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鋒[籃球術語]

中鋒[籃球術語]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中鋒雖沒有固定的“身高標準”,但以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男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英尺10英寸)以上,女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英尺3英寸)以上。在技術統計上,中鋒通常能貢獻最多的蓋帽數,且常能達到較高的投籃命中率(Field goal percentage)以及籃板球績效。

基本信息

簡介

中鋒雖沒有固定的“身高標準”,但以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男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英尺10英寸)以上,女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英尺3英寸)以上。在技

中鋒中鋒
術統計上,中鋒通常能貢獻最多的蓋帽數,且常能達到較高的投籃命中率(Fieldgoalpercentage)以及籃板球績效。
由於身高能夠達到2米13(7英尺)以上,而仍保有良好運動能力的籃球運動員人數有限,少數兼具高度及靈活度的中鋒球員往往能夠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以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為例,一個擁有運動天賦、精神、球技和良好體格的中鋒,往往是構成一支強大球隊的關鍵。

職責

首先,他在禁區內活動,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準。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要求

一名好的中鋒還得多才多藝。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中鋒有一種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爵士隊的奧庫就是一個例子。

應有功底

近年來的中鋒球員,技巧上越發模糊接近大前鋒,而大前鋒反而顯得有一些中鋒技巧出現,這是現代籃球球員一人多位置或者稱之為多人從事一位置的一種趨勢。擺脫了這些

中鋒中鋒
時代性的趨勢,僅僅從中鋒球員的技術角度說一些必須掌握的能力:
一,防守和籃板:在傳統籃球範疇中,中鋒可以不會進攻,但是必須在防守上掌握整個內線。作為防守防禁區內的最後一道防線,中鋒需要能夠單兵頂防進攻方中鋒的進攻,還需要在隊友漏人對手外圍球員突破情況下的補防蓋。既需要單兵頂防對手中鋒,又需要補防,這兩項任務的技術要求就是中鋒球員在判斷對手進攻的最後落位上必須相當老練,而且需要快速的移動和熟練的站位技巧。如果說一般的手防守球員的壓力是1的話,那中鋒球員的防守壓力就是1.5以上,只有防守技巧嫻熟的中鋒球員才可能保障自己不會過快犯規次數上升;
二,背對籃進攻技巧:傳統籃球中,中鋒大前鋒的一大特點便是進攻方式迥異,大前鋒背對籃接球轉身後面對籃進攻不在少數,而中鋒則更注重利用身高體重背對籃壓制對手的技術。正因為中鋒球員的腳步可以配合身高體重,這往往讓中鋒球員的進攻動作上,很少會遭受到封蓋。而所謂“背對籃”這三個字,付諸球場上,就代表了背對籃壓進禁區轉身投籃技巧;運球走中路小勾手技巧;以及帶球過程中一旦遭受到防守包夾第一時間尋找外圍隊友的傳球技巧;
三,高位能力:在傳統籃球的中鋒球員身上,經常性可以看到高位站樁接球的現象。對於中鋒而言,如果具有高位能力,可以把防守方大個子球員吸引到罰球線附近,這樣有利於己方隊友無球跑動殺入禁區,而不會遭受到封蓋干擾。中鋒的高位能力,便是在站樁高位接球後,如果對手不防到外線時候,用於直接投籃的必須技巧,只有堅實的射籃技巧,才可以保障高位的牽製作用;
四,遠距離傳球技巧:因為防守戰術上中鋒往往是最接近籃筐的球員,他獲得籃板的機會較一般球員要來的多。而中鋒球員大多數身高體重都是球場上最高大的,這令他的視野相對占到優勢。中鋒球員搶到籃板後,第一時間關注自己隊友是否已經發動無球快攻到對手半場,而如果已經有隊友在對方半場有利進攻位置,就需要中鋒球員直接把球員距離傳送到前場隊友,而不必重新交給控球後衛延誤瞬間的戰機。因而,長傳滲透同樣是中鋒球員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在籃球場上,千變萬化,中鋒已經不再是一個具體球員的名詞,而是一種技戰術的代名詞。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準備用中鋒的能力去完成中鋒的作用,上述幾項最基本的技巧必不可少。

