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化學專論

內容介紹

《中藥化學專論》以培養適應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高級研究人才為目標,以近年來國內外中藥化學學科基礎理論體系和前沿研究新進展為核心,突出實用性,密切結合研究生的研究需求,加強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等實際套用的介紹,著力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中藥化學專論》內容包括現代提取分離方法,現代波譜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套用,中藥化學成分的生物合成,結構修飾和改造,生物轉化,中藥有效成分的ADME(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生物鹼、三萜類、甾體類、黃酮類、木脂素類、香豆素類、環烯醚萜類和鞣質類等重要結構類型的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以及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不僅可作為中藥化學學科研究生以及相關學科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高等學校師生、有關機構的科研工作者參考。

作品目錄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中藥有效成分與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第二節中藥有效成分與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途徑和方法 一、以化學研究為導向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二、基於藥效藥理學導向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三、基於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四、基於高通量篩選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五、基於藥味與藥量加減拆方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六、基於中藥配位化學假說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七、基於生物活性篩選結合化學線上分析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 八、基於中藥基因組學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方法第三節中藥有效成分與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向第二章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第一節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一、經典提取方法評述 二、中藥有效成分提取新技術與新方法第二節中藥化學成分的分離方法 一、普通分離法評述 二、中藥化學成分分離新技術與方法第三章現代波譜技術在中藥化學成分結構研究中的套用第一節常用波譜解析方法概述第二節核磁共振譜在中藥化學成分結構研究中的套用 一、1H—NMR譜 二、13C—NMR譜 三、2D—NMR第三節質譜在中藥化學成分結構研究中的套用 一、質譜儀 二、離子源第四節旋光光譜與圓二色譜在中藥化學成分結構研究中的套用 一、旋光光譜 二、圓二色譜 三、Cotton效應的套用第五節X射線衍射技術基本原理及套用 一、概述 二、X射線衍射基本原理 三、單晶X射線衍射技術在中藥研究中的套用第六節綜合解析 一、綜合解析的一般程式 二、綜合解析實例第四章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第一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概述 一、生物合成的概述 二、中藥化學成分與二次代謝的關係第二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在中藥化學研究中的套用 一、中藥化學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徑 二、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三、生物鹼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四、萜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五、木質素的生物合成研究第三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研究展望第五章中藥有效成分的結構修飾和改造第一節中藥有效成分的結構修飾和改造的意義第二節中藥有效成分的結構修飾和改造的方法 一、氧化反應 二、還原反應 三、各種C—C鍵連線的反應 四、重排反應第三節複雜分子結構改造的策略與實例 一、先導化合物的結構修飾與改造方法 二、中藥活性成分結構修飾與改造實例第六章中藥化學成分的生物轉化第一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轉化概述 一、羥基化反應 二、苷化反應 三、水解反應 四、氧化反應 五、甲基化反應第二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轉化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套用 一、微生物轉化 二、植物培養生物轉化 三、酶生物轉化第三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轉化研究展望 一、中藥化學成分生物轉化在中藥研究中的套用 二、中藥化學成分生物轉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第七章中藥有效成分的代謝第一節中藥代謝研究的意義 一、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與新藥設計 二、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促進了新種細菌的發現 三、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促進了新酶的發現 四、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新酶的發現促進了器官或組織生化特性的研究 五、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促進了對肝臟CYP的認識 六、中藥成分的腸內菌轉化研究加深了對中醫“證”的認識 七、中藥成分的腸內菌生物轉化研究是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切入點之一 八、藥物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促進形成新的交叉學科增長點 九、中藥成分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研究與藥物原始創新 十、藥物代謝研究與藥效結構最佳化 十一、新藥開發第二節中藥成分腸內菌生物轉化和(或)代謝 一、中藥成分腸內菌生物轉化和(或)代謝的生物學基礎 二、腸內菌與中藥成分結構的生物轉化第三節中藥化學成分腸吸收研究 一、Caco-2細胞單層模型簡介 二、Caco-2細胞單層模型的評價 三、套用 四、研究實例第四節中藥成分的肝臟生物轉化和(或)代謝 一、肝臟藥物代謝的生化基礎 二、肝臟藥物代謝酶系統 三、肝臟呼吸鏈——電子傳遞系統 四、藥物代謝與CYP 五、天然化合物肝臟代謝反應類型和特點 六、肝臟藥物代謝的結合反應 七、影響肝臟藥物代謝的因素 八、研究實例——肉豆蔻木脂素的肝微粒體生物轉化第五節中藥成分體內代謝研究與有效成分發現 一、芍藥的研究 二、人參的研究 三、大黃和番瀉葉的研究第八章中藥主要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第一節生物鹼類化合物 一、生物鹼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二、生物鹼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生物鹼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二節三萜類化合物 一、三萜類化合物研究進展 二、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實例第三節甾體類化合物 一、甾體類化合物研究進展 二、甾體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甾體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四節黃酮類化合物 一、黃酮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二、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五節木脂素類化合物 一、木脂素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二、木脂素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木脂素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六節香豆素類化合物 一、概述 二、香豆素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三、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七節環烯醚萜類化合物 一、環烯醚萜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二、環烯醚萜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環烯醚萜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八節鞣質類化合物 一、鞣質類化合物成分研究進展 二、鞣質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 三、鞣質類化合物的結構研究進展 四、結構研究實例第九章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第一節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是中藥複方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 二、對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有利於闡釋中醫藥理論 三、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可促進中西醫結合 四、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是中藥現代化的必經途徑 五、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可促進中藥製劑等相關學科的發展第二節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化學研究的現狀 一、通過拆方對中藥複方物質基礎的研究 二、對藥的物質基礎研究 三、中藥複方配伍理論的物質基礎研究 四、中藥複方化學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分離鑑定 五、中藥複方有效成分配伍和有效組分配伍的研究 六、中藥複方物質基礎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七、中藥複方指紋圖譜研究 八、中藥複方中化學物種形態和生物活性關係的研究 九、中藥複方提取分離新技術的套用第三節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與發展趨勢 一、堅持化學成分研究和藥理研究相結合原則 二、中藥複方血清靶成分研究 三、採用化學計量學的方法進行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四、採用組合化學的方法進行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五、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體內代謝研究 六、套用分子生物學技術與方法進行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七、套用系統生物學技術和方法進行中藥複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