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晚間新聞節目,節目由郭志堅、康輝、海霞、李梓萌、歐陽夏丹、剛強主播。 節目以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農業、交通等方面新聞為主。 節目於1978年1月1日晚19:00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2018年1月1日起每天22點30分重播《新聞聯播》。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點,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與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聞

聯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 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 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

1976年7月1日,根據全國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向全國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台傳送信號,該節目成為《新聞聯播》的雛形。

1977年11月,分別召開了華東和中南、華北和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電視台參加的座談會,共同商討如何辦好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問題。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晚七點左右播出,播出時長20分鐘,給各個新聞影片加了配音。並且啟用了全新的片頭。

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節目發展

1978年底,《新聞聯播》主播首次面對觀眾,趙忠祥成為節目開播以來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1978年12月31日,央視啟用台內僅有的兩台電子新聞採集(ENG)設備錄製新聞影片,採訪不久就可以播出,解決了以往使用電影膠片時常見的影音不同步、膠片黏貼處斷裂等問題。

1979年9月1日,央視每日播出的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開播,播映合眾國際社電視新聞(UPITN)提供的新聞影片、從香港收錄的新聞影片與新華社提供的五分鐘國際簡訊。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併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併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幹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鐘。

1980年7月7日起,《新聞聯播》後面開始播出中央氣象台的“天氣預報”。

1981年4月,全國電視新聞工作座談會在青島舉行,會議做出兩項重大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都是中央電視台的集體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向中央電視台供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必須轉播《新聞聯播》節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00提前至19:00〔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即現今的《全國新聞聯播》)的首播時間是18:30〕,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新聞聯播》作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視在香港成立第一個駐外記者站,《新聞聯播》加錄台灣華視新聞的新聞影片,也和亞太廣播聯盟A、B、C區的國家與地區交換新聞影片;同年,女主播盧靜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實踐了“微笑播報”,

雖然引起爭議,但是觀眾反應良好。此後,《新聞聯播》的女主播們幾乎都沿用了“微笑播報”。

1986年1月28日,美國發生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同月29日,當時的央視副台長楊偉光親自拍板在《新聞聯播》頭條播發這一訊息,打破了《新聞聯播》多年不變的“先國內,後國際”的慣例。

1987年,《新聞聯播》收錄香港無線新聞的新聞影片。同年,作曲家孟衛東完成了一首16秒的樂曲,這首樂曲在1988年3月開始成為《新聞聯播》的片頭音樂(至今未改),同時更換片頭。同年,《新聞聯播》播音員由1人改為2人播出,節目結束後打出編輯製作人員名單。

1988年3月15日起,央視各節新聞所有製作過程一律都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彩電中心製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時《新聞聯播》更換片頭,片頭曲改為孟衛東所作的一首16秒的樂曲。

1990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收錄和播出美國CNN國際新聞頻道的新聞影片和美國聯合通訊社的新聞影片。

1990年10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片頭,背景為青藍色,動畫效果為三基色長方塊撞擊地球。

1992年10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並機播出。

1995年7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片頭,背景上部為藍紫色,下部為黑色陰影,動畫效果為三基色光柱飛過地球。

1995年8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新演播室,演播室的背景為長城、地球、CCTV字樣,演播室上方為“中央電視台新聞”的字樣。

1996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由錄播形式改為現場直播(不過一些大段口播新聞仍然為錄播)。同年,中國中央電視台升格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

1996年7月1日,重播版的《新聞聯播》由C2轉移到C3。

1998年6月1日,由於C4的改版,《新聞聯播》在四套播出的時間從19:00改為03: 00。

1998年8月2日,《新聞聯播》再次更換新演播室,演播室背景為藍色的世界地圖;它是央視第一個開放式理念的演播室,但由於場地和技術的問題達不到要求,只能象徵性地布置一排機器。

2002年4月15日,《新聞聯播》片頭再次更新,背景為藍綠雙色極光,動畫效果與上一版本保持基本一致,此版片頭為《新聞聯播》有史以來使用時間最長的片頭。雖然2003年5月1日開播的央視新聞頻道經歷了幾次大改版,但是《新聞聯播》此版片頭一直沒有更換,使用時間已將近15年。