技巧

籃球中鋒技巧: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藉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作為禁區內的“擎天柱”,搶

中鋒中鋒
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於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不錯的導球能力,能將球往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當然,得分也是中鋒應盡的職責,他們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中鋒的命中率應該比大前鋒更高一些。一名好的中鋒必須多才多藝,不但要有足夠的得分技巧用於進攻得分,防守時還要能成為球隊的最後一道屏障,除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員,中鋒還要能夠協同協同和及時為隊友的防守補位。現代籃球打法中有一種新的中鋒戰術,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此種中鋒需要在進攻時主要到外線投籃得分,而少做禁區內的進攻。由於用其他球員防守身材上差異太大、效果不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讓本隊中鋒也到外線去盯防對手。如此一來,進攻方就可以利用對方中鋒不在禁區的機會,讓本隊能力強的前鋒或後衛隊員瘋狂得分。當然,“外線中鋒”只適用於進攻,防守時與一般中鋒的打法無異。
中鋒原地向後投籃

一、運用時機:
1、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雙手接球時,在遇到對方緊逼防守情況下,可直接向後投籃出手;
2、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雙手持球時,已運用轉身投籃或跨步勾手投籃無從出手時,可選用原地向後投籃;
3、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持球時,可結合假動作,如利用上身左右虛晃或轉身假動作迷惑對方時,向後上方出手投籃。
二、動作方法:(以背向正對球籃為例)當中鋒隊員在禁區內落位,接到同伴的傳球後,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兩膝微屈。當對方隊員在背後緊貼防守時,兩肘接球自然下垂,目視本方球籃的中點,兩臂向後上方伸展,雙手用力均勻的將球投出。
三、技術要點:中鋒隊員應以背部來感覺對方防守的情況,眼視本方球籃(假設兩球籃為一條線),根據自己所處對方球籃的距離和角度來估量自己投籃出手的力量和確定弧度。投籃時雙手用力要均勻,身體要協調一致。
四、優點:動作簡單易學、出手突然,投籃隱蔽不易封蓋,對方防不勝防,是“以小打大”、“以靈制大”的一種攻擊性很強的技術。
五、不足:投籃命中率不如面向球籃或側向球籃投籃高。需有意識地加強訓練。中鋒隊員背向球籃接球後應注意與同夥相互配合,尋找進攻機會和進攻手段,切勿為了表現自己而盲目運用背向球籃原地向後投籃。但相信“熟能生巧、巧能生智”,對向球籃原地向後投籃技術大家不防也試試。

動作及注意

1.反手投籃
動作方法:以從球籃右側底線突破,到左側投籃為例。步法與籃下單手肩上投籃相同。第一步要大,第二步要制動向是起跳,控制衝力,同時上體稍向後仰,抬頭看籃,將球由胸前直接向球籃方向上舉。當右臂快要伸直時手腕沿小指方向向內捻轉,用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撥球,使球向側後鏇轉碰板投籃。
2.勾手投籃
動作方法:以運動員橫切至籃下接球用右手投籃為例,右腳跨出接球,同時用力側蹬,接著左腳向籃下跨出一大步,身體重心下降,上體向左側傾斜,左腳用力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右手持球由胸前經體側向上做弧形擺動,舉球到頭側上方最高點,同時目視球籃用手腕和手指力量使球碰板投籃。
動作要點:兩腳用力垂直跳,騰空放鬆平衡好,舉球頭上要穩定,出手時機掌握巧。
3.蓋帽
進攻隊員投籃或上籃時,當他將球舉到最高點或球剛離手的一剎那,防守隊員立即跳起將球打落,稱為“蓋帽”。
蓋帽動作方法蓋帽前要降低重心,迅速以短促的移動選擇有利的位置起跳。蓋帽時要判斷好對手起跳和投籃的時間,當對手起跳投籃時,防守隊員立即跟隨時起跳,身體和手臂充分伸展,當對手舉球最高點或球剛出手一剎那,迅速用離對手近側的手腕、手指力量向側或向前點撥球。
4.運球上籃時的蓋帽練習
進攻隊員成一路縱隊站在罰球延長線的邊線上,一人在籃前防守,進攻隊員運球上籃,防守者移動選位,看準時機起跳封蓋。投籃後進攻隊員將球傳給下一隊員。防守者連續練習蓋帽一輪後,調換一人練習。
要求:蓋帽前要判斷對手起點,及時移動起跳,封蓋時要向上伸展手臂撲球,或干擾投球弧線,避免身體接觸而造成犯規。
5.原地蓋帽練習
二人一組,一對一,進攻隊員可原地跳投,也可運一步球急停跳投。防守者判斷進攻者動作,當對手起跳投籃時,防守者及時舉手封蓋干擾。練習數次後互換攻守。
要求:防守抓準對手出球時間,蓋帽動作要伸展,動作要輕巧、突然。

