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

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

09年鷲峰拉練,柯校長和隊友們一起到達鷲峰山頂,體會峰雲勇攀高峰的精神。 2005年4月,在康樂美公司的資助下,社團組織了康樂美杯環保登山活動,帶領報名的環保志願者,在鷲峰清理山上的垃圾。 2005年2月,我社的隊員與北京華大基因登山隊一起成功登頂了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阿叄和蘇子霞成為中國大學生海外登山的第一人。

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簡介

基本介紹

內在精神

峰雲的“峰”是頂峰,高山之巔。蘊含前進,奮鬥,拼搏。“雲”是純潔,自由創新,富有夢想!與耕耘有諧意。
辦有社刊《雪線》,以“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為口號,以“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敢於勝利,勇攀高峰”為社團精神,把“普及戶外運動弘揚登山精神”作為辦社宗旨,通過組織跑步、登山、定向越野、攀岩等戶外活動,來展現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風采,體現中國農業大學活躍的校園文化氛圍。

發展定位

它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開闢了第二課堂,是一個民眾性體育學術類學生社團。 重在加強對大學生戶外運動知識的積累、技術技能的培訓;加強會員在大學期間的自我約束能力,提高會員的紀律和團隊意識; 把戶外活動定位為在強身健體、團隊意識培養和戶外活動過程的體驗上,讓更多的同學有機會去體會戶外運動的樂趣和奧秘,去體會戶外精神的內涵。

社團組成

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最高權力機構為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必須按比例來自社團會員的各個層面,代表各自層面會員的利益。具體產生辦法以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制定的產生辦法為準。
本社施行理事會指導下的會長負責制,理事會成員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社團理事會定期召開例會,商討解決社團重大事宜。同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會成員認為有必要召開會議時全體理事會成員召開理事會。
社團執行委員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及社團理事會重大決策的執行機構,社團日常事務的決策與執行機構。執行委員會由會長、團支部書記、秘書長、副會長、各部部長及攀岩隊長、定向隊長組成。
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下設五個常設部門:辦公室、活動部、外宣部、裝備部、野外部。並設一個特殊部門訓練部。另外還設兩支常設隊伍:攀岩隊和定向隊。

社徽

社徽圖案部分整個圖示由“CAU”和峰雲二字的拼音首字母“FY”組成雪山、白雲和倒影。上方雪山由正三角形組成,內圓外正,象徵著社團有著堅強的毅力和和諧的社團文化。下方倒影由十條線組成,呈圓拱橋樑形支撐代表雪山的正三角,十條線代表社團建設初期的十個部門,也象徵者走向成功的階梯,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勇攀高峰的精神。

活動

假期大型活動

雪山攀登:
農大登山隊是校團委指導下,由峰雲社在登山季節臨時組建的雪山攀登隊伍,自04年“中國農業大學登山隊”飄揚在四姑娘二峰到2010完成玉珠峰雙跨,農大登山隊已走過七年成長路,七年來,峰雲社在學習,在成長,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當今大學生登山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局勢下,農大登山隊的番號越來越為人所熟知,越來越多的在了解農大登山隊、支持農大登山隊的發展,支持著農大學子的登山夢。
七年來,農大人二十一次登上雪山,他們的腳步曾踏上十三座雪山。2005農大登山隊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這是第一支前往國外登山的大學生隊伍,06年蘇子霞等農大代表登頂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成為中國第一位突破8000米的女大學生,同年,黃春貴、周鵬、蘇子霞、韓小強四位隊員入選2007珠峰奧運火炬預演隊。08年,三名隊員(黃春貴 蘇子霞 周鵬)入選2008年珠峰奧運火炬手培訓名單。其中黃春貴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並作為第四棒火炬手完成奧運火炬在珠峰的傳遞,在舉國同慶奧運的時候,農大人一獨特的方式為奧運獻禮,為祖國獻禮。10年,“玉珠峰雙跨”農大人完成了玉珠峰民間攀登史上的雙跨首演並取得了圓滿成功!攀登歷史:
1、2004年五一期間: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54米
2、2004年暑假期間:登頂新疆穆士塔格峰 海拔7564米

