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具發展史

《中國農具發展史》全書共十章。內容包括:中國農具的起源、中國農具的初步發展、中國農具的快速發展、中國農具基礎的奠定、中國傳統農具的承前啟後、中國農具發展的停滯等。

中國農具發展史

正文

農具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同步進行並相互促進的。在原始農業時期,農業生產粗放,農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為主;種類可分為農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類。農耕類大體有鏟、耒、鋤等;收割類包括刀、鐮等;加工類最普遍的是石磨盤和石磨棒(見彩圖)。此外,還有用鹿角製成的農具。陶器的發明和套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貯物和燒煮食物。此後,各個時期農具的發展大致如下。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農具有所改進,但所用材料還是以木、石、骨等為主。當時已有青銅生產,但多用於武器、食器和禮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銅製作的僅有一些中耕農具、鎛和收割農具銍等。此外還有一種用於碎土和砸實田埂的耰(圖1),只是裝有長木柄的木質榔頭。在農業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圖2);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於從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這個時期農具的種類雖增加不多,效率也還不高,但為後來鐵制農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 冶鐵業的興起,使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了一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材料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產力開始了質的飛躍。戰國時期的農具絕大多數都是木心鐵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個鐵制的鋒刃,這就比過去的木、石質農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當時使用呈V字形的鐵犁頭,有利於減少耕地時的阻力;鐵臿(或作鍤)可增加翻土深度;鐵耨則可有效地用於除草、鬆土、復土和培土。此外,這一時期推廣的連耞,是一種有效的脫粒農具,為後世所長期沿用(圖3)。
秦、漢至隋、唐、五代 秦統一中國以後,特別是兩漢以來,由於冶鐵業的大發展,不但鐵制農具更加普及,成為“民之大用”,而且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農具的種類增加,質量也大為提高。西漢中期以後,木心鐵刃農具已被全鐵農具所代替。隨著牛耕的推廣,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造了犁壁,從而更加有利於深耕和碎土。東漢時開溝用的巨型鏵,重達15千克、長達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經》中記載的曲轅犁,構造更加複雜和完備,由犁底、犁等11個部件組成,已能根據需要進行深耕和淺耕,以及調節耕地的寬窄,操縱便利。從漢代起,如翻耕用的,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或稱耮、蓋),中耕用的鋤和鏟,收穫用的鐮(刈)、鉤鐮等農具都已出現,並逐步得到改進。至魏、晉、南北朝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時出現(見彩圖)。另一種農具耖(圖 4)也在這時所創。由石磙和木框架兩部分構成的磟碡(碌碡、陸軸)(圖5),則是一種碎土壓實器,到隋、唐、五代時,它又發展成為磙上帶刺的礰。

在這一時期播種耬車的出現,是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功效一個重大進步(圖6)。耬車下端有3個耬腳,即3個開溝器,中間裝有盛貯種子的漏斗,播種時用牛拉車,邊開溝邊播種,速度既快,質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創造和改進也有重大意義。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槓桿作用,使用時不但費力,又不便於深井汲水和大面積灌溉。漢代創造的轆轤或稱滑車,使汲水效率大為提高(圖 7)。翻車(即龍骨水車)於西漢末年先是在宮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後逐漸普及民間,又經過東漢末年及三國魏時的繼續革新,堪稱灌溉工具上的一個重大創造(圖 8)。它利用齒輪帶動鏈上的許多刮水板將水刮入車槽,以人力或畜力驅動,用於提水灌溉排澇時,效率遠勝於過去的灌溉器具。東漢末年,還出現了渴烏即最早的虹吸管。唐、宋、五代時發明的立井水車主要用於深井取水,也是利用齒輪原理。至於高轉筒車,則是用許多竹筒連線、藉助水力轉動輪軸汲水入筒提至高處的裝置,主要套用於長江流域(圖9)。此外,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如風車的利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腳踏碓到水力碓的進步,特別是多個齒輪連帶轉動的連磨的利用等,都較過去大大提高了效率。

宋、元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農具的發展無論在動力的利用、機具的改進、種類的增加、使用的範圍等方面,都超過了前代。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的農具只有30多種;而元代《王禎農書》的“農器圖譜”所載農具達 105種之多,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農具,且附以精緻插圖。這時還出現了繩套和掛鈎。繩套是把“一條槓”分解為兩條繩索,可使牛耕的牽引力加大;掛鈎是將動力機和工作機分開。這樣,利用繩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縮短,迴轉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於水田、平地,且可用於丘陵山區。這時期還出現了犁床或犁轅上附有(犁)刀的改進犁,刀可以清除蘆葦雜草,便於墾耕(圖10)。在水田生產中,則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農具耘盪的套用。砘是一種土壤鎮壓器,它與耬車結合可以在播種後壓實土壤。宋代秧馬的發明,則可減輕稻田生產中拔秧的勞動強度。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高效率的聯合作業農具如播種和施肥相結合的下糞耬種,由麥籠麥釤、麥綽3部分組合的收割作業農具,一日可中耕20畝的耬鋤,以及一機多用的水輪三事(圖11)等。農業動力上除使用人、畜力外,還較多地使用風力、水力來進行灌溉、排水和農產品加工。在金代出現的 S型掛鈎,中原地區已普遍套用。它是改進了農具的動力和工作機的連線裝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進了農業各工序上的農具如、耬、、砘、耘鋤等以及畜力、水力、風力等動力機構與工作機的聯繫,提高了效率。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的農具較之元代無多大變化,發展比較緩慢,但某些農具仍有改進。如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是將用於轆轤的絞關用於犁的牽引,可“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地進行墾耕。這期間中國北方出現了露鋤,南方則出現了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等,反映了傳統的農業精耕細作程度愈來愈高。同時,由於鋼鐵冶鑄技術的發展,在農具部件的創造改進方面也有較大進步。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