2003年5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CCTV-13)開播,《新聞聯播》從那時起由CCTV1、CCTV13和各省級衛視頻道並機直播,與此同時開始在每晚23:10在CCTV-13重播(2005年3月1日起改為每日21:00重播)。同時,比照境外一些電視台的作法,《新聞聯播》的背景換成了央視新聞部的機房。同年7月7日,《新聞聯播》取消每晚22:40在CCTV-3的重播。

2004年12月29日起,因CCTV-12改為社會與法頻道,《新聞聯播》取消在CCTV-12重播。

2008年2月3日,央視成立《新聞聯播》編輯部,開始著手改進《新聞聯播》,主要改進《新聞聯播》用語、資訊量等方面。

2008年7月,《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查出患淋巴癌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帶病堅持工作。8月31日,已經經歷了一期化療的羅京忍著病痛最後一次主持了《新聞聯播》,隨後住院繼續接受治療,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09年6月5日,《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因患淋巴癌在北京逝世,終年48歲。6月16日,播音員邢質斌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6月30日,邢質斌低調退休,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09年9月28日,《新聞聯播》開始採用16:9高清制式播出,演播室及央視新聞部的機房均做了調整。在對新聞報導的畫面中仍是以4:3的形式,不過給主持人鏡頭的時候是以16:9的形式。4:3格式仍然同時播出。同時,《新聞聯播》開始在次日6:25在CCTV-1重播(2012年1月1日起因《朝聞天下》在CCTV-1提前至6:00與CCTV-13並機直播而改為次日5:00重播)。

2010年10月1日,《新聞聯播》打破常規,在國慶節當天採用“畫中畫”模式在節目開始直播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嫦娥二號於當天18時59分57秒,即新聞聯播開始前3秒鐘發射升空);並在節目播出到19時25分05秒時再次直播“星箭分離”的實況,兩段直播全長6分07秒;此舉被視為《新聞聯播》開播32年以來現場新聞直播的創新和突破。為此,《南方周末》的專欄作者評論說:“儘管政治並沒有完全讓步於新聞,但它起碼做出了一種姿態,稍稍低下了它高昂的頭顱。”(不過整點報時的廣告也和直播擠畫面,且廣告框住直播寬。有人質疑,《新聞聯播》都讓了,廣告卻不能讓,十分可疑;因為,嫦娥發射就算不碰時間,《新聞聯播》也會報導。)

2011年9月25日,《新聞聯播》畫面配置改版,同時由歐陽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

2012年11月15日,因播送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和介紹新一屆領導班子簡歷,新聞聯播延時至124分鐘。

2013年1月23日《新聞聯播》中,央視評論員楊禹出現在與主播郎永淳的連線中,是《新聞聯播》開播35年來首次引入評論員。同年1月26日,《新聞聯播》首次連線外景記者。

2013年2月9日(農曆臘月二十九),《新聞聯播》切入多路信號直播各地迎接農曆新年的場景,並以《春節序曲》作為結束曲,被稱為“史上最顛覆除夕新聞聯播”。這種結尾形式其後亦有出現。結尾主播也是第一次在除夕之夜的《新聞聯播》向觀眾行拱手禮拜年,此後每年的新聞聯播也都沿襲了這一形式。

2014年1月1日,《新聞聯播》以“人們說‘2013’就是‘愛你一生’,‘2014”是‘愛你一世’;《新聞聯播》和你一起,傳承一生一世的愛和正能量”為結尾,引起了中國大陸網友的好評,被稱為“史上最賣萌的新聞聯播”。這種非常規結尾也被央視稱作“彩蛋”。

2014年3月23日,“央視新聞”微博稱“結尾,有何驚喜”,引來關注;結果最後畫面只是一副花開場景。

2014年5月28日,《新聞聯播》播音員張宏民、李瑞英退居幕後,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15年2月18日,《新聞聯播》主播李梓萌和郎永淳開場在解說全國各地除夕實況畫面後,互相對視即興交談,這也是《新聞聯播》史上首次男女主播對視、交談。

