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史上下冊

作品目錄

目錄
集郵史

第一章 郵票的誕生和初期的集郵活動(1840年―1911年)
概述
第一節 西方初期的集郵活動
一 郵票的誕生
二 集郵活動的出現
第二節 近代郵政出現在中國
一 列強在華設立郵局
二 商埠書信館的開辦
第三節 中國近代郵政的誕生
一 海關試辦郵政
二 中國第一套郵票
第四節 中國出現集郵活動
一 在華外國人的收集郵票活動
二 費拉爾監印郵票作弊
三 綿嘉義的《華郵報告書》
四 《花圖新報》宣傳集郵
五 出現收買郵票的廣告
第五節 中國人開始集郵
一 中國早期集郵者和郵商
二 宣統御極紀念郵票的購買熱
結語
第二章 中國集郵的興起(1912年―1937年)
概述
第一節 民國初期的集郵活動
一 政權更迭時期的郵票發行
二 報刊上的集郵信息
三 上海出現外國集郵團體
四 福州、常州的郵票展覽
五 新興的郵票商業
第二節 中國集郵者組織起來
一 神州郵票研究會誕生
二 周今覺與中華郵票會
三 新光郵票研究會在杭州成立
四 甲戌郵票會在鄭州成立
五 各地郵票會相繼創辦
第三節 集郵活動的發展
一 社會的廣泛支持
二 收藏與研究領域的擴展
三 郵票辨偽研究
四 集郵專著的刊發與出版
五 初期國際交往活動
第四節 郵票商業的繁榮
一 郵票商業在大城市出現
二 著名的中外郵商
三 中國郵商公會成立
結語
第三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集郵活動(1937年―1945年)
概述
第一節 集郵活動從沿海走向內地
一 甲戌郵票會西遷
二 交通部同人集郵會與山城集郵會
三 重慶市郵票研究會
四 成都集郵會
五 金竹郵票會
六 金城郵票會
七 西北、西南地區集郵活動的發展
八 內地的郵票展覽
第二節 淪陷區的集郵活動
一 新光郵票會在上海恢復活動
二 新光會刊的興盛
三 新光郵票會的拍賣活動
四 新光郵票會的郵展
五 中華郵票會的短暫復會
六 上海的外國人集郵團體
七 天津郵票會
八 東北 華東及其他淪陷區的集郵活動
第三節 集郵出版物
一 《國粹郵刊》
二 郵票商社發行的郵刊
三 各種版本的郵票目錄、圖鑑、手冊
四 集郵專著和報刊上的集郵專欄
第四節 集郵研究方面的成就
一 “北海票”的正名
二 “萬壽”票及其加蓋票的版式研究
三 紅印花加蓋郵票全格的復組
四 倫敦版(單圈)郵票版型的研究
五 香港版郵票版模與齒孔的研究
六 中信版郵票分版、分紙、分齒、分色
第五節 著名郵集和珍品的易主
一、菲納根郵集華郵珍品的分散
二、中國珍郵備受青睞
三、費拉爾遺集的拆售
四 、“郵星小集”和珍郵流通
五、“綠衣紅娘”兩易其主
第六節 集郵領域中的“假惡醜”
一 假票風波
二 假票的困擾
三 “慶美紀念”郵票引起禍患
第七節 郵票商社
一 重慶郵商的蓬勃發展
二 大後方的其他郵票商社
三 奧倫多郵票公司與國粹郵票公司
四 上海的其他郵商
五 北平 天津的郵票商社與郵商
六 淪陷區的其他郵票社
結語
第四章 抗戰勝利後的集郵熱潮(1945年―1949年)
概述
第一節 集郵再度活躍
一 戰後京津滬寧的集郵活動
二 集郵書刊大量出版
三 珍郵回歸祖國
第二節 收集範圍與研究領域的擴展
一 加蓋郵票引起的蒐集興趣
二 近代票的版式研究
三 “萬壽”票原版 再版的定論
四 集郵大眾化的討論
五 華郵第三寶與國幣四寶的提議
六 其他方面的學術研究
七 外國郵票的收集
第三節 抗戰勝利後的集郵組織
一 老郵會的新變化
二 新郵會的誕生
三 首倡郵會合併
四 張包子俊的《統一芻議》
第四節 郵政部門對集郵的倡導與支持
一 各郵區陸續設立集郵台
二 郵局人員參與集郵研究
三 南京 上海郵票展覽
第五節 對偽政權郵票的討論
一 偽政權郵票――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
二 偽政權郵票應否收集的爭論
第六節 集郵領域的不良現象
一 臆造東北地方加蓋票
二 特印的“謝文東郵票
三 臆造解放區郵票
四 臆造“祁陽加蓋”金圓郵票
第七節 郵票商社的多樣化
一 各地著名的郵票商社
二 郵商與集郵
三 郵票通訊拍賣
四 郵票社重又陷入低谷
五 對郵票的囤積
結語
第五章 中國解放區郵票的收藏與流傳(1930年―1949年)
概述
第一節 蘇區郵票的收藏
第二節 抗日根據地的集郵者和郵票收藏
第三節 解放區的集郵者和郵票收藏
第四節 解放區郵票的宣傳與研究
一 對解放區郵票的介紹和宣傳
二 對解放區郵票的研究
第五節 解放區的集郵服務
結語
