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

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

《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是中國外文局所屬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在2018年2月17日發布的調研報告,調研旨在從拼音外譯為切入點,從一個側面研究中國話語都在英語世界主要國家民眾間的認知狀況和中國話語在世界的認知走勢。

報告範圍

調研選取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南非、加拿大、新加坡和印度等8個英語圈國家的民眾作為調研對象,並統計了300多箇中國話語詞條在英語國家主流媒體的網路平台報導量 ,形成進入英語話語體系的漢語拼音辭彙認知度TOP100總榜。

進入英語圈認知度TOP100的漢語拼音辭彙涵蓋政治、經濟、科技、宗教、哲學、傳統文化、自然景觀、傳統美食等各領域。

報告結果

在認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國詞中,文化類的詞語所占比重還是最大的,像春節、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悉數上榜。
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以漢語拼音形式在國外出現的中國話語,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傳統文化的範疇。
在政治領域的榜單中,就有大量代表中國實力的新詞出現在此次榜單中:比如說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這兩個辭彙的排名就相當靠前。
經濟類的辭彙也不少,“人民幣”、“元”、“央行”在國外民眾中的知曉度最高,而被外國網友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等新興辭彙也入選榜單。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代表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辭彙上榜。比如讓外國人紛紛點讚的中國高鐵就登上了科技類辭彙的榜單,再比如代表中國航空航天實力的嫦娥探月等辭彙,也被國外民眾所熟知。

不僅上榜的中國詞的數量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大,梳理榜單我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過去很多英文翻譯的中國詞,也開始被漢語拼音替代,比如:餃子,過去老外給它取了個洋名dumpling,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語詞典》也把拼音“JIAOZI”收錄進去。

報告特點

調研結果整體呈現三大特點:

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排行榜 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排行榜

第一大特點是中國道路、中國方案日益為世界民眾熟知。榜單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產生的政治話語如“中國夢”“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中國道路”“十三五”,以及“反腐”“反貪”等辭彙強勢上 榜,說明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知需求越來越強烈,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正得到越來越多理解和認同。

第二大特點是,中國經濟、科技發展進步帶動了世界經濟與科技話語的創新。在榜單中,共有15個經濟科技類辭彙入選。其中,“元”“人民幣”躋身榜單前十位,且已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紅包”“支付寶”“網購”等因移動支付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辭彙在年輕群體中有較高的認知度。此外,榜單中還包括了“嫦娥”“悟空”“高鐵”等代表高端科技成果的辭彙,這些辭彙獲得較高關注和認知度。

第三大特點是,中國傳統文化類漢語拼音辭彙數量高居榜單之首。上榜漢語拼音辭彙數量占榜單近五成,居榜單之首,涵蓋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個類別:如宗教哲學類“陰陽”“八卦”,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中國功夫類“少林”“功夫”“武術”,節日民俗類“春節”“中秋”“重陽”等。報告分析認為,隨著中國的節日民俗、先賢思想、傳統美食等越來越深刻地影響世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話語方式也正在悄然影響、改變著世界。

成果運用

以該調研報告為基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與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聯合策劃了五集新聞系列節目《中國詞兒,世界范兒》,於2018年春節期間在央視新聞頻道、中國國際電視台以及其他新媒體平台同步發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