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者

中國建設者

一座座飽含創意與極致挑戰的工程項目正在崛起,凝聚著無數中國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 2015年以來,由中央電視台和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推出的系列紀錄片《中國建設者》(原《建設者》)以關注國家戰略發展和國際化視野而備受好評。節目將鏡頭聚焦重大工程項目一線,紀錄當下中國建設者為實現夢想努力奮鬥的故事,記錄當代中國發展的澎湃脈動。 目前播出八季共39集,第七季於2018年五一期間播出;第八季於2018年十一期間播出。

獲獎情況

1、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特別節目;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優秀紀錄片獎;

3、入圍2015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

4、入圍2015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獎 ;

5、《掘進長江》(上、下集)入選廣電總局2015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 ;

6、第四屆國產優秀紀錄片獎 ;

7、2016年第十屆“紀錄·中國”創優評析活動中榮獲社會新聞類一等節目 。

8、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推薦2018年第一批優秀國產紀錄片

內容簡介

題字:徐偉 題字:徐偉

《建設者》結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來發掘節目的獨特視角,關注國家在建超大工程,將鏡頭聚焦一線,記錄當下中國重大工程中的建設者們為實現夢想努力奮鬥的故事。

建設者 建設者

《建設者》紀錄了國家正在建的超級工程和一線建設者的故事,以超級工程為載體展現國家發展的脈動,展現一座座飽含創意與極致挑戰的建築工程奇觀,它們是現 代中國的文明標識,是“中國智建”的巔峰之作,是人類工程金字塔頂的明珠。

節目播出之後,社會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國資委及多家央企紛紛給頻道發來感謝信和觀後感,認為《建設者》所關注的超級工程“正是中國力量的體現,正如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這些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一起,讓今天的人們感受到這個偉大的時代,用鴻篇巨製展現了當代中國的風采,而建設者們用他們的理想、熱情、信念和付出,刻畫出這個時代的中國脊樑”。

從第四季開始,《建設者》更名為《中國建設者》 。

主創團隊

編輯

第一季第二季
出品人李挺 盧衛東 毛一翔李挺 盧衛東 毛一翔
總監製闞兆江 蘇桂鋒闞兆江 蘇桂鋒
監 制王新建 張金庭 王瑩王新建 張金庭 王瑩
顧 問付明耀 孟堅 王延芳 單廣袖姚彥敏 杜勝熙 查長苗 馬焰王永基 劉樹山 姚彥敏杜勝熙 查長苗
總製片人張德宏張德宏
總策劃劉華 張德宏 崔鋒劉華 張德宏 崔鋒
總導演宋丹宋丹
主 編崔鋒 劉華崔鋒 劉華
策 劃米金升 羅昌 吳石光 郝華周靜 甘良波 任明朝 鄧旋米金升 何毓軒 陳涇宏龍建平 王昌堯 任明朝
導 演宋丹 張玉琦 張勇健 馬勝康 張奉潮 姜彥隆 劉敏宋丹 姜彥隆張勇健 黃磊 張玉琦
攝 影張燁 王璕 孫海濤 張陽 邵可 李邵鵬 陳明 陳聯傑張燁 王璕 孫海濤 張陽 邵可 李邵鵬 陳明 陳聯傑
航 拍王彩亞王彩亞
解 說朱廣權朱廣權
音 樂王曉麗王曉麗
制 作白浩 於瑩 崔世彬 陳喆 朱運禎白浩 於瑩 崔世彬 陳喆 朱運禎
編 輯張學瓊 魏安禹 殷豐收 劉達張學瓊 魏安禹 殷豐收 劉達
責 編陳志敬陳志敬
統 籌蔣志強蔣志強
聯合拍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通飛華北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福建省電力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集團公司中國建築集團一局公司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公司中交集團港珠澳大橋項目部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

分集劇情

第一季(8集)

縱橫金沙江 縱橫金沙江

2015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台與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推出大型系列紀 錄片《建設者》,共8集,每集40分鐘。系列紀錄片首次將鏡頭聚焦國內重大工程項目以及參與建設的國企一線員工:從中國在建第一高樓到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亞洲最大露天煤礦到世界建設難度最大的川藏電力聯網工程……節目組縱橫祖國大江南北,去往萬米高空、浩瀚深海、沙漠腹地、深山無人區,尋訪記錄當下中國正建設實施的重大工程中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們為實現夢想努力奮鬥的故事,展現這個時代中國夢踐行者們的精神風貌,傳遞直指人心的力量 。

