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肥胖

中國式肥胖

中國式肥胖,也稱為中心型肥胖,是指中國人多為臀腹部肥胖為主,以男人的啤酒肚和女人的水桶腰最為典型,是內臟脂肪過多的表現。2007年有統計顯示,中國肥胖者已遠遠超過9000萬名,超重者高達2億名。

簡介

中國式肥胖中國式肥胖
關於肥胖,中國也有個詞語叫作“富態”。對於男性而言,自身改變體型的動力不足,會認為胖代表的是“健壯”或者“富足”,不太關心或者上心,任由發展。但是女性就不太一樣了。社會對於女性的外表要求會比較高。

大陸約15%的超重率3%的肥胖率,比起美國65%和英國50%的超重率還有些差價,但大陸小胖墩的激增令專家擔憂。從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間,中國超重以及肥胖兒童的數目就上升了28倍。

中國10歲~12歲的城市兒童中,有8%肥胖,15%超重。這已接近美國18.8%的超重兒童比例。專家預測,未來十年中國肥胖人群將超過2億。

香港台灣及海外華人的胖人也在快速增多。40%的香港成人,30%的台灣成人體重都超標,瘦削的中國人已成為了過去。中國人的體重逐漸趕上和超過世界水準,中國人終於胖起來了。

發展趨勢

趨勢一

發展趨勢在中國,中青年男性比女性胖
趨勢IHME的研究發現,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肥胖存在性別差異。雖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已開發國家是成年男人一直比女人胖,開發中國家則是成年女人始終比男人胖。

研究者就說,因為在開發中國家,婦女既需要勞作又需要照顧家庭,沒有時間去管理體重。而在已開發國家就相反,那裡的男性會花更長的時間在電腦上,久坐不動。

中國疾控中心學者們關於腰圍的追蹤研究也支持這個結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厘米,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

《1993-2011年中國9省區成年人腰圍分布變化趨勢》這份科研報告就顯示,在18年間裡,18—65歲的成年人中,腰圍均值男性從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從75.3厘米增至80.6厘米,並且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為21.7%,男性中心型肥胖率開始超過女性。

趨勢二

青少年肥胖中國的兒童超重、肥胖情況非常嚴重。教育部牽頭,官方每隔五年就會有一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這是最權威的反映少年兒童體質的數據。根據此數據,1985-2010年25年間,我國兒童肥胖檢出率從幾乎為零,到近年來的全面蔓延,經歷迅猛發展過程。

2012年,國際肥胖研究協會主辦的《肥胖綜述》月刊公布研究報告也顯示,中國有12%的兒童超重,在不滿17歲的青少年兒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現了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

中國12至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當於美國同齡人(0.5%)的四倍。這項研究還發現12.1%的中國青少年炎症發病率高,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國只有8.5%的青少年存在這種情況。可見超重、肥胖對於中國青少年影響之惡劣。

原因

其一:洋快餐的腐蝕。

洋快餐的腐蝕洋快餐的腐蝕
二十歲以下這一代,隨著國門大開,食品特別是嬰幼兒食品的引進,喝洋奶,吃洋快餐蔚然成風。這一代人,是由飲食西化到觀念西化最為嚴重的一代。喝可樂超過喝茶;吃漢堡超過吃狗不理。朱古力、冰激凌等舶來零食被賦予“時尚”、“現代”、“品位”等原本不具有的高端意義,甚至與西餐、西方文化等同視之,造成盲目追逐的效果。

中國人的膳食,很多時候已經越過了吃本身的界線,而附加了太多額外的功能,如酒文化、茶文化、早茶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打著文化旗號的各種偽文化習俗。《亞健康壓迫七億中國人》一文分析,主因是過度疲勞。據調查,中國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導致死亡的將近一半,其中“不良的飲食消費”占九成。過度疲勞其中就包括消化系統的疲勞。