3、2004年十一期間:登頂四川四姑娘二峰 海拔5454米
4、2005年2月: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峰 海拔5895米
5、2005年五一期間: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54米
7、2005年暑假期間:登頂西藏啟孜峰 海拔6206米
8、2006年五一期間: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54米
9、2006年10月:登頂卓奧友峰,世界第六高峰 海拔8201米

10、2006年11月:四位隊員入選2007珠峰奧運火炬預演隊
11、2007年五一期間: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54米
12、2007年暑假期間:登頂青海玉珠峰 海拔6178米
13、2008年5月:三名隊員(黃春貴 蘇子霞 周鵬)入選2008年珠峰奧運火炬手培訓名單。其中黃春貴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並作為第四棒火炬手完成奧運火炬在珠峰的傳遞
14、2008年9月:攀登四川 田海子山,由於天氣原因未登頂15、2009年1月:登頂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54米
16、2009年5月:沿四川雪寶頂西壁路線成功登頂 海拔5588米

17、2009年7月:全體隊員登頂西藏姜桑拉姆峰 海拔6325米
18、2009年9月:登頂西藏啟孜峰 海拔6206米
19、2009年10月:登頂四川四姑娘大峰 海拔5025米
20、2010年5月:登頂崗什卡峰 海拔5254米
21、2010年8月:完成玉珠峰雙跨,並全體登頂 海拔6178米
社會實踐:
每年暑假,都會有一支滿載著希望與夢想的隊伍,踏上去往西藏的列車。他們秉承峰雲人“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敢於勝利,勇攀高峰”的精神,將愛與希望帶到位於世界屋脊的祖國邊陲。
2005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中國農業大學社會實踐小分隊的腳步在過去的幾十年幾乎走到了祖國各地,惟獨西藏沒有過小分隊的足跡,主要是西藏自然條件的約束使得我們無法踏進這片神秘的土地。海拔高、氧氣少、日照強、路途艱辛而漫長,對長期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大學生來說的確是一項挑戰。看到這些,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在校領導和校團委的關心和支持下肩負起了赴西藏社會實踐活動的任務,組織了16名有攀登雪山經驗、掌握高原知識的隊員,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在暑期第一次走進了西藏,走進了薩迦,當時我們調查的範圍很廣,社會、經濟、農牧、教育、醫療等,在一個月的調查中,我們蒐集了許多重要的數據和資料,也親身體驗到了藏區農牧民的困難,那裡的貧窮、落後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回到學校後,我們把在西藏的所見所聞彙編成了一本厚厚的報告書,而且隊長呂丹丹和隊員楊勇的兩篇文章在學校獲獎。圓滿完成任務後,小分隊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讚揚,同時我們也為百年校慶獻上了一份厚禮。
僅僅六年時間,憑藉著一代又一代峰雲人的不懈努力,峰雲社暑期社會實踐隊伍成為了全國高校社團中為數不多的能堅持把實踐地點定在世界屋脊之地——西藏的社會實踐隊伍。
六年來,峰雲社暑期社會實踐隊伍一直心繫祖國西部發展,立志搭建一支持續性的社會實踐隊伍立志搭建一支持續性的隊伍,作為連線外界與西藏的橋樑。
攀岩比賽:
2005年7月18日,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岩壁落成,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懷揣著對攀岩的喜愛與憧憬聚集在一起,組建了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攀岩隊。
建隊初期,沒有專業教練的指導,隊員們就東奔西走四處求教,終於學得系統的攀岩技術,由此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此後,以老隊員教授新隊員的方式一屆屆傳承提高。技術的保證加上學校的支持、外聯的贊助攀岩隊得以日益壯大,日趨完善。一路走來,攀岩隊一步一個階梯,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為學校爭得很多榮譽。
現在的峰雲社攀岩隊已經成為一支相對成熟的隊伍,每年暑期都會參加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攀岩隊每年都在積極進步並在近年取得了驕人成績。
1、2007年8月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
易柳成,甲B組難度賽第29名、甲B組速度賽第23名;葉思菁 ,甲B組難度賽第23名、甲B組速度賽第31名。
2、2008年11月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
曾方式,甲A男子組難度賽第19名、甲A男子組速度賽第16名;易柳成,甲A男子組難度賽第19名、甲A男子組抱石賽第12名。
3、2009年7月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
女子甲B組團體第二;男子甲B組團體第七。
潘飛,甲B組難度賽第10名、甲B組速度賽第11名;賀亮亮,甲B組難度賽第12名、甲B組速度賽第18名;向傑女子甲B組難度賽女子甲B組第3名、女子甲B組速度賽第2名;楊念瑾女子甲B組難度賽第9名、女子甲B組速度賽第10名。呂彬、孫晴晴獲得優秀運動員稱號;教練員、領隊被評為優秀教練員、優秀領隊。
4、2010年7月第八屆山旅杯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
女子甲B團體第五。
潘飛,男子甲A組難度賽第5名、男子甲A組速度賽第8名;萬芳清,男子甲B組難度賽第5名;趙菊梅女子甲B組難度第3名。劉明丹和廖立元獲得優秀運動員的稱號。
冬訓
每年寒假時段,峰雲社都會組織一支冬訓隊伍到北京市密雲區雲夢山山區進行冬季訓練活動。
冬訓主要以冰雪訓練和體能訓練為主。教授給新社員冰面行走、上升下降過節點、攀冰等冰上技術。此外還有一天兩次登頂雲蒙山的體能訓練活動。
峰雲的登山精神在這裡凝聚成峰雲力量,神秘的攀冰在雲蒙山天仙瀑下等待著我們。
峰雲冬訓是按照已成規模的選撥體制在峰雲社內選拔隊員的,每一名隊員都經過體能測試、出勤考核、部長評分及筆試才可能成為冬訓隊員,冬訓活動開展之前,隊伍將會科學制定冬訓計畫,確保各項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一切活動以安全為主。隊伍嚴格要求隊員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冰雪技術,用心體驗感受峰雲登山精神。
冬訓的活動方針是以人為核心,活動為平台,技術訓練為重點。
歷年冬訓對峰雲社技術與精神的傳承等方面既有相當巨大的作用。
冬訓,對於峰雲人:收穫友誼、磨練意志、體味幸福.。
冬訓,對於峰雲社:傳承技術、充實文化、積累人才、培養骨幹.

