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乾隆八年,督窯官唐英和助手們研製成夾層玲瓏瓶九種。呈獻給乾隆皇帝,這件由粉彩繁縟華麗、工藝精緻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種,瓶高40.6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座12.4厘米,主體為醬褐色釉彩,口足部施以金釉,用金銀雙色及紅黃彩等勾繪纏枝花卉、焦葉等紋飾,鏤空開窗處施有粉彩西番蓮、佛手、壽桃紋等,內瓶上精繪有青花纏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書的“大青乾隆年制"的落款。 所附的收藏表集中記載,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期間,這件陶瓷瓶被洛克爵士掠得,後來賣給了大收藏家莫里遜氏。現存放於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

基本信息

現狀

國寶乾隆粉彩六方套瓶現存放於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陶瓷珍品展廳。

簡介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乾隆八年,督窯官唐英和助手們研製成夾層玲瓏瓶九種,呈獻給乾隆皇帝,這件由粉彩繁縟華麗、工藝精緻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種,瓶高40.6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座12.4厘米,主體為醬褐色釉彩,口足部施以金釉,用金銀雙色及紅黃彩等勾繪纏枝花卉、焦葉等紋飾,鏤空開窗處施有粉彩西番蓮、佛手、壽桃紋等,內瓶上精繪有青花纏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書的“”大青乾隆年制的落款。所附的收藏表集中記載,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期間,這件陶瓷瓶被洛克爵士掠得,後來賣給了大收藏家莫里遜氏。

此瓶原為一對,一隻收藏於北京首都博物館,另一隻收藏於台北鴻禧美術館。這件被擺放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陶瓷珍品展廳入口處的陶瓷珍品,以獨特美觀的造型,每天吸引著參觀者駐足仔細欣賞。

回歸之路

關於這件流浪海外多年的陶瓷珍品的回歸路程,卻有著一個曲折的感人故事。

關於這件陶瓷珍品的回歸故事,還要追溯到7年前的一個拍賣訊息。那是2000年春天,北京市文物公司總經理、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總經理秦公先生得到一條拍賣訊息,英國蘇富比拍賣公司不顧中國國家文物局的公開表態,執意於5月2日在香港拍賣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去的《乾隆粉彩六方套瓶》,憑著高度職業敏感性,也為了不讓流失的國寶不再次流失海外,秦公先生以自己豐富的文物鑑賞經驗和愛國熱情,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文物回歸戰。由於拍賣是在香港舉行,誰也沒有親眼見過這件真品,也就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確定它就是從圓明園流失的國寶《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在拍賣前的短暫時間裡,秦公先生和有關人員經過了緊張的蒐集資料查證和研究,經過對第一手資料拍賣圖錄的細緻研究判斷,認定了這件拍賣品就是當年的故物。

2000年5月2日下午2點20分,在香港蘇富比拍賣現場,這件國寶拍賣開始了,現場竟拍者強手如林,當拍賣師以420萬港幣的底價開始叫拍後,現場場上應者如雲,在經歷了40多次的竟拍之後,北京市文物公司最終以1900萬港幣的價格壓倒所有竟拍者,拍得了這件國寶。讓這件流失海外的“藝術孤兒”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里。

令人遺憾的是,秦公先生卻沒能親眼看一眼自己花費心血搶救回來的國寶,在拍賣會圓滿成功8天之後,秦公先生卻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病逝在工作工位上。

國寶拍得回歸後,經過8位權威專家的鑑定,給這件身價1900萬港幣的拍品鑑定結論是:“乾隆粉彩六方套瓶”是乾隆早期御窯廠燒制的器物,曾陳設於圓明園,這件傳世作品極為罕見。器型規整,工藝精湛奇巧,集粉彩、琺瑯彩、鏤空等多種裝飾技法於一器,紋飾圖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國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屬國家一級文物。

今天,這件被稱為“中國陶瓷發展到登峰造極時期的登峰造極之作品”,在首都博物館新館的陶瓷精品展廳,向每一位參觀者講述著國寶歸來的故事,綻放著國寶的美麗,也享受著祖國人民的特別厚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