第六章 五六十年代的集郵活動(1949年―1966年)
概述
第一節 新中國集郵的曙光
一 郵政主管部門提倡集郵
二 社會變革時期的集郵者
三 集郵刊物的出版
四 郵市逐步走出蕭條
第二節 中國集郵呈現繁榮
一 中國集郵公司營業
二 《集郵》雜誌創刊
三 集郵活動充滿生氣
四 郵市生機盎然
第三節 集郵活動出現曲折
一 《集郵》雜誌發起集郵觀的討論
二 在曲折、封閉中堅持集郵
三 《集郵》雜誌停刊
第四節 集郵讀物的出版
一 集郵圖書
二 集郵期刊
三 票品目錄
第 五節 醞釀成立全國集郵組織
一 集郵家的建議
二 上海籌組“中國集郵會”未果
三 中國集郵公司串聯籌組
四 上海 廣東集郵界的呼籲
結語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對集郵的衝擊與集郵活
動的逐步恢復(1966年―1978年)
概述
第一節 集郵活動遭受破壞
一 集郵被否定
二 停辦集郵業務
三 極左思潮對郵票發行的影響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集郵活動
一 集郵者堅持集郵
二 集郵宣傳與交流
第三節 集郵業務逐步恢復
一 恢復郵票出口業務
二 郵票設計的新變化
三 恢復國內集郵業務
結語
第八章 中國集郵發展的新時期(1978年―1982年)
概述
第一節 改革開放初期的集郵活動
一 集郵活動的新開端
二 探索中誕生的第一批集郵組織
三 收集範圍的拓展
四 新聞媒體關注集郵
五 集郵研究的延續和成果
六 集郵者自編郵刊
七 新時期的郵票市場
第二節 郵電部對集郵活動的重視與支持
一 中國郵票總公司的成立
二 《集郵》雜誌復刊
三 舉辦國內外郵票展覽
四 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活動
第三節 地方集郵協會陸續成立
一 上海市集郵協會成立
二 北京市集郵協會成立
三 廣東省集郵聯合會成立
四 四川省集郵協會成立
第四節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成立
一 歷史的必然
二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成立
三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結語
第九章 蓬勃發展中的集郵事業(1982年―1996年)
概述
第一節 中國加入國際集郵組織
一 中國加入國際集郵聯合會(FIP)
二 中國加入亞洲集郵聯合會(FIAP)
第二節 集郵組織的建設與發展
一 集郵組織的發展
二 全國統一的集郵組織系統
三 加強組織建設
第三節 集郵展覽的發展與提高
一 全國集郵展覽
二 郵展規則的制定及郵展工作機構的完善
三 行業和地方集郵展覽
四 對外集郵展覽
第四節 集郵學術研究的廣泛開展
一 集郵學術組織的建立
二 有計畫地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三 重大學術課題的研究及成果
四 民眾性的學術研究活動
第五節 集郵圖書報刊與集郵宣傳
一 集郵圖書報刊的出版與繁榮
二 集郵宣傳的活躍與創新
第六節 民眾性集郵活動的廣泛開展
一 集郵活動與精神文明建設
二 青少年集郵活動
三 老年集郵活動
四 職工集郵活動
五 農村集郵活動
六 少數民族集郵活動
七 軍隊集郵活動
八 殘疾人集郵活動
九 具有普遍影響的其他集郵活動
第七節 參加國際郵展
一 參加國際郵展之初
二 在國際郵展中的突破
三 全國集郵聯的三項措施
四 國際郵展評審員的培養
第八節 中國首次舉辦國際郵展
一 籌辦中國’96――第9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
二 亞洲集郵者的盛會
三 郵展期間的各種活動
四 中外郵商雲集北京
第九節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至第四次代表大會
一 第二次代表大會
二 第三次代表大會
三 第四次代表大會
第十節 中國郵票博物館
一 郵票博物館的成立
二 郵票檔案的典藏機構
三 文化交流的使者
四 編選館藏書籍
第十一節 集郵經營與集郵市場
一 國營集郵企業的體制變化與經營活動
二 民間集郵經營活動
三 郵票拍賣活動
結語
大事年表(1842年―1996年)
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