排名

2007年NBA中鋒排行榜
繼NBA官方、CBS等美國媒體推出現役中鋒排行榜後,今日ESPN也評選出了自己的“現役55大中鋒排行榜”。與官網和CBS將太陽隊小斯排名第一不同的是,ESPN則認為姚明才是

姚明姚明
當今“第一中鋒”,德懷特·霍華德緊隨姚明,而小斯塔德邁爾只排名第三。奧尼爾重回前五,穆大叔排名第53。
1、姚明,休斯敦火箭
他每一個賽季都在穩步提升,上賽季因傷缺席了34場比賽,可他場均仍可以得到25分9.4個籃板,並有2.0次助攻和2.0次封蓋。姚明毫無疑問是當今最有統治力的中鋒,與此同時他也是2007-08賽季MVP的有力爭奪者。
2、德懷特·霍華德,奧蘭多魔術
霍華德依舊非常年輕,今年只有21歲;但他已經顯現出了聯盟內線統治者的潛質,並且在上賽季首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他擁有超強的肌肉爆發力,具備了統治籃下的資本,但最大的潛在障礙是他的失誤和罰球。
3、阿瑪爾·斯塔德邁爾,菲尼克斯太陽
經歷了一次大的膝傷手術後,斯塔德邁爾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很快又展現出了“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極限”的特點。夏天他再次經歷了一次膝蓋手術,不過這次傷勢並不嚴重,人們新賽季根本不用擔心他的傷病,只期待他的精彩表演即可。
4、蒂姆·鄧肯,聖安東尼奧馬刺
明年夏天石佛將成為自由球員,現在感到緊張的應該是馬刺隊,他們需要在這個賽季結束前趕緊與他完成續約。儘管在MVP評選中鄧肯很容易被人忽略,這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他的強大,但你永遠不能將其排除在競爭者行列之外。
5、沙奎爾·奧尼爾,菲尼克斯太陽
雖然大鯊魚上賽季的各項數據均已跌到了個人職業生涯最低谷,但他與熱隊的契約還有3年(2010年)才到期,年薪2000萬美元,他不會提前離開聯盟,他依舊是東部具有統治力的中鋒。可惜的是熱隊在夏季轉會中碌碌無為,這讓奧尼爾再次奪冠的願望變得更加渺茫。
排名6-20位的中鋒分別為:6.拜納姆(湖人)、7.伊爾格斯卡斯(騎士)、8.小奧尼爾(猛龍)、9.奧庫(爵士)、10.坎比(掘金)、11.奧卡福(山貓)、12.庫里(尼克斯)、13.帕舒利亞(鷹隊)、14.比德林斯(勇士)、15.博古特(雄鹿)、16.韋伯(自由)、17.錢德勒(黃蜂)、18.米利西奇(灰熊)、19.穆罕默德(活塞)、20.達勒姆貝特(76人)。