烏金之上 烏金之上

1、《縱橫金沙江》——國家電網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全長1500多公里,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被譽為世界上最具建設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2萬電力建設員工,40萬噸設備物資一路穿山越嶺。川藏聯網工程根本解決了昌都、甘孜地區50萬百姓用電問題。此時,高原萬家燈火,酥油燈已成為歷史,《建設者》之《縱橫金沙江》為您講述電力建設者五渡金沙江,奮戰高原無人區的故事。

海底之吻 海底之吻

2、 《烏金之上》——神華集團

煤炭,被稱為礦產資源里的烏金。在茫茫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冬季平均氣溫零下30度,最低氣溫零下50度。在這個極寒之地,為保證春節期間東北地區煤炭供應和用戶需求,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礦的一線員工不畏嚴寒,堅守在煤炭生產最前線。《建設者》之《烏金之上》為您講述一場人與時間、人與極寒氣候的博弈之戰。

爆破隊長 爆破隊長

3&4、《海底之吻》(上、下集)——中交集團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設者》之《海底之吻》展現中交集團橋樑工程師們如何在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打響了中國建設者實現建橋強國夢的六年戰役,登攀世界建橋技術高地的創新之路。

最後一百米 最後一百米

5、 《爆破隊長》——中國能建集團

在天山北麓茫茫戈壁灘的腹地,中國能建葛洲壩易普力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爆破隊長陳遠春和他的同事接到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之一的準東煤礦的爆破任務,卻遇到人員和專業爆破車缺少、沙漠高溫可能引發炸藥早爆導致人員傷亡等突發情況。擁有20年爆破經驗的他將如何化險為夷?《建設者》之《爆破隊長》將層層解密爆破這項高危的職業。

6、《最後一百米》——中國建築

鏖戰無人區 鏖戰無人區

中國建築一局承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第一高樓。“每天一米 ,三天一層樓”——平安項目不斷攀升著中國超高層建築的新高度。六年來,中建一局的建設者們嘔心瀝血築造了這座時代精品。在六百米高空,《建設者》之《最後一百米》為您講述中國建築師們在最後一百米建設攻關中的故事。

7、 《鏖戰無人區》——國家電網

翱翔 翱翔

浙北至福州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是目前世界電壓級別最高的輸電線路,整個工程最大難度就是在福建的無人區路段架設。無人區地處福建北部,這裡深山密林,異常陡峭,山谷經常起大風,物資運輸、基站建設、線路搭建都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建設者》之《鏖戰無人區》為您講述電力職工如何冒著生命危險解決崇山峻岭無人區特高壓輸電線路的架設技術難題。

8、《翱翔》——中航工業

試飛員被稱為“和平年代裡最危險的職業”,駕駛最新型的飛機挑戰未知領域,用生命追逐飛行夢想,每一次高難科目的試飛猶如勇闖雷區。中航工業試飛員孔翔已經在藍天上飛行了47年,飛行時間累計8900多小時,總共飛行23000多個架次。《建設者》之《翱翔》為您講述試飛員孔翔在試飛我國第一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海鷗300時遭遇的各種挑戰。

第二季(6集)

《建設者》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國超級工程背後的建設者們敢闖敢試、矢志創新精神的系列紀錄片。第一季播出後,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社會關注和收視好評。在此基礎上,2015年國慶期間,中央電視台與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接力推出《建設者》第二季,共6集,每集40分鐘。節目將鏡頭聚焦一線,頌揚奮鬥在國家特大工程項目工地的建設者無私奉獻的同時,也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幅極具震撼力的畫面 。

掘進長江 掘進長江

1&2、《掘進長江》(上、下集)——中交集團

南京緯三路過江隧道,位於南京長江大橋與南京長江隧道之間,是快速聯繫南京江北新區、河西新城及江南主城的過江通道。過江隧道南線全長7363米,北線全長7014米。兩條隧道均為上下兩層,每層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2015年7月2日,南京緯三路過江隧道順利實現全線貫通,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同類隧道中規模最大、長度最長、地質最複雜、水壓最高的隧道。《建設者II》之《掘進長江》為您講述中國隧道工程師歷時六年,如何克服複雜地質和水文條件,打破國外在大孔徑、複雜技術盾構機壟斷地位的故事。