2015年3月5日,《新聞聯播》播音員李修平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3月22日,李修平退居幕後,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15年9月2日,《新聞聯播》播音員郎永淳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9月4日,郎永淳因妻子重病辭去在中央電視台的職位,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15年9月3日,《新聞聯播》出現罕見的以CCTV-1、CCTV-2、CCTV-3、CCTV-13、CCTV-15五個央視頻道同時直播。

2016年2月8日,《新聞聯播》首次在頭條報導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這也是央視春晚創辦34年來首次登上新聞聯播頭條。

2016年9月4日,因CCTV-13(新聞頻道)在19:00時段直播杭州G20峰會歡迎晚宴,這是自2003年新聞頻道開播以來首次沒有直播19:00的《新聞聯播》。

2017年1月21日,剛強和海霞搭檔主持《新聞聯播》,剛強也由此正式加入《新聞聯播》的主播陣容。王寧正式退居二線。2017年1月8日,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的主播台上。4月,王寧正式離開《新聞聯播》主播。

2017年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屆一中全會,新聞聯播延長至140分鐘,成為迄今為止最長的新聞聯播。

2018年1月1日起,為了進一步擴大《新聞聯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廣泛地服務于海內外電視觀眾,自當天起,CCTV-4(亞洲版)於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聞聯播》。(原亞洲版次日凌晨2:00,歐洲版次日凌晨3:00,美洲版次日凌晨5:30的重播不變。)

節目由來

《新聞聯播》一開始並不叫《新聞聯播》,它有個很長的名字——《全國電視新聞節目聯播》。這個節目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在當時的北京電視台播出,內容主要是各地電視台寄來或專程送來的電視新聞片。當時電視新聞都由膠片拍攝,加上路途遙遠,等到膠片送到北京再沖洗出來播出,新聞往往成為舊聞。

1977年底,微波線路網相繼建成,實現真正的《新聞聯播》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了。設計新片頭的任務交給了美工組的負責人張德生,有著多年電視設計包裝經驗的張德生覺得原來的節目名字實在太長,打在螢幕上字會很小,與畫面也很不協調,建議把名字改成《新聞聯播》。就這樣,從1978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這個名字正式啟用。

節目特色

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節目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節目宗旨為“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新聞先後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排名先後而定的。其大致內容按播出順序通常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公務活動(包括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等),思想教育類短片,中國境內各個領域的進步,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風采,國內簡訊,最後是時長通常不超過五分鐘的國際新聞等。

在中國大陸,境外媒體、甚至地方電視台的採訪皆有一定限制(例如災難事故、軍事演習等),而央視在此一般沒有限制(與新華社同一級別),故《新聞聯播》亦變相成為某些重要新聞片段公開發布的唯一途徑。各大新聞媒體在無可選擇下只能引用其片段和文字等。有些地方台甚至只引用央視的片段播放國際新聞。

另外,該新聞節目在形式上與主播風格、片頭音樂上皆甚少變化,主播的髮型和個人造型必須保持固定,主播之一的羅京曾介紹說,主持人剪頭髮得台長批准。當中變化較顯著的只有片頭動畫由中國書法字隨著台徽的兩次演變成電腦製作的卡通片頭。

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各大電視聯播網(如日本放送協會在晨午晚間的全國聯播新聞),美國各大電視聯播網都有類似新聞聯播的欄目。

創作團隊

導播許冠雄、張曦出品中央電視台
編輯王悅、張巍、劉楠、凌永華、李楹、張佳、李佳佳、張雨棣、陳晨、劉津宇、王燁、王楠、周夢佳、美婭莎
製作劉亮靚、鄧巍、佟飛、鄭碩石、畢重光、李鵬、王森、張功、陳海文、閆寒
參考資料:

主持人變遷

1978年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名稱正式啟用,第一代播音員是李娟、趙忠祥、邢質斌、劉佳。1985年,趙忠祥從《新聞聯播》卸任。而李娟和劉佳則先後離開此節目,僅留下老播音員邢質斌。

1983年起,盧靜、羅京、張宏民、李瑞英等進入《新聞聯播》。

1989年,曾在1982年進入央視《新聞聯播》的兩位主播杜憲和薛飛因故被調離,由於新聞聯播組缺人,計渝與張政、楊柳一同被推薦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實習,由於表現優秀,他們三人順理成章地留在了中央電視台,留在了《新聞聯播》組。同年,李修平、王寧來到中央電視台,主持《新聞聯播》節目(之後先後轉為幕後)。此外肖曉琳和進入央視的徐笑梅均播過此節目。