日常活動

峰雲社除雪山,社會實踐,攀岩,定向,冬訓等大活動外,還有多姿多彩的日常活動。
首先是早操,七點岩壁下集合,或做操,或唱歌。每天都有一個昂揚的開始。
晚訓,東區周一周三,西區周二周四,跑步,唱歌,拓展訓練。鍛鍊了社員的體能,增加了團隊精神。
每年拉練露營的經典路線,小五台,黃草梁,京西古道,後河,鷲峰,無一不留下我們青春的痕跡。09年鷲峰拉練,柯校長和隊友們一起到達鷲峰山頂,體會峰雲勇攀高峰的精神。
每年的社慶,項目化活動,都會引起全校熱愛運動的人的關注,場面非常火熱。社員精彩的表演,多樣的戶外遊戲,點燃了同學們的激情。07年12月,校長陳章良親自參加社慶活動。
從06年開始,峰雲社開始承辦國際馬拉松的大學生農業大學賽區。每年都會有社員跑進前十,同時獲得團體榮譽。
在舉辦和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峰雲社也不忘完善自我,加快內部建設,發揚峰雲精神,並使之傳承。每年大型活動回來都會舉辦報告會,出版報告書,供後來人借鑑。每年都會編輯社刊《雪線》把峰雲的點滴記錄下來,珍藏。
在峰雲,有轟轟烈烈,也有平淡如水。無論怎樣,都是美好年華里劃出的美麗。

峰雲社的校內外影響

峰雲社已成立十年,社團註冊社員已超過2000人,成為了中國農業大學最大規模的學生社團,每年新生註冊人數達到300人以上。在校內外已經具有一定影響力,我們進一步將為打造農大品牌社團而繼續努力。

