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山金光洞

乾元山金光洞,四川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川西北道教依靠最崇拜之聖地。

乾元山金光洞

金光洞進香火還願不得殺雞鳴炮。

歷史記載

山名乾元洞稱金光,各有由來。乾者,八卦之一;元者開始,第一之意。乾元山乃道家三十六仙山之一(雍正五年版《江油縣誌載》:天倉山,治七十里。《玉匱志》:天倉,青城之一峰。杜光庭(唐五代人)《青城山記》:天倉諸峰,屹然三十有六,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是歷史悠久的道教聖地,山號乾元,理之自然。洞稱太乙,固因太乙真人居此修煉而名。據傳太乙、哪吒師徒輔周,仙去洞空,有兵匪攻舊縣(在今大康舊縣壩)戰敗退至乾元山,見地利慾據此獨霸一方,探至金光洞口,見一黃斑猛虎雄踞,連發數箭皆為虎吞之,且虎口噴出毒氣傷數人,故未敢入。當地壯士結夥攜刀箭上山,以石木封住洞口。後京城皇太后雙目失明,醫藥無效。天師查得四川龍安府有一仙洞被堵,要治眼疾,須開此洞。皇子許願:倘太后眼疾愈,定以三牲還願開洞。後太后眼疾痊癒,便差官於六月初六還願。打開洞門,金光四射,擺上祭禮,剛欲動刀宰殺雄雞,突鳴的鞭炮聲,使雄雞驚飛上洞前梭欏樹,呼趕不下,樹臨深壑,不敢去抓,只得作罷。後來此雞一直不下樹。還願回朝,向皇帝稟明開洞時金光四射等情況。皇帝下詔:山號乾元,洞稱金光,並命令護山護洞:凡上山入洞進香還願,不得殺雞、放炮;挖藥打樵不得傷鳥。直至民國33年我在洞口尚見貼有四川省劍閣行署護山布告。金光洞鳥不下樹,進香還願不得鳴炮、殺雞已成積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