1990年,來自北廣畢業的賀紅梅進入央視新聞聯播組實習,直到1991年1月4日起她才正式主播《新聞聯播》,但計渝播了一年半的《新聞聯播》後調到《經濟半小時》。現在是《中國財經報導》主播。張政在1991年離開新聞組,先後轉入《經濟半小時》主播和各綜藝節目主持人(後離開央視),他於2008年10月掛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助理。2012年任中共銅仁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正廳級),現在是光明日報總編輯。至此《新聞聯播》僅有的八位播音員被稱為“四對”。

1997年9月,楊柳離開新聞中心,調入中央電視台文藝節目中心國際部環球組工作,擔任《環球》節目主持人及編導。現為《子午書簡》、《電視詩歌散文》、《十視之窗》等節目主持人。1998年,賀紅梅不再出鏡《新聞聯播》,至此聯播組減為“三對”,從未改變。

2006年至2007年,李梓萌、康輝兩次加入《新聞聯播》主持至今。

2007年海霞、郭志堅加入《新聞聯播》主持至今。

2008年羅京最後一次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音。2009年6月5日早上因病去世。

2009年邢質斌正式從《新聞聯播》退休。在主播崗位上工作了31年。

2011年歐陽夏丹、郎永淳成為《新聞聯播》第四代主播,包括《新聞聯播》已有的張宏民、李瑞英、王寧、康輝、郭志堅、李修平、李梓萌、海霞等8位主播,將主播隊伍擴大到10人。

主持人介紹

主持人圖片主持人介紹
姓名:郭志堅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1年7月21日職業:主持人介紹:1996年,進入北京電視台播音部擔任《北京新聞》播音員。1998年,調入中央電視台播音組,先後主持《晚間新聞報導》、《現在播報》等新聞節目。2007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新聞資訊節目《新聞30分》的主持人。2009年9月,擔任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資訊節目《新聞20分》的主持人。2012年12月21日,主持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
姓名:康輝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2年1月17日職業:主持人介紹:1993年畢業後康輝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同年任CCTV-1《晚間新聞報導》、《新聞早八點》等主播,新版《東方時空》、《午夜國際觀察》主持人。2001年起康輝任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主持《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多檔節目。
姓名:海霞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2年3月9日職業:主持人介紹:1993年畢業後進入央視開始主持節目《早間新聞》、《晚間新聞》,1999年起主持《現在播報》2007年起因主持《新聞聯播》被觀眾熟知,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姓名:李梓萌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7年7月職業:主持人介紹:1996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後分配到中央電視台。2000年至今,任央視播音組成員。曾主持《新聞直播間》、《文化報導》、《國際時訊》等欄目。2007年12月正式成為《新聞聯播》節目主播。
姓名:歐陽夏丹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7年7月28日職業:主持人介紹:1999~2003年8月,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2003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主持早間新聞節目《第一時間》。2006年,獲選央視2005年度播音主持人十佳。2007年,獲得金話筒電視主持作品獎[3]。2008年,入選“中國奧運報導主持人國家隊”,主持中央電視台奧運特別節目《全景奧運》。2009年,加盟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主持新聞節目《共同關注》。2010年,主持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和元宵晚會。2011年,加入《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隊伍中。2016年,獲得央視2015年度“十佳人物”稱號。
姓名:剛強身份:《新聞聯播》播音員出生年份:1976年4月7日職業:主持人介紹:1993年至1996年就讀於太原實驗中學(原鐵路一中);1996年至2000年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2000年至2017年就職於央視新聞中心,之前曾擔任過國際頻道《中國新聞》的主播,之後轉入《新聞聯播》幕後配音。2017年1月21日晚,剛強與海霞首次搭檔亮相《新聞聯播》。