對內影響

晚訓,遠處是峰雲社岩壁
1)訓練
近20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的狀況令人擔憂,使人警醒。激烈的學習競爭、沉重的學習壓力成為導致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現代生活中,由於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已進入了人們的工作環境和家庭,加之休閒時光和娛樂方式的變化,人們就更缺乏應有的運動了。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缺乏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的現象會更加嚴重。尤其是大學生在這方面體現的更加明顯。因此國家提出了“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
峰雲社堅持每周一、周三兩次晚訓,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操,並根據天氣等情況儘可能多的在周末、假期安排培訓、拉練、露營、攀岩等活動,並呼籲與影響周圍同學加入每天鍛鍊身體的隊伍中來。
晚訓,遠處是奧運場館
2)社員
峰雲社一直堅持社員是峰雲社最大的財富。
農大峰雲社社員以農大在校本科生為主要組成部分,還包含在校研究生及博士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七年來,峰雲人堅守“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敢於勝利,勇攀高峰”的十六字登山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的優異戰果。培養出了4名珠峰火炬傳遞手,把峰雲人的高度提升到了世界頂峰。
峰雲社從2003年成立以後,一屆又一屆從社團的畢業的會員雖然不再參與社團活動,但是,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發揚在峰雲社培養起來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敢於勝利、勇攀高峰”的峰雲精神,在學業和事業上都取得不菲的成績。這其中就不乏優秀的社員代表:黃春貴、周鵬、韓小強、李飛等。
曾有很多人質疑在社團投入精力太多是否會影響學習,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關鍵是如何分配管理好時間。峰雲社活動多、規模大,很多社員基本上都把社團當做了大學第二專業,但是峰雲社裡也湧現出眾多學習優秀的社員,他們一邊攀登現實中的雪山,一邊攀登著科學高峰,很多留在該校或者其他高校研究單位等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比如阿叄、董月群、李顯溦、韓小強、成金桃等,另外還有以公派留學等形式到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攻讀博士學位的呂丹丹、李飛、張坤、劉海生、趙靜等等。他們本科期間都曾是峰雲社骨幹,有的多次參加雪山攀登,甚至擔任教練,有的多次參加西藏社會實踐活動等,都曾為峰雲社的活動組織工作投入大量時間精力。
此外,有很多在畢業後選擇了戶外行業,這個在大學期間,在峰雲社裡所培養起來的愛好特長。比如:黃春貴、周鵬、曾方世、陸佳晶、熊建、黃佳巧、姚元華、吳桐、包一特、馬立峰等,他們有的戶外俱樂部任教練,有的在奧索卡等戶外公司負責戶外渠道市場行銷,有的在搜狐網站戶外頻道工作,還有的在自己的家鄉經營戶外產品專賣店。
3)團支部
作為學校最大的學生社團,峰雲社創建了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社團團支部,2005年3月19日晚上8:00,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社團首個團支部成立儀式在東區圖書館交流廳舉行。團支部的成立給社團帶來了嶄新的管理制度和交流方式,讓社團可以更好的了解社員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以便更全面地幫助社員提高和進步。與此同時,我們的團支部一直積極參與團工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各項評比中名列前茅。
(4) 班級露營
我們抱著能讓農大同學更好體味自然,放鬆心情;培養團隊,增進友情; 陶冶情操,淨化心境的目的。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了校內的班級露營活動。
露營地點均為北京附近有名的戶外線路,具有各有特色,十分吸引農大學生的目光。在這些地方,可以賞景攝影,玩團隊遊戲,美食野炊,燒烤,曬太陽;晚上有篝火晚會,唱歌故事,賞星賞月,露營。這些景點均遠離喧囂,在這個美麗的地方不受束縛地抒放自己的天性。
峰雲社提供露營的全部裝備和保障,如帳篷、防潮墊、睡袋、背包、炊具等野外裝備用品及相關技術,並提供專業領隊以保證露營活動的安全。
使同學們在學習之餘走進野外,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體驗野外生活,體驗登山運動,吃著自己的野炊,確有一番趣味,使人放鬆緊張,獲益匪淺。。
5)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
定向越野隊(簡稱定向隊)於2005年8月與攀岩隊同時成立,為峰雲社常設隊伍。隊伍主要通過代表中國農業大學參加北京市的各類定向比賽、在校內組織面向社內外的比賽、以及開展定向越野理論課程等,普及定向運動,旨在使更多人了解並體驗定向越野這項日趨流行的現代國際化運動。
定向隊定期在校內舉辦各種形式的定向比賽,如新生校園定向、夜間定向、跑步-定向-攀岩結合賽、尋寶遊戲等,以其新穎性、趣味性及實用性,吸引了大量同學的參與,達到了普及定向運動的目的,同時,培養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的識圖能力,幫助新生熟悉了校園,增加了校園生活的樂趣。
6)攀岩活動
坐落在男生公寓樓東側的岩壁,外形巨大而雄偉,非常引人注目,對於新生而言,更是新奇的建築,迎面給人望而生畏的感覺,又給人刺激,吸引很多人躍躍欲試。
峰雲社每學期會舉辦攀岩比賽,讓全體師生體驗攀岩,強身健體,豐富校園生活。峰雲社攀岩隊現已歷經六年成長,已培訓出大批優秀運動員,不但為登山隊奠定基礎,而且派出運動員參加各項比賽,不僅在北京高校攀岩界頗有聲威,甚至在全國高校攀岩也嶄露頭角。我們會以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敢於勝利、勇攀高峰的峰雲精神為根本,繼續努力為學校贏得更多榮耀。