穿越喀斯特 穿越喀斯特

3、 《穿越喀斯特》——中國鐵建

中國高鐵是國家名片,高鐵走向世界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高鐵建設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全長2264公里的滬昆高鐵是目前世界在建里程最長,我國東西向線路最長,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鐵,同時也是高鐵首次穿越典型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質。喀斯特地質是世界八大災害性地質之一,最大的特點是溶洞、暗河、突泥、突水、高地應力及瓦斯等,這是中國高鐵建設需要面對的重大施工難題。《建設者II》之《穿越喀斯特》記錄了中國鐵建員工歷時五年,逐一攻克各項技術難題,解決了中國高鐵穿越烏蒙山典型喀斯特地質這一世界級施工難題。

追風之翼 追風之翼

4、《追風之翼》——中廣核、中交集團

中廣核如東150兆瓦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近海海域,風電場離岸直線距離長達25公里,總用海面積約258公頃,動態投資28.45億。該項目是我國第一座近海風電場,也是我國第一座滿足“雙十”規定(距岸10公里以上,水深在-10米以上)的海上風電場。《建設者II》之《追風之翼》記錄了中國工程師在大型海上施工作業中克服季風、颱風、突風、涌浪等不利條件頻發,沒有成功經驗可資借鑑的現實問題,在黃海近海豎立起一座座風機,為我國規模化海上風電開發提供寶貴經驗的故事。

5、 《海天之間》——南方電網

中國建設者 中國建設者
海天之間 海天之間

500千伏東海島輸變電工程,位於中國第五大島——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是 我國首個建於灘涂的500千伏電網。這條特殊的電力通道,將為廣東省兩項在建的超級工程提供“電動力”,為粵東西北產業集群協調發展保駕護航,助力地方經濟騰飛。工程地處東海島的濱海灘涂和海積平原,途經灘涂段長約9公里,為全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之最。《建設者II》之《海天之間》記錄下了近700名工程人員歷經19個月的艱難曲折,克服了灘涂地貌、水路運輸和潮汐影響等多重困難,完成了90多座鐵塔和超過38公里輸電線路的建設,成功搶在2015年“颱風季”來臨之前,實現工程全面投產送電的故事。

6、 《築夢城下》 ——中國鐵建

廣深港高鐵福田站是我國京港高鐵大陸地區的最南端一站,是國內首座、亞洲最大、全世界列車通過速度最快的地下火車站。本片揭密地下城市建設的種種奇蹟,講述一群年輕的建築設計師如何克服種種難題完成一座龐大的地下交通綜合體的設計和建設工作。

第三季(4集)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品牌,“中國高鐵、飛機、核電、特高壓、路、橋、港口建設”已經成為今日中國工業發展的名片。五一《建設者》第三季再出發 ,結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來發掘節目的獨特視角,去往全球最大的自動化港口,智慧型化的超級工廠,建設難度最大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 ,神奇的核電站配套工程,一起探索“中國智造”的巔峰之作 ;講述工程師們在實現“中國建設”與“中國智造”勇闖難關,為“中國名片”增光添彩的故事,給觀者以鼓舞和激勵,“見人、見事、見精神”,傳遞直指人心的力量。

1、《超級廠房》——中國建築

超級廠房 超級廠房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液晶顯示屏產量已經居世界第四位,全球第一條全柔 性生產線則突破“量變”躋身“國際領先”,成為“中國智造”的全新名片。高級智慧型化的生產線,需要超級智慧型工廠來配合生產。在成都,這座相當於64個足球場大小的超級工廠正在建設中。本片講述中國工程師們如何克服極短建設工期、最高防微震、超高潔淨度等要求,在最普通的鋼筋混凝土中添加智慧與汗水,澆灌出“超級智慧型工廠”。

2、《東方大港》——中交集團

東方大港 東方大港

洋山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貨櫃港口。目前正在建設的洋山港四期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建成後,港口的貨物從裝卸到運輸 都將實現智慧型化、無人化運作。中國工程師們如何完成我國首個依託外海島礁群建設的港口?港口設計師們又將如何首次運用國產智慧型系統完成傳統碼頭的智慧型化升級?洋山港是中國港口建設的巔峰製造,也體現了“中國智造”升級所面臨的挑戰與突圍。配套的東海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建成時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3、《海島蓄能》——南方電網