節目列表

播出日期期數內容
2017月5月8日20170508【復興絲路】創新的思維 創新的方式推動共建共享
2017月5月9日20170509【復興絲路】“共享”:讓人民更幸福 讓文明更璀璨
2017月5月10日20170510【復興絲路】讓綠色點亮“一帶一路”
2017月5月11日20170511【復興絲路】貿易暢通 打開合作共贏之門
2017月5月12日20170512【開放的中國】“一帶一路”:開啟更高水平開放航程
2017月5月13日20170513【復興絲路】共建共贏 協調發展
2017月5月14日2017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六場平行主題會議舉行
2017月5月15日20170515【一帶一路·合作共贏】國際媒體熱議習主席主旨演講
2017月5月16日20170516習近平會見肯亞總統
2017月5月17日201705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豐碩
2017月5月18日20170518“一帶一路”助力茶產業新發展
2017月5月19日20170519攜手共建“一帶一路”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節目原聲

曲名作曲
《新聞聯播》孟衛東
參考資料: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播出日期播出時間播出情況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1978年1月1日起每日晚19:00播出首播

收視率

時間收視率收視份額
2013年1月1日-5日4.53%未知
2014年上半年11.06%未知
2015年1月-10月17.6%未知
2016年1月-2016年8月27日8.77%30.99%

延時記錄

年份日期時長延時原因
199702/20120分鐘播送鄧小平逝世相關新聞
199910/0339分鐘播送纜車超載事故
12/2039分鐘播送澳門回歸
12/3142分鐘播送新千年慶祝活動
200211月十六大期間未知播送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一中全會等新聞
20033月“兩會”期間未知播送“兩會”新聞
200611/442分鐘播送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時政新聞
200710/1560分鐘播送中共十七大開幕
10/21未知播送十七大閉幕,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委委員名單
10/2275分鐘播送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公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及其簡歷
200803/1545分鐘播送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及其領導人簡歷
05/16~05/2045到55分鐘不等播送汶川大地震現場抗震救災工作進展及實時救援情況
05/2840分鐘播送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舉行會談等時政新聞及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有關情況
05/31未知播送抗震救災有關情況
08/0950分鐘播送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相關新聞
09/1634分鐘播送國家衛生部門檢驗相關三聚氰胺問題產品階段性檢查結果的相關新聞,播音員邢質斌用10分鐘看稿後全程低頭口播。
09/2940分鐘播送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等時政新聞
12/3135分鐘播送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
200910/0137分鐘播送國慶60周年慶祝大會相關新聞【當晚新聞聯播關於慶祝大會的新聞長達33分鐘,成為新聞聯播歷史上單條新聞最長的一次】
12/2047分鐘播送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十周年紀念特別節目及大會相關新聞
201005/0149分鐘播送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及相關新聞
08/0838分鐘播送舟曲特大土石流救援相關新聞
201103/0535分鐘播送2011年全國兩會新聞
201203/0535分鐘播送2012全國兩會新聞
06/0635分鐘播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相關新聞
09/1134分鐘播送日本單方決定將釣魚島私有化引起我國政府嚴厲譴責抗議的聲明
10/1542分鐘播送高棉太皇西哈努克去世相關新聞報導【補充:該條新聞作為口播在19:37播出,前面播出了幾條時效性不強的新聞,疑似在等待國家領導人悼念訊息,但時間緊迫,片子並未製作出來,隨即改為口播結束節目】
11/0860分鐘播送中共十八大開幕及十七大報告
11/1460分鐘播送中共十八大閉幕、各項決議通過及新一屆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委委員名單
11/15124分鐘播送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公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並依次介紹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簡歷
201303/1434分鐘播送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及其領導人簡歷
03/1740分鐘播送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大會
201403/0535分鐘播送兩會期間的相關新聞
09/1238分鐘播送習近平外訪相關新聞
09/1840分鐘播送習近平外訪相關新聞【補充:播送結束對斯里蘭卡國事訪問、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等新聞】
09/3050分鐘播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儀式、國務院舉行建國65周年國慶招待會等新聞
10/2855分鐘播送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摘要)、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補充:直播時,李修平頭條口播了決定摘要,用時近17分鐘;郭志堅口播了說明,用時近13分鐘。重播時,口播變成了配音字幕。這兩次口播時長都超過了2008年9月16日,邢質斌播發的國家衛生部門檢驗相關三聚氰胺問題產品階段性檢查結果的口播】
11/0833分鐘播送APEC峰會會議相關新聞
11/1040分鐘
11/1136分鐘
11/1245分鐘
12/1940分鐘播送習近平抵達澳門並出席澳門回歸十五周年一系列活動的相關新聞
12/20
12/3145分鐘播送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全國政協舉行新年茶話會等時政新聞
201503/0535分鐘播送2015全國兩會新聞
03/2845分鐘播送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的相關新聞
04/2143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相關新聞
04/2836分鐘播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隆重舉行等時政新聞
05/2735分鐘播送習近平視察浙江、李克強訪問智利等時政新聞
