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使命

中國的使命

《中國的使命》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1日出版的圖書。本書收錄了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的應徵論文優秀論文、入選論文摘要和應徵論文提要。

圖書信息

叢書名: 東方學術文庫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08075238

條形碼: 9787208075238

尺寸: 24.2 x 17.2 x 2 cm

重量: 581 g

內容簡介

《中國的使命》收錄了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的應徵論文。這些論文幾乎涵蓋了哲學、歷史、文學、教育、法律、政治、社會、經濟、管理、國際關係等各個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領域。全書共分三部分,包括:優秀論文、入選論文摘要和應徵論文提要。

目錄

前言

?優秀論文?

現代和諧的哲學基礎

——以馮契哲學為例

作為制度運作新方式的通變

——早期鄉鎮企業發展與基層直選案例的比較研究

當前中國“體制性遲鈍”原因論

世俗化與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本土路徑及培育策略

——基於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成長曆程的個案研究

社會改革與關注民生

——孫中山與社會救助

相對收入、政治決策與經濟成長

——一個關於社會選擇的政治經濟模型

以反壟斷替代反傾銷的理論考察

國際分工、模組化與C1BS發展戰略研究

——一個新的分析方法

財政制度變革與現代國家的構建

——關於國家治理模式的新政治經濟學分析

SFDI對上海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信息技術革命、跨國信息流動與輿論塑造

試論申報館與近代小說聯繫的沉潛期

綜論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史書寫

——兼及考據化學術背景對文學史書寫的影響

新媒體語境下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革

阿城的“短”:八十年代的話語建設之一

從“還鄉”到“疏離”

——現代性視閾中的當代知識分子與農村問題

?入選論文摘要?

實踐概念的生活維度與和諧社會建設

從新古典主義到演化制度主義

——20世紀社會主義改革的重大理論分歧及其政策後果

誰之道德與何種現代化

——儒家道德與現代化問題

中國古代人性思想述評

評阿多諾現代性批判理論的基本路向

轉型時期審美文化研究如何轉型

我國現代化進程路徑選擇及倫理價值提升

——對生態社會主義與我國現實問題的反思

公共協商與公民參與

公民權、階級形成與農民工問題的轉型

失地農民與政策性排斥

鄉村群體性活動的發生機制再探討

——基於對兩個個案的比較分析

中國反貧困的國際視野與人類觀念

中國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政府部門間利益博弈

中國地方政府績效差距研究

——基於府際關係視角的解釋簡綱

上海平安城市建設過程中市民滿意度研究

社區生活的組織重建與執政黨的基層社會整合

——以上海市嘉定區新成路街道“樓組黨建”為例

近代上海文化產業化發展原因分析

歷屆世博會裡的公共藝術

從西方到東方:世博文化跨越世紀的變遷與轉型

程式異化的法社會學考察論綱:以冤案為樣本

關鍵領域的關鍵性改革

——論中國報紙內容體制創新中的主流資訊改革

“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義

——關於城市雕塑與公共空間的一點思考

威客著作權保護探究

部落格生存與人的主體性

產業融合產生的內在機制研究

——基於自組織理論視角

R&D全球戰略解析

價格管制所引致的雙重福利損失:價格管制理論的最新進展綜述及其啟示

中國關稅保護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論文化生態的演化

人口匯聚與近代上海的崛起

?應徵論文提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