排名21-40位的中鋒分別為:21.佩洛維奇(勇士)、22.本·華萊士(公牛)、23.米姆(湖人)、24.莫寧(熱隊)、25.海伍德(奇才)、26.米勒(國王)、27.伊坦·托馬斯(奇才)、28.福斯特(步行者)、29.皮特羅(超音速)、30.卡曼(快船)、31.加德祖里奇(雄鹿)、32.丹皮爾(小牛)、33.夸梅·布朗(湖人)、34.阿姆斯特朗(黃蜂)、35.亨特(掘金)、36.布雷澤克(山貓)、37.布倫特(森林狼)、38.格塔特(黃蜂)、39.佩金斯(凱爾特人)、40.內斯特洛維奇(猛龍)。
排名41-55位的中鋒分別為:41.迪奧普(小牛)、42.馬克·傑克遜(黃蜂)、43.馬格洛伊爾(網隊)、44.沃斯庫(雄鹿)、45.庫特·托馬斯(超音速)、46.奧博托(馬刺)、47.多里亞克(熱隊)、48.普里茲比拉(開拓者)、49.塞德里奇·西蒙斯(騎士)、50.艾爾森(超音速)、51.巴蒂(魔術)、52.賈隆·科林斯(爵士)、53.穆托姆博(火箭)、54.懷特(鷹隊)、55.賈森·科林斯(網隊)。
NBA中鋒性價比排行榜
2007-02-13《籃球世界》訊息,專欄作家賈森-福雷明今天對NBA聯盟30支球隊的首發中鋒進行了分析,依靠幾個算式,他計算出了各隊首發中鋒的效率和性價比。福雷明得出的結論是:勇士中鋒安德烈斯-別德林斯是性價比最好的中鋒,而火箭中鋒姚明雖然效率高居全聯盟中鋒第一位,但是由於他的薪水也很高(所有中鋒當中排第三),所以性價比只排11位。
計算球員場上效率的公式如下:
效率=(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出手數-命中數)+(罰球數-罰中數)+失誤]
根據這個效率公式,姚明是全聯盟所有中鋒當中效率最高的。僅次於姚明的是湖人中前鋒保羅-加索爾,第三位則是掘金中鋒馬庫斯-坎比。
計算球員的薪水和效率排名差異的公式如下:
差異=薪水排名-效率排名
根據這個公式,性價比最高的中鋒是勇士的別德林斯,他的效率在所有首發中鋒中排第八,但薪水是倒數第三,因此得到了20分的最高分。另外,山貓的埃梅卡-奧卡福、活塞的克里斯-韋伯以16分並列第二。性價比最低的是本賽季缺陣多場的沙奎爾-奧尼爾,他的薪水高居全聯盟中鋒第一,效率排行卻是23名,得分為-22分遠遠“甩開”了對手。
中鋒性價比排行榜前8名的球員分別是:勇士別德林斯、山貓奧卡福、活塞韋伯、魔術德懷特-霍華德、雄鹿安德魯-博古特、超音速尼克-科里森、掘金坎比和湖人安德魯-拜納姆。

