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星觀測史

出版時間:2009-3-1 印刷時間:2009-3-1 對於恆星觀測領域的其他一些重要論題,潘先生在本書第一版中也做了詳盡的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圖書信息

作 者:潘鼐 著
出 版 社:學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3-1
印刷時間:2009-3-1
I S B N:9787807306948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源遠流長,其史料浩如煙海,內涵豐富多彩,在恆星觀測方面具有悠久的傳統,以及很高的成就。其內容包括對新星、超新星、變星等的觀測記錄,對恆星位置的測量,對作為天象坐標系統的二十八宿體系的研究,以及對星圖、星表的研究整理工作等。其中對於二十八宿的起源,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就有西方學者對此進行了討論。隨後又有不少學者在此領域做出工作。1962年薄樹人先生髮表《中國古代的恆星觀測》一文,對這一論題做了簡要的歸納。而潘鼐先生在1 989年出版的本書第一版中,對這一問題做了更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提出對二十八宿距度的測量不晚於公元前6世紀。
對於恆星觀測領域的其他一些重要論題,潘先生在本書第一版中也做了詳盡的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爭論已久的《石氏星經》年代問題,本書第一版中就提出《石氏星經》中的一部分恆星測量於公元前450年前後,另一部分恆星則測量於公元l70年左右。此外,他還對宋代《楊惟德星表》、元代《郭守敬星表》,以及東吳陳卓星官、隋唐《步天歌》、敦煌星圖、宋代蘇頌星圖、蘇州石刻天文圖和明代《赤道南北兩總星圖》等作了詳細的考析。
翻閱書稿,發現本書第二版比第一版篇幅多了不少。其中不僅對明清時期西方天文學的傳入專辟章節討論,對第一版原有的內容也做了大量的修訂和補充,尤其是加入了很多新的圖片和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