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五事件

五·一五事件

五一五事件是日本歷史事件,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以海軍少壯軍人為主舉行的法西斯政變。 政變者襲擊首相官邸、警視廳、內大臣牧野伸顯邸宅、三菱銀行、政友會總部以及東京周圍變電所。首相犬養毅被殺。由於政變規模小,缺乏建立政權的具體計畫,為達目的,政變者自首。在審判中,軍部大肆煽動輿論為政變者開脫罪責,並藉此加強統治發言權。結果,5月26日成立以海軍大將齋藤實為首的所謂“舉國一致”的內閣,政黨內閣時代結束。

事件原因

一戰之後,日本變成“世界列強”之一,短暫出口業蓬勃之後,開始進入不景氣,不幸1923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1927年金融危機、1929年世界經濟恐慌,裁軍、大正民主的十幾年成為大蕭條的一段時期,政府因為經濟因素得不到人民支持,軍方勢力趁機再度抬頭。

關東軍方面在中國進行如張作霖暗殺、爆炸破壞南滿州鐵道(滿州事變、 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扶植溥儀建立滿洲國,這有經濟利益與防堵蘇維埃軍事的雙重考慮。

日本政府覺得不妥,跟世界列強協調好要裁軍備,卻又激進的搞壞與中國的關係,偏偏政府不得民心,不僅關東軍行為失控,國內軍方勢力也蠢蠢欲動,在倫敦海軍條約簽署後,日本海軍的規模遭到更進一步的限制,引起基層官兵的不滿,興起推翻政府的風潮與運動,並改為由軍法統治。這項運動與日本帝國陸軍內部的秘密組織“櫻會”的宗旨目的不謀而合。這些海軍軍官與日蓮團的井上日昭以及由井上所帶領的血盟團搭上線,他們認同井上日昭對於發起昭和復興的看法,並認為“剷除”政府首長與財閥人物是有其必要的。這時長期被壓抑住的軍方部分軍人打算採取非常手段,目的是統一日本未來發展方向,“拯救日本”。

事件始末

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昭和7年),一群年輕海軍官兵光明正大闖進總理大臣犬養毅官邸,犬養毅發現入侵者後想好好說理,但是還是被肚子及頭部各開了一槍,送醫不治。當時的日本首相犬養毅就是被11名二十歲出頭的海軍軍官在首相府刺殺。首相臨終前的遺言“話せば分かる”(聽我解釋)以及暴徒的答覆“問答無用、撃て!”(毋須贅言,下手!)成為著名語錄。早先的刺殺計畫還包括刺殺著名的諧星查理·卓別林,當時他剛好拜訪日本。不過就在首相不幸遇害的同時,首相的三子犬養健正在跟卓別林觀賞相撲而逃過一劫。

犬養毅政權二月才贏得大選、跟軍方關係也不錯,但是他不僅贊成繼續縮減軍備,又長久以來與中國人有友善往來,加上反對滿州國,真的與軍方立場及財團(急欲開發滿州的)利益相違背,因此成了犧牲者。

事件之後

五一五事件是發生於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由日本帝國海軍基層軍官發動的流產政變。同時參與政變者還有日本帝國陸軍候補生與血盟團事件的殘存分子。1932年3月,血盟團事件爆發,井上的人馬原本預定大規模刺殺二十個目標人物,不過最後只刺殺了前任的財務大臣兼立憲民政黨黨魁井上準之助,以及三井集團的局長團琢磨。

撇開殺害首相不談,由於政變規模小,預謀的政變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又缺乏建立政權的具體計畫,所以完全失敗。發動政變的暴徒事後搭乘計程車到警察總部,被憲兵隊圍起來之後束手就擒。

起訴兇手

這十一個殺害犬養首相的冷血兇手遭到以軍法起訴,但是,在審判前,一份由三十五萬人以鮮血署名的請願書被送到法庭,請願書是由全日本各地的同情兇手的民眾發起簽署,請求法庭從寬發落。在審判過程中,兇手們反而利用法庭作為宣傳舞台,“弘揚”他們一片對天皇的赤誠與耿耿忠心,激起大眾更多的同情心,呼籲改革政府與經濟。除了請願書之外,法庭還收到另一份求情書,是由十一位新潟縣的年輕人寄來的。他們請求代替十一位軍官一死,並同時附上十一根手指表示他們的衷意。