著名中鋒

這是一個沒有真正中鋒的年代。先別著急反駁,這話出自大鯊魚之口。我們不妨這么理解——奧尼爾戴著四枚總冠軍戒指,家裡藏著三座總決賽MVP獎盃,帶領球隊四次折桂。姚明?霍華德?90年代三大中鋒?在奧尼爾眼裡他們根本不足以跟自己相提並論。偉大中鋒需要查找歷史,那么就一起來瞻仰歷史上偉大的中鋒吧,懷著虔誠的心.
喬治-麥肯
拿總冠軍戒指去拍賣,然後換來微薄的金錢以維持生計,麥肯的晚年如此之淒涼。但淒涼的晚景難以掩蓋麥肯在賽場上的巨大成就——即便時光太空梭眨眼已經走了50多年。

喬治·麥肯喬治·麥肯
喬治-邁肯身高2.08米,這一高度在如今NBA賽場俯拾皆是,但在50年前卻是鶴立雞群。也許你無法相信,在麥肯進入聯盟之前,人們普遍認為“籃球”是小個子的運動”。麥肯進一步顛覆和改變著NBA:為限制麥肯強大的封蓋能力,最初的干擾球規則誕生;為進一步限制麥肯,NBA將禁區從最初的6英尺擴大到12英尺;1950年湖人活塞的一場比賽,震懾於麥肯的巨大威力,在活塞的拖延中醜陋的NBA單場最低得分19:18誕生,這直接導致24秒進攻時限出台。
在麥肯加入湖人的第二年,他就帶領湖人奪得了NBA歷史上第一座總冠軍獎盃(之前一年湖人在NBL),然後又帶領湖人豪取NBA歷史上第一個三連冠(1952-1954)。麥肯在9年的職業生涯中,場均得到23.1分、9.5個籃板和2.8次助攻,是歷史上白人中鋒裡面最優秀的。麥肯是湖人第一個王朝的奠定者,也是NBA60多年歷史長河中的第一個明星球員。他不僅顛覆了整個職業籃球的理念,同時也為NBA在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贏得一席之地。2005年6月1日麥肯溘然長逝,他的墓碑上的銘文是——喬治-麥肯,永遠的籃球先生。誠如奧尼爾所言:“沒有當年的喬治-麥肯,就沒有今天的我”。
比爾-拉塞爾
張伯倫的“天敵”是拉塞爾,拉塞爾的“天敵”是張伯倫,偉大需要偉大來映襯。當年老鷹隊在1956年選秀大會摘得拉塞爾,但當即把這個日後統治一個時代的人送到波士頓,不知道現在他們是否把腸子悔青了。如果說張伯倫是用數據統治一個時代,那么拉塞爾就是用一次又一次的冠軍統治一個時代。1956年拉塞爾跨入聯盟,隨即在新秀賽季拉塞爾就為波士頓帶去總冠軍獎盃。1959-66年,拉塞爾帶領凱爾特人奪得了空前絕後的八連冠。在凱爾特人的13個賽季,拉塞爾得到11枚總冠軍戒指。
拉塞爾是NBA歷史上第一個用防守統治比賽的人,如果當年有蓋帽這項技術統計,拉塞爾絕對會坐上頭把交椅。回放一個鏡頭:一次進攻中,埃爾文-海耶斯在零度角起跳投籃,他本以為拉塞爾對這個球無能為力——兩人相隔數米遠。但拉塞爾一個箭步衝上來一巴掌將球扇到看台第二排……拉塞爾說:“這是屬於我的夜晚,現在你看到我是怎么打球了,防守也是王道。”拉塞爾四次榮膺籃板王,他曾在一場比賽中抓下51個籃板,你知道拉塞爾只有2.06米嗎?職業生涯,拉塞爾共拿到21260個籃板(場均22.5個),僅次於張伯倫的23924個,高居NBA歷史第二。在單賽季場均籃板方面,前十八名只有兩個名字:拉塞爾、張伯倫。
如果沒有喬丹,拉塞爾是否是NBA歷史上最優秀的球員?
威爾特-張伯倫
人們曾經看到太多的傳奇:麥可-喬丹的一枝獨秀、魔術師-詹森的妙手空空、拉里-伯德的堅忍不拔……但回溯這些故事,原來都只是一個叫威爾特-張伯倫的分集。1961-
張伯倫張伯倫
62賽季,張伯倫創下常規賽82場比賽場均50.4分+27.2個籃板的驚世駭俗的記錄。別驚奇,在處子賽季張伯倫就已經能拿到場均38分了。張伯倫連續7屆得分王的殊榮高高掛在記錄薄第一位,直到30多年後才被一個叫麥可-喬丹的人追平。1962年3月2日,張伯倫狂砍NBA個人單場最高分100分。不妨去瞻仰一下NBA歷史個人最高得分榜前十位,張伯倫一人獨占六席。1960年11月24日,張伯倫抓到NBA個人單場最高的55個籃板。14年職業生涯,張伯倫有11年是籃板王
得分與籃板如同囊中取物,如果我要告訴你張伯倫還曾是助攻王呢?1967-68賽季,張伯倫場均貢獻24.3分、23.8個籃板和8.6次助攻。請注意,他是這個賽季的籃板王和助攻王。中鋒當助攻王,前無古人也必將後無來者。天勾賈巴爾評價:“張伯倫留給人們的印象更多的是進攻,但他絕對是NBA最全面的球員,不要忘了,他還拿過助攻王,只要他想拿什麼榮譽,他都能獲得。”張伯倫究竟讓NBA為他個人改變了多少規則,已經不再重要,因為你知道他是個天生要改寫歷史的人。張伯倫職業生涯場均統計:30.1分、22.9個籃板、4.4次助攻、54%的投籃命中率。
1973年,36歲的張伯倫退役,一個巨人的時代結束了。關於張伯倫,赤裸裸的數字是最好的描述。