07/1035分鐘播送習近平出席金磚峰會並會見外國領導人的相關新聞
07/3142分鐘播送北京申冬奧成功及其它時政新聞
09/0257分鐘播送國家領導人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會見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賓的相關新聞
09/0350分鐘播送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的相關新聞
09/0443分鐘播送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的相關新聞
09/2338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美國相關新聞
09/2935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聯合國並會見外國領導人等相關新聞
09/3040分鐘播送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儀式、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等相關新聞
10/2135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英國相關新聞
10/2240分鐘播送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
10/23
10/29
10/3035分鐘播送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李克強在安徽考察並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相關活動等相關新聞
11/0236分鐘播送習近平歡迎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並舉行會談、李克強訪問韓國等相關新聞
11/0350分鐘播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國家領導人的各種公務活動等相關新聞【補充:首播時,康輝頭條口播(錄播)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摘要,用時近10分鐘;海霞口播(錄播)了說明,用時近8分鐘】
11/0650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越南、新加坡等時政新聞
11/0750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新加坡、兩岸領導人會面等時政新聞
11/2642分鐘播送習近平出席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並講話、習近平會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等時政新聞
12/0142分鐘播送習近平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習近平訪問辛巴威等時政新聞
12/0442分鐘播送習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並發表致辭、習近平會見非洲多國政要等時政新聞
12/1640分鐘播送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會見各國政要等時政新聞
12/2236分鐘播送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及其它時政新聞
12/3145分鐘播送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等時政新聞
20161/740分鐘播送習近平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視察第13集團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等時政新聞
1/2136分鐘播送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埃及等時政新聞
1/2234分鐘播送習近平訪問埃及等時政新聞
2/335分鐘播送習近平春節前夕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民眾等時政新聞
3/435分鐘播送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預備會議、主席團會議等“兩會”相關新聞
3/540分鐘播送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等“兩會”相關新聞
11/2236分鐘播送習近平主席訪問秘魯等時政新聞
201701/1835分鐘播送習近平主席訪問瑞士等新聞
01/1933分鐘
03/1039分鐘播送2017全國兩會新聞
03/1340分鐘
05/1650分鐘播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相關新聞
10/1861分鐘播送中共十九大開幕及十八大報告
10/1950分鐘
10/2050分鐘
10/2135分鐘
10/2238分鐘
10/2340分鐘
10/2478分鐘播送中共十九大閉幕、各項決議通過及新一屆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委委員名單
10/25140分鐘播送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公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並依次介紹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簡歷
10/2638分鐘播送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
12/1342分鐘播送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新聞

節目評價

正面評價

在一個更加開放的輿論環境中,《新聞聯播》應該成為人們獲取權威信息的有效渠道,這就要從自身的定位出發,使《新聞聯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新聞聯播》的收視率,因為只有被接收的信息才能產生傳播的效應。(解放日報評)

社會影響

從1982年報導十二大開始,中共中央把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點提前至《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19點,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從此,不論國際新聞還是國內新聞,不論中央政令還是地方民生,《新聞聯播》都是中國大陸最權威的發布機構。

隨著《新聞聯播》的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地方台上報《新聞聯播》節目的條數、內容等甚至成了各級黨政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和電視台的共同重視,反過來又抬升了《新聞聯播》的社會地位。

2012年,《新聞聯播》突破了以往的模式化報導,以百姓視角、故事化的表達,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新聞。同時還充分依託遍布全球的記者站,強化突發國際重大新聞的報導力度。2013年節目繼續加大民生和國際新聞的報導量。

2013年《新聞聯播》延續《你幸福嗎》這類主題策劃,增加《尋人啟事》這一親民性板塊,接上地氣,做足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