對外的影響

社團自成立以來,不僅在校內一直得到學校及學校領導的熱切關心和悉心指導,在社會上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心支持;不僅與校內的兄弟社團有著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並且與其他高校的兄弟社團之間也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和頻繁的交流和學習。
1)中國登山隊及各級登山協會
2003年12月,著名登山家、原國家登山隊隊長王勇峰作客中國農業大學登山社成立儀式,同時被聘請為登山社的名譽社長,校長陳章良和黨委副書記秦世成共同為王勇峰頒發了聘任證書。此後,社團的各項活動尤其是在歷年的雪山攀登活動中始終受到王勇峰隊長的密切關注和寶貴指導。
國家登山協會,西藏登山協會,青海登山協會,四川登山協會都與我們有過多次合作,在他們的支持與幫助下,我們能更有保證的去參加登山活動。
西藏登山學校與我們有著深厚的友誼,我們經常與西藏登山學校進行交流,在雪山攀登中也經常聘請西藏登山學校學員作為我們的教練,在他們的關懷和指導下,我們社團的整體技術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2)社會各界單位,媒體與贊助商
可以說,不管是社團的長遠發展,還是具體到社團成立以來的各項活動,都始終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以下略舉一二:
2004年5月,該校登山隊前往四川省參加了由中國登山協會、四川省登山協會、四姑娘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全國登山大會。成功攀登了海拔5454 米的四姑娘山二峰,北京城建二公司為這次登山捐贈15萬元。
2005年4月,在康樂美公司的資助下,社團組織了康樂美杯環保登山活動,帶領報名的環保志願者,在鷲峰清理山上的垃圾。
2005年7月18日,由新興建設集團出資四十萬元捐贈該校的人工攀岩壁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於落成並可投入使用,在岩壁下舉行人工岩壁的竣工啟用儀式。
而社團歷年的雪山攀登活動以及赴西藏社會實踐活動等大型暑期活動,更是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是在近幾年的暑期活動中,社團不僅受到了紅火柴、探路者、極度體驗、魯賓遜等知名戶外企業在財力、物力等方面的資助,也得到了華育基金會、中國大學生志教基金、JAchina、西藏彩泉福利國小、北京學府苑國小等單位的熱情配合,同時也得到了搜狐戶外、8264戶外資料網、新浪、中青網、中青報、綠野、山野雜誌、樂途等大型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大力宣傳。
3)兄弟團體
任何一個團體,關起門來搞建設都是不行的。社團也不例外。為了社團的不斷前進和發展,社團始終注重與其他兄弟團體間的交流和學習,始終積極且熱衷地組織和參與一些能夠與其他兄弟團體取得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活動。在此也略具一二:
2004年7月,農大登山隊兩名隊員代表農大參加2004慕士塔格峰國際大學生環保登山活動,參加本次國際登山節活動的國外大學生隊員分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國內的代表隊來自該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等10所高校。
2005年5月28日,由中國登山協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和《山野》雜誌社承辦的全國高校大學生戶外社團發展論壇在金碼大廈成功舉辦。