海島蓄能 海島蓄能

海南瓊中抽水蓄能電站是保證海南電網安全穩定的重要工具, 在用電低谷的時候把電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的時候把電釋放出來。在保證海南昌江核電可靠運行的同時,調節整個海南電網的平衡。本片講述中國工程師們將如何克服首次在海島上建設地下超級工程的種種困難?巨型廠房和水庫大壩又是如何保證滲漏滿足設計要求的?距地面二百多米的垂直通風井、近25000米的引水隧洞又是如何建造的?緊張的工期,複雜的自然條件,中國工程師們如何建設這一新奇蹟。

4、《跨越深藍》——中國鐵建

跨越深藍 跨越深藍
高峽出平湖 高峽出平湖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 程,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大橋具有技術含量高、工期緊、環境惡劣、施工難度大等顯著特點,是國內目前為止施工難度最大的公鐵兩用跨海橋樑。作為京福鐵路的延伸,福平鐵路的控制性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建設,為國內跨海橋樑的建設,積攢了不可多得的經驗。一萬多名建設者,六年多的不懈努力,實現了跨越深藍的夢想。

第四季(5集)

黃金水道 黃金水道
地下寶藏 地下寶藏
蛟龍起舞 蛟龍起舞
揭秘核電 揭秘核電

1、《高峽出平湖》
國投公司——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項目


在人跡罕至的藏區雅礱江上,建設者們修建中國最高土石壩水電站——兩河口水電站的故事。這是一座高達295米、攔截108億方江水、工程難度超乎想像的超級大壩。建設者們在川西高原之上,建設起一座世界上最複雜的水電工程之一。
2、《黃金水道》
中交集團——長江深水航道疏浚工程
作為中國第一大河, 長江水道每年沉積巨量河沙阻礙著長江上巨型船舶的通航。建設者們將要疏浚一條從上海直達南京的“黃金水道”。他們要對抗江面危險的水流,搬走江底上億噸的泥沙,還要挑戰駕駛技能的極限。
3、《地下寶藏》
中國石化——重慶涪陵頁岩氣田項目
頁岩氣是未來重要的能源,作為中國第一個商業化頁岩氣項目,也是中國最大頁岩氣田項目——涪陵頁岩氣田,開採難度極大,鑽井進尺最大接近6000米。建成後,涪陵頁岩氣田年產能將達到百億方,解決幾千萬中國家庭的用氣需求,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
4、《蛟龍起舞》
中航工業——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
AG600,中國自主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也是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陸兩棲飛機。它具有4台渦槳發動機,4500公里的大航程,53.5噸最大起飛重量,艙底設有大型儲水箱,只需20秒即可從水面汲取12噸水。2016年7月,AG600總裝下線,中國大飛機『三劍客』終於到齊。
5、 《解密核電》
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
華龍一號,作為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的先進水平。而從設計、研發、施工到管理,整個系統都在盡其所能地保障它的安全運行。它具有能夠抵禦大型波音飛機撞擊的雙層安全殼,實現最高級別的核能安全,成為我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

第五季(4集)

1.《未來之城》

未來之城 未來之城

中冶集團——深圳市地下綜合管廊

深圳是中國發展最快,也是被城市病困擾最多的城市。城市內澇、反覆開挖導致的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工程師們正在通過一項名為綜合管廊的地下工程試圖升級城市。究竟這座城市能否順利升級,升級後的未來城市又會是什麼面貌?

2.《天塹變通途》

天塹變通途 天塹變通途

中交集團——滬通大橋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即將在上海實現合龍,這將是一次艱難的握手。作為中國從北向南貫穿沿海城市鐵路的關鍵工程,工程師們需要開動腦筋,從基礎建設到桿件拼裝,從每一個細節上控制誤差,以達到最終順利合龍的目的。

3.《深坑酒店》

深坑酒店 深坑酒店

中國建築——上海世界海拔最低的超級酒店項目

在上海佘山國家公園南側,有一個深80多米,約5個足球場大小的採石坑。這曾是一個歷史難題,但現在,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創意酒店即將在深坑裡橫空出世。將地球的“傷疤”變成一道奇觀,中國建設者們要突破人類工程的極限,解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工程難題,還要使酒店與環境完美融合。

4.《“死亡之海”里的奇蹟》

“死亡之海”里的奇蹟 “死亡之海”里的奇蹟

國投公司——新疆羅布泊鉀鹽項目

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新疆羅布泊,地下蘊含著豐富的鉀資源,一旦開發,將大大緩解我國鉀肥長期依賴進口的窘境。但在幾乎沒有生命能存活的“地球旱極”,建立世界最大的現代化硫酸鉀生產基地,建設者們要面對極端自然環境帶來的挑戰,還要實現技術和設備從零到世界頂尖水準的突破。

