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誦

“中華誦”是由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語言文字套用管理司)與中央文明辦調研組聯合主辦,由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文明網、央視網、語文出版社聯合承辦的一項經典誦讀活動。

介紹

李嵐清為“中華誦”活動製作的篆刻印章1

“中華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任務,提高國民語言文化素質,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這項以“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為旗幟的活動自2007年開始舉辦以來,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好評,成為一項年度重要的語言文化活動。

“中華誦”活動於2007年由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套用管理司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中華誦”利用語言文字與文化互為載體的特點,通過誦讀和書寫經典,使雅言華章所承載的中華優秀文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經典誦讀大賽、傳統節日晚會、中國小生夏令營、經典誦讀進校園晚會、大中國小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古辭新韻創作大賽等六大系列。使人民民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一步加深了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得到了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回響。

2009年,以“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為己任的中國文明網負責承辦中華誦活動官方網站,及時發布賽事信息,組織全國網路預賽,並與中國教育電視台強強聯合,在網路、電視兩大媒體上掀起民眾性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研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歌曲

2009年8月,國家語委正式對社會發布了“中華誦”的主題曲《中華誦》。該主題曲由青年歌手滿江演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毓海與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用司司長王登峰填詞。

《中華誦》詞曲作者與演唱者以及歌詞內容
作詞:韓毓海 王登峰

作曲:張敏演唱:滿江

是誰用一片甲骨,收藏起古老的秘密;

是誰用一卷竹簡,詠嘆著世間的傳奇。

莊生的蝴蝶飛進了,杏花和春雨;

美麗的方塊字,就刻在孔子的車轍里。

秦時章法漢時筆,刻畫出不朽的容顏;

魏武詩篇盛唐旗,見證著永恆的誓言。

王維的紅豆生長在,海內與天涯;

動人的華夏韻,就映在李白的明月里。

走過上下五千年,走過三千大千世界,

走過二十四史、二十四節氣,

人間正道是滄桑

多少滄桑故事,鏗鏘在夫子的平仄里。

江山代有文章出,一曲中華誦,它又唱響了紅旗。

是誰愛上一抹紅,塗染了十月的顏色;

是誰嘹亮軍歌聲,迴蕩在勝利的歸途。

不老的松柏翠綠在,原野和山崗;

不屈的民族魂,就活在人民的詩行中。

走過二萬五千的諾言,走過太行山的記憶,

走過崢嶸歲月,走過風霜雨雪

華夏兒女是一家。

多少春天的故事,溫暖在百姓的心坎里。

人間正氣顯風流,

一曲中華誦,它又唱響了紅旗。

走過二萬五千的諾言,走過太行山的記憶,

走過崢嶸歲月,走過風霜雨雪,

華夏兒女是一家。

多少春天的故事,溫暖在百姓的心坎里。

人間正氣顯風流,

一曲中華誦,它又唱響了紅旗。

一曲中華誦,它又唱響了紅旗。

歌詞中的詩句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相思》——王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李商隱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