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紡絲

乳液紡絲,把某種難於用溶液或熔體紡絲成纖的高聚物分散在易成纖的載體中,形成均勻的紡絲乳液,藉助於載體製成的纖。

乳液紡絲

正文

包括乳液和懸浮液紡絲在內的化學纖維紡絲方法,是20世紀40~5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紡絲技術。把某種難於用溶液或熔體紡絲成纖的高聚物分散在易成纖的載體中,形成均勻的紡絲乳液,藉助於載體成纖,稱載體紡絲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某些不能用乾法紡絲濕法紡絲成形的成纖高聚物。這一類高聚物在熔融成粘流態以前就已劇烈分解,而且沒有合適的溶劑能使它溶解或塑化,聚四氟乙烯(PTFE)便是一例。為了紡制聚四氟乙烯纖維,將單體在壓力釜中進行乳液聚合,得到水相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或粘膠作為載體,與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混和成均勻的乳液,把它作為紡絲原液,經過濾、脫泡後用通常的維綸紡絲法或粘膠紡絲法製成纖維。初生纖維經水洗和乾燥後,進行高溫燒結,這時載體分解而被除去,而聚四氟乙烯粒子則發生粘結(或稱“連續化”)而形成纖維。然後進行高溫拉伸,以提高纖維的強度。改性聚乙烯醇纖維維氯綸也是採用乳液紡絲法成纖的。為此,將氯乙烯在原乙烯醇水溶液中進行乳液聚合(產品中含有一部分聚氯乙烯與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把所得的乳液再分散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配製成一定濃度、一定粘度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維氯綸的紡絲和後處理工藝與維綸基本相同,這種纖維兼具維綸和氯綸的特性。採用乳液紡絲擴大了化學纖維的品種,開闊了化學纖維改性的途徑。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