第六季(4集)

1.《極限運輸》

極限運輸 極限運輸

航天科工——航天科工四院巨型特種運輸車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軍民融合”戰略。其中,“軍車技術民用化”取得突破進展。基於“軍車”技術研發的特種運輸裝備,正在改變中國船舶的建造方式,和火箭、衛星的發射技術。經過改裝的各種巨型特種運輸車,不僅將運載著近百噸的火箭通過各種艱險地形的考驗,還能將五千噸巨輪從陸地工廠送達港口。這集將揭密這些形狀各異的巨型“變形金鋼”的製造奇蹟。

2.《海上“巨無霸”》

海上巨無霸 海上巨無霸

招商局——中集來福斯巨型海上平台“藍鯨一號”

中國剛剛創造了連續60天,成功試采“可燃冰”的紀錄,完成這項工程奇觀的正是這座以海上巨獸“藍鯨”命名的海工巨無霸平台,它可以抵達最險峻的深海,鑽探17000米以下的油氣,在海洋能源開採向深海進發的時代,它的建造要突破許多海洋工程極限,打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型平台,中國建設者們正在完成從傳統製造向現代智造的跨越。

3.《巨龍在野》

巨龍在野 巨龍在野

南方電網——滇西北至深圳特高壓輸電工程

中國正在修建一條橫跨四省、縱貫2000公里的特高壓輸電線路,作為西電東送戰略中重要的“電力高速公路”,沿途要跨越高山大江、高速高鐵等各種艱難地形。建設者們要建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壓變流站,到海拔4000多米的特高壓電線上“懸空巡線”。這條電力高速公路是我們國家西電東送戰略中,十二條防治大氣污染輸電線路網中的重要一環,“特高壓”也成為繼高鐵、大飛機、核電之後,中國工程的代表名片。

4.《穿越海峽》

穿越海峽 穿越海峽

中國鐵建——國內首條盾構海峽隧道廈門捷運項目

廈門正在修建中國第一條用盾構機在海底掘進的捷運隧道,極其複雜的地質帶來的重重考驗,隱藏的孤石群,多變的海底地形,還要隨時面臨引發事故的各種潛在風險。這條隧道的修通,為中國未來海底隧道修建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激發沿海地帶經濟活力,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


第七季(4集)

1. 《極限鑽井》

極限鑽井 極限鑽井

中國海油——南海高溫高壓鑽完井項目

中國南海,建設者們正向一片危機四伏的海域發起挑戰。這是一項突破極限的鑽井任務,工程師們將把鑽頭深入5000米深海的天然氣層,沿途可能遇到地層200攝氏度的高溫、承受每平米1.25萬噸重物的壓力、經過極易引發爆炸的“雷區”。

2. 《滅火“飛彈”》

滅火“飛彈” 滅火“飛彈”

航天科工——高層樓宇飛彈滅火系統

在中國,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已超過6000座,城市高層滅火成為消防難題。一群飛彈專家“腦洞大開”,嘗試將飛彈技術用於超高層建築滅火。現場濃煙密布,還要讓“飛彈”打得準。“爆炸性”武器用於滅火救人,中國建設者攻克難關,用科技在百米高空拯救生命。

3. 《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

北京城建、北京建工、中交集團——北京新機場建設項目

這是一座形若鳳凰展翅的世界建築奇蹟。63400根鋼結構凌空對接,組成科幻的巨大穹頂,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五根指廊呈放射狀分布,構成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但乘客到達最遠登機口的時間不超過8分鐘。它還擁有強大的國產行李分揀系統,驚人的運輸能力,人性化的體驗設計。《中國建設者》,紀錄正在崛起的超級機場。

4. 《超級電車》

超級電車 超級電車

中國中車、長安汽車——智慧型無人駕駛系統

這是一列駛向未來智慧型交通的列車。車長32米,載客量300人,是普通公車的四倍;充電10分鐘,行駛25公里,交通繁忙時還可幾車編組,容量升級。這個“靈活的胖子”讓城市出行變得更便捷。目前,工程師們還正在為它設計無人駕駛系統,智慧出行將從構想變為現實。

第八季(4集)

《京張高鐵》 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京張高速鐵路 《京張高鐵》 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京張高速鐵路

