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藍色染料]

中國藍[藍色染料]

中國藍,又名普魯士藍、柏林藍、貢藍、鐵藍,其成分為亞鐵氰化鐵,是一種古老的藍色染料,可以用來上釉和做油畫染料。 常利用普魯士藍反應製得。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別名: (OC-6-11)-六氰合鐵酸(4-)鐵(3+)(3:4),柏林藍、貢藍、鐵藍、亞鐵氰化鐵、中國藍、密羅里藍、華藍。

英文別名: Steel blue,Ferric ferrocyanide,Milori blue,Chinese blue,Berlin blue

來歷

18世紀有一個名叫狄斯巴赫的德國人,他是製造和使用塗料的工人,因此對各種有顏色的物質都感興趣。總想用便宜的原料製造出性能良好的塗料。

有一次,狄斯巴赫將草木灰和牛血混合在一起進行焙燒,再用水浸取焙燒後的物質,過濾掉不溶解的物質以後,得到清亮的溶液,把溶液蒸濃以後,便析出一種黃色的晶體。當狄斯巴赫將這種黃色晶體放進三氯化鐵的溶液中,便產生了一種顏色很鮮艷的藍色沉澱。狄斯巴赫經過進一步的試驗,這種藍色沉澱竟然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塗料。該反應方程式:

3KFe(CN)+ 4FeCl→ Fe[Fe(CN)]+ 12KCl

狄斯巴赫的老闆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感到這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於是,他對這種塗料的生產方法嚴格保密,並為這種顏料起了個令人捉摸不透的名稱——普魯士藍,以便高價出售這種塗料。德國的前身普魯士軍隊的制服顏色就是使用該種顏色,以至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沿用普魯士藍軍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方更換成土灰色。

直到20年以後,一些化學家才了解普魯士藍是什麼物質,也掌握了它的生產方法。原來,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牛血中含有碳和氮兩種元素,這兩種物質發生反應,便可得到亞鐵氰化鉀,它便是狄斯巴赫得到的黃色晶體,由於它是從牛血中製得的,又是黃色晶體,因此更多的人稱它為黃血鹽。它與三氯化鐵反應後,得到六氰合鐵酸鐵,也就是普魯士藍。

化學作用

在化學實驗中,常用生成普魯士藍的反應來檢驗CNˉ:FeSO+ 6NaCN + NaFe(CN)+ NaSO+ 4FeCl→ Fe[Fe(CN)]↓(普魯士藍) + 12NaCl

在醫療上鉈可置換普魯士藍上的鐵後形成不溶性物質,使其隨糞便排出,對治療經口急慢性鉈中毒有一定療效。用量一般為每日250mg/kg,分4次,溶於50ml 15%甘露醇中口服。

(適量補充氯化鉀高鉀能增加腎對鉈的清除,可能與鉀競爭性阻斷腎小管對鉈的吸收有關,同時鉀可動員細胞內的鉈到細胞外,使血鉈含量增加,可使臨床病情加重,因此要慎用。)

套用實例

1994年12月,1995年3月,清華大學92級化學系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專業2班學生朱令疑似被人兩次投放了鉈毒,病情嚴重。1995年4月底,經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的陳震陽教授化驗確診後,在協和醫院,醫用普魯士藍被用來救活朱令的生命。如果醫院能及早確診的話,可能救回的就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現在的朱令是一個100%傷殘、全身癱瘓、雙目近乎失明、大腦遲鈍、100公斤的體重和基本語言能力喪失的殘疾人。

比色指數 顏料藍 27 CI 77510 / 77520

成分 M+Fe3+[Fe2+(CN)]· HO

結構:普魯士藍具有立方結構。 分子中, M+可以是鉀、鈉或銨。

性能:該顏料也可稱作米洛麗藍、鐵藍或柏林藍。

普魯士藍性能

性能指標 普魯士藍

耐溶劑性 極好

熱穩定性 中等-好 140°C

耐鹼性 差

耐曬性 極好

色彩:顏色強烈、濃厚。

吸水性:由吸水性(在水中接近4%可見),普魯士藍難以潤濕。

可燃性:易燃。燃燒中產生HCN、NH、CO、和CO氣體。

用途:主要用於印刷油墨。還可用於工業塗料和汽車產品塗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