其二,中國人攝入的肉食過量。

中國胃不受西洋餐,它一下子適應不了太多西化的營養,享受不了太多的福,溢出來的那部分必然會演變成禍害。據報導,多年前非洲貴族去美國參觀,那時彩電還是新鮮玩意,就嘿佐嘿佐地搬回非洲去了,結果成了廢品——那時他的本土還接收不了信號。

當日進食熱卡超過消耗所需的能量時,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儲藏外,幾乎完全轉化為脂肪,儲藏於全身脂庫中。由於糖原儲量有限,故脂肪為人體熱能的主要貯藏形式,如經常性攝入過多的中性脂肪及糖類,則使脂肪合成加快,成為肥胖症的外因。

其三,病態的土地通過食物傳染給了人類。

由於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轉基因等科學技術的干擾,不僅破壞了土壤原有的營養結構和平衡,也異化了作物的品種。各種缺素嚴重,“帶病”堅持工作的土地,產出的食品必然是不健康的,遺害人類也就在所難免。

其四,應與神經、精神因素有關。

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加大也是重要的原因。長期壓力大的人,可能會導致“壓力式肥胖”。因為壓力大的人,精神都會高度緊張,下丘腦的攝食中樞就會興奮,有飢餓感。

人類的下丘腦中存在著兩對與攝食行為有關的神經核,一對為腹內側核(VMH),又稱飽中樞;另一對為腹外側核(LHA),又稱飢中樞,飽中樞興奮時有飽感而拒食,破壞時則食慾大增;飢中樞興奮時食慾旺盛,破壞時則厭食拒食,二者相互調節,相互制約,在正常生理條件下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使食慾處於正常範圍而維持正常體重。

如何計算肥胖

如何計算肥胖如何計算肥胖
體重指數(BMI)是體重/身高的簡便指數,通常用於在成年人群中進行超重和肥胖的分類。

其定義為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世界衛生組織把“超重”界定為體重指數等於或大於25,“肥胖”界定為體重指數等於或大於30。

評價標準為:BMI<18.5為“體重過輕”,18.5≤BMI<24.0為“體重正常”,24.0≤BMI<28.0為“超重”,BMI≥28.0為“肥胖”。

實測體重減去標準體重,再除標準體重,得出肥胖度。肥胖度在10%—20%間,為超重;肥胖度超過20%為肥胖。

危害

“中國式肥胖”比均勻性肥胖的危害更嚴重,這種肥胖通常是因腹腔里的脂肪過多造成的。脂肪在腹腔內囤積後,容易產生許多不良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等,致使游離脂肪酸從腹腔的脂肪細胞釋放到血液循環中,蓄積到肝臟、肌肉等處,引起脂肪肝並加重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而像脂聯素等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因子卻會因肥胖而減少,造成肌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風險。

單純性肥胖可引起許多不良的代謝紊亂和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胰島素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肥胖者中,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痛風、骨關節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均會升高,呼吸系統可發生肺通氣減低綜合徵,心肺功能不全綜合徵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嚴重者可導致缺氧、發紺。

預防

中國式肥胖人群中國式肥胖人群
普遍性預防:是針對人口總體的,以穩定肥胖水平並最終減少肥胖發生率從而降低肥胖患病率為目標,通過改善膳食結構和提倡適當體力活動以及減少吸菸和飲酒等來改變生活方式,最終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達到普遍性預防的目的。

選擇性預防:旨在對肥胖高危人群進行教育,以便使他們能和危險因素做有力的鬥爭,這些危險因素可能來自遺傳,使他們成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採取的措施是針對易於接觸高危人群的地方進行,如學校,社區中心以及一級預防場所,方法是從教育入手,加以具體的干預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對兒童採取這種預防措施後已經使肥胖的患病率從15%減少到12.5%。

針對性預防:主要是在已經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學指標但仍不屬於肥胖的個體中進行,目的在於預防體重的增加以及降低體重相關疾病的患病率,這些人發生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性極高,已經存在體重相關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高危因素的個體應當成為針對性預防的主要對象。高危因素的個體應當成為針對性預防的主要對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