2005年2月,我社的隊員與北京華大基因登山隊一起成功登頂了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阿叄和蘇子霞成為中國大學生海外登山的第一人。
2010年4月11日,北京高校戶外團體第三次交流會在中國農業大學紅樓五樓會議廳召開。會議由峰雲社時任社長莫興智主持。中國青年報代表姜蕾、羅雪蓮,山野雜誌社代表,中國農業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戶外兄弟社團代表出席了該會議。
此外,作為峰雲社的兩支常設隊伍,攀岩隊和定向隊更是積極參與到北京乃至全國各大高校或其他組織舉辦的各項比賽中。近年來,兩支隊伍不僅在各項比賽中碩果纍纍,更重要的是在比賽中與其他隊伍的不斷交流和學習,使得兩支隊伍的實力也逐年在提高。
峰雲社還是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大學生旅遊實踐營的成員社團之一。
4)畢業社員的發展
黃春貴和周鵬都曾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活動。黃春貴即是第四棒火炬手,現任北京極度體驗戶外探險運動有限公司高山部總監,主要負責高山探險,商業登山,並且主推“7+2項目”計畫。周鵬曾在2010年獲“金冰鎬”獎,該獎項被譽為全世界登山愛好者心目中的奧斯卡獎,目前從事自由職業登山,並在全國各地相關單位負責戶外極高山探險技術培訓。
峰雲社成立近8年來,越來越多的社員走向社會,他們繼續保持著在社團培養起來的精幹作風,繼續發揚著峰雲人“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斷在工作中創造新的輝煌,除了繼續深造和從事戶外行業外,一部分畢業以後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其中的代表有付寶君、張曉飛、王逸思等。
峰雲社成立的時間還短,從峰雲走出去的人事業都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我們相信,不缺不撓的峰雲人將來一定會續寫更多的輝煌!
5)公益活動
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進行許多公益活動。
到戶外路線進行環保行動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學期的慣例活動。每學期都會有許多小分隊利用周末的時間到北京各戶外路線撿拾垃圾,清理被污染的河流等活動,為首都有更美麗的青山綠水盡我們微薄之力,並以我們自己的行動號召更多的人關注環境問題並加入這一活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舉國上下一片悲痛。一場地震把峰雲社所有社員的心與四川緊緊相連。5月22—23日,我們峰雲社聯合農大四川同學會、農大向日葵愛心社一起倡議發起了以“愛心捐贈”為主題的為災區人民捐衣捐物的活動,所募集的衣物轉交給北京伊爾薩集團公司,並在完成分類、清洗、消毒等工作後於由北京志願者協會通過專列運往四川地震災區,這批救災衣物於26日下午到達成都轉交給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除衣物以外的募集物資也由希望旅程公益機構通過郵寄的方式發到四川省民政局。6月中旬,我們峰雲社又積極回響中國扶貧雜誌社的號召,為圓災區孩子們閱讀的希望,為災區撐起一片精神的天空,在四川各救助站建立帳篷圖書室。並且組織全校師生募捐圖書,共募捐得五百本各種類的圖書。所得圖書全部由郵局寄至四川綿陽等地。
在玉樹地震這一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們舉行了吊念受難同胞的蠟燭環校活動。社員們手持點燃的白色蠟燭環繞學校一周,並在主樓前、男女生宿舍樓前、三教前等地點圍成心形默哀。一方面表達我們的哀思,一方面號召更多同學關注災難,為災區儘自己微薄之力。
每年峰雲社會自發組織一些為青海西藏等地貧困學生捐款的活動,雖然我們能籌集到的資金有限,但是我們在用心號召社員關注貧困學生。