埃爾文-海耶斯

1968年選秀大會,火箭狀元簽選擇了海耶斯——火箭垂涎欲滴,身高2.06米海耶斯在大學時代場均得到31分以及17.2個籃板。海耶斯沒有辜負火箭的期望,新秀賽季他就以場均28.4分拿到聯盟得分王,場均17.1個籃板也高居聯盟第四。海耶斯一舉將上賽季只有15勝的火箭提升到37勝並擠進季後賽。之後的幾個賽季,海耶斯和兩個新任主教練都互相看不上眼,於是海耶斯1973年轉會到子彈隊(奇才的前身)。在1978年,海耶斯帶領子彈隊奪冠,這一年海耶斯的場均數據為21.4分、18.1個籃板和3.96次蓋帽。十年夢終圓,從此再沒有人說“大E”不是冠軍球員了。
海耶斯退役時,留下的27313分的總得分僅排在賈巴爾、卡爾-馬龍、喬丹、張伯倫和摩西-馬龍之後,高居NBA歷史第六位。其16279個籃板,也僅排在張伯倫、拉塞爾和賈巴爾之後,高居聯盟第四。需要提醒一點,作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之一,海耶斯只有2.06米,袖珍中鋒有這么驚艷的表現實在難能可貴。職業生涯16年,海耶斯一共出戰1303場比賽排在歷史第四,50000分鐘的出場時間排在第三。令人敬佩的是,在16年職業生涯中,海耶斯僅僅缺席了9場比賽。
威利斯-里德
28年前的總決賽,他拖著一瘸一拐的傷腿,用兩個金子般的進球書寫了NBA歷史上最氣吞山河的一幕。他不僅一手締造了尼克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黃金時期,同時他本人也因為那段英雄壯舉被NBA作為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幟樹立至今——他就是威利斯-里德,鐵血、堅韌不拔、略帶一點草莽氣。1970年和1973年,里德率隊兩次擊敗湖人,為尼克斯隊奪得了隊史上僅有的兩個總冠軍,那段時間也是紐約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但僅僅因為此原因,身高2.06米的里德還不足以被後人一直念念不忘,里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用一種悲壯的方式使那段本應平淡的歷史變得刻骨銘心。
總決賽第五場比賽中,里德絆在張伯倫腿上倒地,撕傷了腿部肌肉被迫提前離場。第六場裡德作壁上觀,尼克斯自然輸給湖人。請記住這個歷史時刻:1970年5月8日,總決賽第七場。拖著一條傷腿的里德蹣跚地走入了賽場,死一樣沉靜的麥迪遜廣場花園立刻響起振聾發聵的歡呼。踏上賽場時,里德臉上的表情有些痛苦,不過很快他就專注於比賽。在里德近乎鐵人般的意志力感召下,尼克斯“氣走”湖人奪得球隊歷史上首個總冠軍。1970年那一年,也是里德的豐收年,他包攬了三個MVP:全明星賽MVP、常規賽MVP、總決賽MVP。
雖然那次嚴重的傷病縮短了里德的職業生涯,但里德在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的表現已經永垂不朽。
天勾-賈巴爾
1989年,當42歲高齡的賈巴爾離開NBA賽場時,留下的是一串光輝璀璨、難以企及的紀錄:6次總冠軍,6次常規賽MVP,2次總決賽MVP,19次入選全明星,2屆得分王,8項季後賽紀錄,7項全明星紀錄,總得分第一,總籃板第三。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任何一名NBA巨星能在“榮譽”這個字眼上同賈巴爾掰手腕。
