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史/中國專門史文庫

內容介紹

《中國城市史》對中國漫長的城市歷史進行全方位把握和科學分期,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中國城市的緣起及數千年的發展演變,為漫長而複雜的城市歷史梳理出一條較為清晰的脈絡,同時儘可能地展現各個時代中國城市的不同特點。
《中國城市史》由何一民編寫。

作者介紹

何一民,男,生於1953年,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常務副主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大學“211”重點學科群學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先後負責主持的重大、重點課題主要有: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清史·城市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國家教育委員會“十五”規劃課題“20世紀西部中等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青年基金課題“近代成都城市研究”、日本住友財團基金課題“中日歷史文化名城比較研究”。作為主研人員相繼參加的重點課題主要有: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六五”重點課題“中國知識分子道路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重點課題“近代重慶城市史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課題“近代中國不同類型城市研究”。代表著作主要有:《中國城市史綱》、《近代中國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20世紀中國西部中等城市研究》、《變革與發展:中國內陸城市成都現代化研究》。先後獲第九屆中國圖書獎一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多項。1996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2001年被評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

作品目錄

前言序自序導論 一、城市的產生和初步發展 二、古代城市的發展 三、傳統城市向近代城市轉型第一章先秦時期的城市第一節城市的起源 一、原始社會的居民聚居點 二、早期城市的普遍出現第二節夏、商、西周時期的城市 一、夏代的城市 二、商代的城市 三、西周的城市第三節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 一、城市大規模興起的原因 二、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建設 三、城市經濟和社會第二章秦漢時期的城市第一節秦代的城市 一、秦朝統一與城市的發展 二、都城郡縣制城市體系的初步形成 三、成陽的發展第二節漢代的城市 一、城市的發展及分布 二、工商業城市的興起 三、城市經濟與社會生活 四、城市建設與文化第三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城市第一節三國西晉的城市 一、城市的破壞和衰落 二、少數都城的發展第二節十六國與北朝的城市 一、十六國城市的興衰 二、北朝城市的復興第三節東晉南朝的城市 一、南方經濟的開發和城市興起 二、城市建設第四章隋唐時期的城市第一節隋代的城市 一、南北統一與都城建設 二、城市等級體系的重構與空間分布的變化 三、大運河開通與城市經濟的發展第二節唐代的城市 一、城市的發展 二、城市經濟的蓬勃發展 三、城市建設的高峰 四、唐末五代城市的興衰第五章宋遼金夏元的城市第一節宋代的城市 一、社會經濟的進步 二、城市的發展 三、城市內部結構的變化 四、豐富多彩的城市社會生活 五、城市規劃布局和建設第二節遼夏金的城市 一、遼朝的城市 二、西夏的城市 三、金國的城市第三節元代的城市 一、城市的興衰 二、城市規劃和建設第六章明清(中前期)的城市第一節明代的城市 一、城市的發展 二、城市經濟的興盛 三、城市社會結構第二節清代(中前期)的城市 一、城市的破壞、復興與發展 二、工商業城市的繁榮 三、經濟的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 四、城市重建和規劃布局第三節清代藏、新、蒙地區城市發展 一、西藏城市的發展變遷 二、新疆城市的發展 三、蒙古地區城市發展第七章晚清(鴉片戰爭後)的城市第一節近代城市發展的動力 一、外力楔入對中國城市的影響 二、社會變革對城市早期現代化的影響第二節近代城市的發展演變 一、晚清城市的變遷 二、晚清城市早期現代化的發展 三、近代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的特點 四、城市現代化與辛亥革命第三節中國城市管理早期現代化的開啟 一、傳統地方行政體制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二、西方近代城市行政的示範與楔入 三、晚清的警察制度與城市早期現代化管理 四、城市地方自治運動的興起與城市早期現代化管理第八章民國時期的城市第一節民國城市的發展 一、民國前期城市的發展 二、西部城市的緩慢發展 三、城市的衰變與曲折發展第二節城市分布和發展類型 一、城市規模等級 二、城市空間分布 三、城市發展類型第三節城市行政與建設 一、城市建制的變化 二、近代城市建設的變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