社團榮譽史

1、校內榮譽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均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優秀學生社團
第二屆社團文化節最具人氣獎
第三屆社團文化節項目化活動中最具影響力獎
第四屆社團文化節最具影響力獎
第六屆社團文化節最佳組織獎
第七屆社團文化節最有影響力獎
第七屆社團文化節開幕式新生才藝比拼獲最佳組織獎
中國農業大學2008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中國農業大學2008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成果二等獎
中國農業大學2008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08~2009年度中國農業大學十佳社團
2009~2010年度中國農業大學十佳社團
2010年《雪魂》獲“農大風采”校園攝影大賽組特等獎;《攀冰》獲“農大風采”校園攝影大賽組三等獎

社會榮譽

2006年
年度中國戶外產業大盤點高校社團活動獎
2007年
北京市高校攀岩聯賽優秀團體;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探索獎,創新成就獎
2008年
10月,被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評為首都高校奧運工作先進學生集體;
2008年度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優秀成果,被評為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設特等獎;
雅虎百名優秀社團稱號和抗震救災突出貢獻社團獎;
中國雅虎2008年度“贏在今天”百萬懸賞之“超級社團”稱號
2009年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回歸杯”攀岩錦標賽暨國際大學生攀岩邀請賽女子甲B組團體亞軍;
紅火柴2009年度最佳高校戶外社團;
The North Face 越野跑男子40km團體第三
2010年
紅火柴杯北京市高校攀岩聯賽團體冠軍

馬拉松

2004第五屆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該校首次參與到其中,並取得了團體第十名的好成績
2005年,“第六屆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排出名次,該校總成績獲得了挑戰賽上升至第七名
200 6我社組織的2006全日空北京國際馬拉松或首都高校挑戰賽第七名
2007莫興智成為第一個到達終點的農大選手,同時到達的還有“十公里高校挑戰賽第三名”的榮譽。隨後,我社隊員張存尚,郭振,丁志堅分別取得了“半程馬拉松高校挑戰賽第一,第六,第八”的成績
2008恆源祥2008北京國際馬拉松第九屆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團體總分第三名,獎金5000元。
2009年第十屆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團體第三
2010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首都高校挑戰賽團體優秀獎

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2008年5月15日晚,學校授予峰雲社社員黃春貴同學中國農業大學奧運活動特別貢獻獎,授予蘇子霞、周鵬同學中國農業大學奧運活動傑出貢獻獎。
2008年7月11日,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慶功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該校黨委書記瞿振元應邀參加表彰大會並在主席台就座。表彰會上,黃春貴、蘇子霞、周鵬在內的全體參與到此次活動的人員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表彰,黃春貴被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並與蘇子霞、周鵬一起獲得“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成功紀念金盤”。該校成為此次受表彰人數最多的高校。該校同學黃春貴、周鵬、蘇子霞被教育部授予為“全國奧運火炬傳遞勇攀珠峰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2008年12月10日: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主辦,教育科學出版社協辦的2008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候選人,該校04級學生黃春貴、周鵬,03級學生蘇子霞等入選。黃春貴獲得中國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候選人
蘇子霞入圍由教育部思政司、團中央學校部、《人民日報》教科文部指導,人民網、大學生雜誌社主辦的“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入圍候選人”名單

護跑手

該校人文與發展學院發展06級莊海靜與工學院06級馬立峰兩位同學被學校推薦,榮幸地成為13號與14號護跑手參與火炬傳遞活動。8月6日上午奧運火炬在北京天安門前傳遞時,該校峰雲社莊海靜、馬立峰同學作為護跑手圓滿完成任務,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特別對他們表示肯定;同時他們還得到了該校前校長陳章良的鼓勵。當天北京2008奧運聖火在東城區天安門廣場西側路至天安門廣場路段的傳遞活動中,他們護送蔣效愚、信蘭成、段振華、么紅等113號至132號火炬手順利完成傳遞任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