷,雲尾細而長,與頭頂平齊。童子站立在漂浮的雲彩之上,衣衫隨風飄動,作翩然起舞狀,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態,栩栩如生,形象的地表現了善財童子為了求得正果而不畏苦難、跋山涉水遍訪名師的不尋常經歷。
玉雕下端有一扁狀榫頭,豎插於長4.5厘米、寬3.8厘米、厚0.7厘米的長方形玉質底座上,底座中間有長1.5厘米、寬0.5厘米之長條狀插孔。底座的表面用淺浮雕與陰線刻相結合的手法表現海水波濤和須彌山,平面部分淺浮雕海濤紋紋飾略微鼓突,呈現出較強的流動感,四個側立面雕刻層巒疊嶂,以象徵佛教所稱的“九山八海”。這件造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玉善財童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