雄鹿隊在1969年選秀大會上如願以償得到賈巴爾。賈巴爾絲毫不見新秀應有的生澀和過度,場均28.8分列得分榜第二,14.5個籃板列籃板榜第三,天勾無可爭議地摘得1969-70賽季的最佳新秀。1970-71賽季,雄鹿豪取66場勝利,其中包括一波20連勝,賈巴爾憑藉場均31.7分(聯盟第一)和16個籃板(聯盟第四)斬獲了得分王和常規賽MVP,這只是天勾的第二個賽季而已。賈巴爾帶領雄鹿風捲殘雲般在這年季後賽豪取12勝2負,並在總決賽橫掃子彈隊——這是NBA總決賽歷史上第二次橫掃,而雄鹿在建隊第三年就獲得總冠軍,賈巴爾自然榮膺總決賽MVP。得分王、常規賽MVP、總決賽MVP,賈巴爾只用了兩個賽季。在雄鹿的前四個賽季,賈巴爾豪取三個常規賽MVP和兩個得分王。
如果說賈巴爾在雄鹿時期收穫了幾乎所有的個人榮譽,那他在湖人的時光讓他在自己的榮譽簿上填上了濃厚的一筆——5個總冠軍。整個80年代,湖人8次進入總決賽5次捧回總冠軍獎盃,而天勾正是湖人SHOWTIME時期的頂樑柱(當然還有魔術師)。天勾因為湖人更偉大,還是湖人因為天勾再現王朝縮影,這個疑問沒有意義
摩西-馬龍
猶他星隊(當時的ABA球隊)1974年選中馬龍後,絕不會想到這個有史以來第一個高中生球員會改寫NBA的歷史。作為高中球員的先行者,摩西-馬龍也是迄今為止成就最高的高
摩西·馬龍摩西·馬龍
中生球員——3屆常規賽MVP、1次總決賽MVP、6屆籃板王、12屆全明星、4次最佳陣容第一隊。如果看到以下的數據,你就會明白摩西-馬龍不單單只是最優秀的高中生那么簡單。
從70年代開始,NBA的高個球員越來越多,像邁肯、拉塞爾等身高在2.10米以下就能獨霸籃下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摩西-馬龍身高只有2.08米,但憑藉強壯的體格、奮不顧身的拼勁和出色的籃下技術,他成為了NBA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五個賽季獲得籃板王的球員。摩西-馬龍籃板球總數為16212個,僅次於張伯倫、拉塞爾、賈巴爾和埃爾文-海耶斯,高居歷史第五。其中進攻籃板6731個,這幾乎是一個無法超越的記錄,比排名第二的帕里什高出2133個,這是NBA各項技術指標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差距最大的一個。另外,摩西-馬龍還保持著另外兩項NBA進攻籃板球的紀錄:一個賽季587個進攻籃板;一場比賽21個進攻籃板。
在總得分榜上,摩西-馬龍亦高居第五,只排在賈巴爾、卡爾-馬龍、喬丹、張伯倫之後。以2.08米的身高,摩西-馬龍能讓自己的得分和籃板全都排名歷史前五,你還能說什麼呢?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之一,這不是對摩西-馬龍的褒獎,而是一種深層意義上的肯定.
哈基姆-奧拉朱旺
也許奧拉朱旺不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但他絕對是歷史上最全面的中鋒之一。1993-94賽季,奧拉朱旺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章:他同時獲得常規賽MVP、最佳防守球員、總決賽MVP,在NBA漫長的60多年歷史長河中,這是獨一無二的。在總蓋帽排行榜上,奧拉朱旺高居歷史第一,而他的總搶斷也雄踞歷史第六(搶斷前十里唯一一個中鋒球員)。
從第三個賽季開始,奧拉朱旺在得分、籃板、搶斷和封蓋四項技術統計中一直占據前列。“大夢”蟬聯了1988-89和1989-90的籃板王,1989-90賽季場均4.59次蓋帽,1990-91的場均3.95蓋帽。值得一提的是,奧拉朱旺在1989年成為NBA歷史上第一個連續兩年得分、籃板、搶斷和封蓋都進入聯盟前10的球員。1990年3月29日,火箭對陣雄鹿的比賽中,奧拉朱旺砍下18分、16個籃板、11次蓋帽外加10次助攻,完成了驚人的四雙。