事件影響

軍方如此猖狂,從政的噤若寒蟬或立場轉換,而民間也竟然同情刺客,紛紛請願,加上真正的"政黨政治"十幾年的實行結果不如人民預期,於是日本人的思想逐漸統一,軍國主義時代來臨,法院最後果然“從(極)寬發落”,媒體也對殺害首相的兇手關沒幾年就會被放出來表示毫無疑問。對於這個五一五事件的陰謀者日本軍部來說,這樣的重案卻有這樣的輕判就是對與軍權對抗下的法制與民主政府更進一步的侵蝕。五一五事件的結果就是在同年5月26日成立以海軍大將齋藤實為首的所謂“舉國一致”的內閣,日本政黨內閣時代結束。間接地,五一五事件導致了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的發生,以及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後來當然還有些決定性的事件發生,延伸出日中戰爭等等,讓日本更加回不了頭。

後續事件

1932年5月15日,日本帝國海軍軍官,日本陸軍候補生,以及民間右翼分子(包括 大川周明,頭山滿等人)將策劃已久的暗殺行動重新搬上檯面,以籌血盟團未竟之志。

大川周明(1886年12月6日於日本山形縣酒田市 - 1957年12月24日於日本東京),日本極端民族主義者,大亞細亞主義作家,回教學者,日本二戰的甲級戰犯。

頭山滿(1855年5月27日-1944年10月5日)是日本在20世紀初右翼政治領袖、軍商,極端國家主義秘密團體黑龍會創辦人;日本人認為他是慈善家,被日本侵略國則或有不同看法。頭山與孫中山、金玉均等東亞的有志改革者頗為友好,支持革命黨建立中華民國。

犬養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號木堂(ぼくどう),日本政治家,第29任內閣總理大臣。岡山縣出生,是孫中山在日本相識數十年好友。犬養且與友華親中的法西斯組織黑龍會來往密切。犬養與中國的關係向來友好,1931年底就任內閣總理大臣之後,對於九一八事變始終希望採取和平的途徑解決;對於關東軍所成立的滿州國,犬養也抱持著反對的立場。就在處處都與主戰派軍人意見不合的情形下,犬養終於在1932年5月15日遭到右翼分子闖入官邸槍殺身亡。其逝世亦終結日本戰前的政黨內閣歷史。

暴徒也攻擊了內大臣牧野伸顯的住處,還有警視廳,立憲政友會會長西園寺公望的住處與辦公室,對三菱銀行還有幾個東京周圍變電所投擲手榴彈。

實行者

首相官邸襲擊隊

三上卓-海軍中尉(反叛罪 有罪 監禁15年)

山岸宏 - 海軍中尉

村山格之 - 海軍少尉

黒岩勇 - 預備役海軍少尉(反判罪有罪 監禁13年)

野村三郎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後藤映范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篠原市之助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石關榮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八木春男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牧野內大臣襲擊隊古賀清志 - 海軍中尉(反叛罪 有罪監禁15年)

坂元兼一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菅勤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西川武敏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池松武志 - 元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立憲政友會本部襲擊隊中村義雄 - 海軍中尉

中島忠秋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金清豐 -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吉原政巳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生

民間人士桔孝三郎 - 「愛鄉塾」(違反爆炸物取締法,殺人及殺人未遂)有罪(無期徒刑)

大川周明 - 反叛罪 有罪(監禁5年)

本間憲一郎

頭山秀三 - 玄洋社社員。頭山滿第三子

裁判關係

高須四郎 - 海軍橫須賀鎮守府軍法會議判士長・海軍大佐

西村琢磨 - 陸軍第一師團軍法會議判士長・陸軍炮兵中佐

神垣秀六 - 東京地方裁判所裁判長・判事

清瀬一郎 - 律師

林逸郎 - 律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