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邏輯:清末司法獨立解讀

第1章 第2章 第5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 人權研究博士文庫·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人權研究系列
平裝: 19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11816568, 9787511816566
條形碼: 9787511816566
尺寸: 20.6 x 14.6 x 1.2 cm
重量: 222 g

作者簡介

李鼎楚(1980—),號三疋湘人,湖南新邵人,法學博士,吉林大學法學博士後研究人員,湘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湖南省益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助理,湖南省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已在《光明日報.理論周刊》、《政法論壇》、《法商研究》、《政治與法律》等期刊發表法學專業學術論學10餘篇,其中2篇被《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全文轉載,參與曾憲義教授總主編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部分章節寫作,與他人合著法學著作多部。

內容簡介

《事實與邏輯:清末司法獨立解讀》內容簡介:在西方,司法獨立對於實現法治、構建憲政以及保障人權意義重大。清末開啟了中國司法獨立的歷史。基於必要性至可行性的演進順序,《事實與邏輯:清末司法獨立解讀》將清末司法獨立分為思想、制度與實效三個層面,進行文化、政治和社會全景式的考察:在思想層面上得出,清末司法獨立與憲政從未在國家主權領域獲得一種實質性聯繫。從制度形成中看到,權力角逐是其中最真實的動力,其所體現的“權力爭鬥”而非“權力對抗”的傾向,影響今後中國司法獨立的趨向。在考察實效後發現,清末司法獨立體現的一種“刀把子”而非“圓盾”的傾向不利於保障人民的權利。以上的解讀,依賴事實與邏輯的關聯。然而在學術研究中,事實與邏輯所表達的客觀性與主觀性是變動不居的。主觀與客觀、事實與邏輯之間的決定論因而莫衷一是。我們應該警惕任何一種對於清末司法獨立的絕對評判。由視角的開放、思路的展開和問題的拓展所帶給我們對當下相關問題的啟示應為《事實與邏輯:清末司法獨立解讀》真正貢獻之所在。

目錄

第1章 引論
第2章 清末司法獨立思想的端倪、動因及途徑
第3章 清末官方主流思想對獨立的理解與選擇
第4章 清末司法獨立制度構建中的兩場“鬥法”
第5章 清末司法獨立操作中的實情與實效
結語 評判與拓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懷著感恩之心行在路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