1994-95賽季,奧拉朱旺帶領火箭在總決賽橫掃大鯊魚奧尼爾的魔術,火箭因此成為NBA歷史上第五支衛冕成功的球隊(前四支分別是湖人、凱爾特人、公牛、活塞)。事實上,奧拉朱旺在1994-95賽季總決賽中的表現極具統治力——“大夢”在四場總決賽中場均砍下32.8分、11.5個籃板、5.5次助攻和3.7次蓋帽。相形之下,奧尼爾在那年總決賽場均28分、12.5個籃板和6.3次助攻則成了最佳陪襯。奧尼爾對“大夢”心服口服:“他先是往左移動了5步,接著又往右移動了4步,我被他晃得東倒西歪,根本沒有人可以阻擋住哈基姆。”
大衛-羅賓遜
於大衛-羅賓遜,有一種說法是:沒有蒂姆-鄧肯,羅賓遜也許什麼都不是。這樣的說法也許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羅賓遜的兩枚總冠軍戒指有鄧肯很大功勞,但終究經不起推敲:在1990-91賽季,羅賓遜場均得到25.6分和13個籃板,同時入選了當年NBA第一陣容和第一防守陣容,而且斬獲了該年度的籃板王——這只是羅賓遜第二個賽季。
1991-92賽季,羅賓遜將蓋帽王和最佳防守球員兩項殊榮攬入懷中,時年“海上將”是三年級生。1993-94賽季,歷史的豐碑上必定刻下了這個名字:大衛-羅賓遜。羅賓遜以場均29.8分榮膺常規賽得分王,在賽季末期狂砍71分成為繼張伯倫之後中鋒單場最高得分,也是NBA歷史上第四高得分。此外,1994年2月17日,羅賓遜拿到34分、10個籃板、10次助攻與10個蓋帽的四雙,驚嘆乎?!1994-95賽季,常規賽MVP被羅賓遜收入囊中。繼1990-91賽季之後,羅賓遜在1994-95賽季和1995-96賽季又連續同時入選NBA第一陣容和第一防守陣容,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前7個賽季均入選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的球員。彼時的“海軍上將”,攻,所向披靡;守,支手遮天。
沙奎爾-奧尼爾
擁有魔術師-詹森和天勾-賈巴爾的湖人隊沒能三連冠,但奧尼爾卻做到了,奧尼爾創造的2000-02三連冠是湖人歷史上第二個三連冠,距麥肯時代湖人的三連冠已50年之久。無怪乎奧尼爾自封:最具統治力球員。2.16米的海拔,NBA噸位最重的傢伙,但卻擁有媲美卡特的爆發力、艾弗森的瞬間移動速度和無與倫比的力量,不得不承認這是上天對奧尼爾的恩賜。震懾於奧尼爾巨大的籃下肆虐能力,醜陋的“砍鯊戰術”應運而生——即便身上掛幾個防守隊員,奧尼爾依然可以把球放進籃筐,除了提前犯規的“砍鯊戰術”,對手找不到任何對付奧尼爾的辦法。
29.7分、13.6個籃板、3.8次助攻外加3次蓋帽,奧尼爾幾乎全票當選1999-00賽季常規賽MVP(有一票投給了艾弗森)。也就是從這個賽季開始,奧尼爾開了統治全聯盟的生涯:1999-00賽季奧尼爾包攬了全明星賽MVP、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成為繼喬丹之後唯一一位達到這一高度的球員。三連冠時期,奧尼爾連續三次當選總決賽MVP,這也是喬丹之後的唯一。奧尼爾還創造了總決賽歷史上中鋒的平均得分最高記錄:2000年場均38分、2001年場均33分、2002年場均36.3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