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網路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

”去年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大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力度。 2014年是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開局之年。 1994年5月,成立國家信息化專家組,作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決策參謀機構。

機構職責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任副組長,再次體現了中國最高層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的意志,顯示出在保障網路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的決心。
儘管此前國內外有過諸多猜測,但這一訊息還是引發了中外媒體和網民的熱切關注。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中共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又一重大舉措,是中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國家戰略邁出的重要一步,標誌著這個擁有6億網民的網路大國加速向網路強國挺進。
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網際網路20周年。20年來,中國網際網路抓住機遇,快速推進,成果斐然。據中國網際網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截止2013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6億,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80%;手機用戶超過12億,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近400萬家,全球十大網際網路企業中我國有3家。2013年網路購物用戶達到3億,全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28%,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網路大國”。
但是另外一些數據卻顯示,大不一定強,中國離網路強國目標仍有差距。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頻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以信息化驅動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任務十分繁重。我國不同地區間“數字鴻溝”及其帶來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問題都需要儘快解決。同時,中國面臨的網路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日益複雜和多元。中國目前是網路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僅2013年11月,境外木馬或殭屍程式控制境內伺服器就接近90萬個主機IP。侵犯個人隱私、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我國網路管理體制由於歷史原因,造成“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說明中明確表示,“面對網際網路技術和套用飛速發展,現行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不一、效率不高。同時,隨著網際網路媒體屬性越來越強,網上媒體管理和產業管理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
去年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大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力度。《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產業最佳化升級,大力豐富信息消費內容,提高信息網路安全保障能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全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完善網際網路管理領導體制。
放眼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加強網路安全建設和頂層設計。截止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頒布了網路空間國家安全戰略,僅美國就頒布了40多份與網路安全有關的檔案。美國還在白宮設立“網路辦公室”,並任命首席網路官,直接對總統負責。2014年2月,總統歐巴馬又宣布啟動美國《網路安全框架》。德國總理默克爾2月19日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探討建立歐洲獨立網際網路,擬從戰略層面繞開美國以強化數據安全。歐盟三大領導機構明確,計畫在2014年底通過歐洲數據保護改革方案。作為中國亞洲鄰國,日本和印度也一直在積極行動。日本2013年6月出台《網路安全戰略》,明確提出“網路安全立國”。印度2013年5月出台《國家網路安全策略》,目標是“安全可信的計算機環境”。因此,接軌國際,建設堅固可靠的國家網路安全體系,是中國必須作出的戰略選擇。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成立正是在此大背景下,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規格高、力度大、立意遠來統籌指導中國邁向網路強國的發展戰略,在中央層面設立一個更強有力、更有權威性的機構。
新設立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將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巨觀規劃和重大政策,推動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設,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2014年是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開局之年。毫無疑問,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的“破題之筆”將受到廣泛關注。據了解,一些工作將擺在重要位置,如:制定一個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成為維護網路安全主體。通過建立新的體制,實現軍民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制定立法規劃,完善網際網路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對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提出安全管理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特別提到,匯聚人才資源,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團隊,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會上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領導小組將圍繞“建設網路強國”,重點發力以下任務: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網際網路國際交流合作。會議還強調,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分析認為,清朗的網路空間建設將會成為一項長期任務。在2013年打擊網路謠言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有關部門將進一步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對網路謠言、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進行“大清理”、“大掃除”;將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鏇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歷史沿革

1. 1986年2月,國務院批覆成立國家經濟信息中心負責建設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國家經濟信息中心由原國家計委所屬的計算中心、預測中心和信息管理辦公室合併組建,1988年更名為國家信息中心。
2. 1993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任主席。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原國家計委(國家信息中心)。1994年5月,成立國家信息化專家組,作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決策參謀機構。
3. 1996年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成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96]15號),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任領導小組組長,將原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改為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呂新奎任辦公室主任。
4. 1998年3月,隨著國務院機構的進一步改革,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整建制併入新組建的信息產業部,成立了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國家信息化辦公室),負責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的工作。
5. 1999年1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成立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99〕103號),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15人組成,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任組長。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任副組長,其餘成員是來自國家相關部門的領導同志。按照通知要求,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不單設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信息產業部承擔。並將國家信息化辦公室改名為國家信息化推進工作辦公室。
6. 200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重新組建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以進一步加強對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和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領導,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任組長,胡錦濤、李嵐清、丁關根、吳邦國、曾培炎為成員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同年12月主持召開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同時單設辦事機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也正式成立,由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主任、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曾培炎兼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審議國家信息化的發展戰略,巨觀規劃,有關規章、草案和重大的決策,綜合協調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的工作。
7. 2008年3月,國家大部制改革啟動。決定不再保留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定的通知》(國發[2008]11號),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以及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統一納入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承擔。

部門設定

組長:習近平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副組長:李克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
劉雲山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