1.《京張高鐵》 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京張高速鐵路

京張高鐵是北京冬奧會交通配套工程,東起北京北站,西迄張家口市,橫跨京西北地區和冀西北地區,正線全長174公里。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堅守施工一線,加班加點默默奉獻,用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的決心真正將奧運工程建設成精品工程,助力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中國高鐵建設的最高成就展示於世界舞台。


《造島神器》 中交集團——“天鯤號”挖泥船 《造島神器》 中交集團——“天鯤號”挖泥船

2.《造島神器》 中交集團——“天鯤號”挖泥船

天鯤號,亞洲最大的自航式絞吸挖泥船,傳說中的“疏浚造島”利器,核心功夫——1小時造出厚一米,面積相當於足球場大的陸地。不遠的將來,“天鯤號”將去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它的使命。

3.《鯤鵬展翅》

《鯤鵬展翅》 中國建築——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鯤鵬展翅》 中國建築——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中國建築——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全球房屋建築領域最大的單體建築,建築面積158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鳥巢,占地125萬平方米,接近於3個天安門廣場大小,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擁有19個超大型展廳,最大的一個展廳可以同時容納兩台航空母艦的面積。

4.《大洋深處的挑戰》

《大洋深處的挑戰》 中交集團——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 《大洋深處的挑戰》 中交集團——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

中交集團——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

大洋深處,40歲的橋樑工程師林樹奎帶領中國工程團隊正在修建一座2公里長的跨海大橋,這座跨海大橋是為印度洋上的島嶼國家馬爾地夫修建。大橋建成後,將連通首都馬累和隔海相望的另外一座島嶼,設計使用壽命是一百年。

社會評價

國資委新聞中心和央視合作的系列紀錄片《建設者》將鏡頭聚焦一線產業工人,緊扣時代脈搏,以關注“製造強國、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超級工程建設者為宗旨,記錄一系列“中國智造”的巔峰工程之作。

自2015年5月播出以來,引發了全國各地建設一線人員及廣大觀眾積極反響。

中國南方電網員工表示:“節目拍攝的是建設者辛勞付出背後的偉大,表達的是祖國大地千千萬萬建設者最樸素的真情實感。”

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職工反映:“通過紀錄片讓家人和觀眾了解我們建設者工作生活的不易。建設祖國,需要這樣的工匠,更需要這樣的精神。”

中國交建員工表示:“從工程師身上,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看到了中國有一大批奉行實幹興邦的脊樑,看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中建一局員工觀看《中國建設者》之後感慨:“精心動魄、視覺衝擊、家國情懷、央企脊樑。”

神華集團員工觀看該片後說:“片子拍攝、製作的非常好,視覺衝擊力非常大,很有代表性,代表了央企職工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常年堅守的巨大毅力。”

觀眾稱讚該片真實還原建設過程,不僅達到宣傳的效果,也起到科普的作用。

《建設者》系列紀錄片總導演宋丹在分享拍攝背後的故事時說,高鐵穿過一個13公里的隧道只需要2分鐘,但是修建它需要五千人耗費5年的時間。建設者從天南海北過來,在大山里工作,很多都在大山里結婚生子,度生的重要階段。這些重大工程的現場真的是建設者們青春、智慧和心血的安放之地、付出之地,他們值得尊重,他們值得被記錄。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總監闞兆江說,節目的創作,在題材領域上應該具有國際視野。工程是世界級的,我們傳播的理念和視野也應該是國際化的。

《建設者》系列紀錄片監製王新建說,第三季要繼續秉承前兩季專題的方向和定位,要選擇國家重點工程、科技含量高的工程、條件艱苦的工程,會加入科研人員以及工程指揮人員的故事,第三季還可能會去海外援建地區拍攝。

傳媒界專家學者也從專業角度點評了該片。靳智偉教授點評說,《建設者》蘊含的審美價值對當代中國文化的思潮有非常重要的校正作用。該片有美學方面的崇高美,是一種壯美。殷強教授點評說,該片大的場景和細節體現得非常好,90%都是實景拍攝。《國企備忘錄》顧問周放生建議說,這類片子還可以跟改革結合起來,使之更有穿透力,價值會更大。

中央電視台五一期間將在綜合頻道播出《中國建設者》特別節目,聚焦中國重點工程,關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講述中國工程師們如何用智慧和努力,實現世界頂尖技術水平的突破,展現當代中國“工程師精神”,致敬實幹興邦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