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圖集

中國地貌類型 中國地貌區劃 中國地質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地圖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精裝: 3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3152337
條形碼: 9787503152337
尺寸: 30 x 21 x 2.8 cm
重量: 1.7 Kg

作者簡介

王靜愛,1955年8月生,滿族,河北定州人;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區域地理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第二屆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主持並主講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地理”;主編精品課程教材《中國地理教程》。主持多項國家86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出版《中國自然災害時空格局》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等。
左偉,1963年2月生,漢族,江西星子人;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審,博士,國家註冊測繪師,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畫評價專家,《生態學報》等審稿專家,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等。專業領域:地圖學理論與實踐、地學圖書及地圖集編制研究、遙感與GIS套用研究;先後主持教育部立項的高、國中地理教科書編制;有責編成果1項獲省部級二等獎,參加項目2項分獲國家級二等獎和省部級一等獎。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內容簡介

《中國地理圖集》是一部大型綜合性地圖集,它的編輯出版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完善全國高校“中國地理”的教材配套,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促進公民(特別是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公民)國情教育,為各級政府和廣大社會機構了解中國國情提供可視化工具,具有社會普及意義;集成並綜合展示中國地理科學研究的新進展,為地理、資源、環境等科研和教學人員提供參考,具有重要的學術支撐意義;搭建中外交流的平台,促進世界了解中國,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播意義;服務廣大中學教師、地理課程和教材的編制,促進地理教學地圖的發展,具有現實與社會意義。
《中國地理圖集》是為我國高校地理及相關專業師生編制的一本全新的專題地圖教材,為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與研究服務的參考圖集。圖集具有如下特點和功能:系統地展現中國各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徵和地域分異規律,構建區域地理知識體系;多角度顯示中國地理格局的時空動態變化過程,構建區域地理認知體系;綜合表達中國各種地理要素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關係的地域差異,構建區域地理邏輯體系;以人地關係為主線,表達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構建區域綜合分析能力體系。
本圖集的讀者對象為國內外高校從事“中國地理”教學和科研的廣大師生,從事地理、資源、環境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和中學地理教師,從事區域管理、企事業管理和區域科學研究的人員,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廣大讀者。
本圖集由序圖、總論地理圖、分區地理圖和附錄四部分組成。
序圖,兼有導論與綜述的功能,包括中國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圖組。
總論地理圖,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三個圖組。其中,自然地理圖組含自然景觀、地貌、地質、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動物、海洋、自然區劃、自然環境的演變等11個單元,是地理基礎部分,主要表現中國自然地理各要素的類型、強度及其時空分異規律;人文地理圖組含古代疆域,人口,城市與農村,社會、文化和旅遊,交通與現代通信。

目錄

地圖
中國地理位置與政區
從太空看中國
中國的地理位置
與中國建交的國家(2007年)
中國政區
自然地理
中國自然景觀
中國地勢
中國地勢剖面
中國山繫結構
中國三維地形
中國地貌類型
中國地貌區劃
中國地質
中國板塊構造(板塊構造學說)
中國主要構造體系(地質力學學說)
中國大地構造(多旋迴學說)
中國年太陽總輻射量
中國年日照時數
中國一月海平面氣壓及盛行風向頻率
中國七月海平面氣壓及盛行風向頻率
中國一月氣候鋒及氣鏇路徑
中國七月氣候鋒及氣鏇路徑
中國年平均氣溫
中國一月平均氣溫
中國四月平均氣溫
中國七月平均氣溫
中國十月平均氣溫
中國氣溫年較差
中國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積溫
中國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積溫
中國年氣溫日較差
中國年無霜期日數
中國四季分配類型
中國年降水量
中國一月降水量
中國四月降水量
中國七月降水量
中國十月降水量
中國雨季類型和梅雨
中國年降水量相對變率
中國年平均相對濕度
中國年乾燥度
中國冬、夏季風及其進退
侵入中國的寒潮和颱風路徑
中國主要氣象台站年各風向頻率及其
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
中國氣候類型
中國氣候區劃
中國水系流域
中國年徑流深
中國河流徑流量增長與入海徑流泥沙及
補給類型
中國徑流帶
中國水繫結構與密度
中國湖泊分區、沼澤與冰川
中國地下水類型
中國水文區劃
中國土壤類型(系統分類)
中國土壤成土母質
中國土壤地球化學性質
中國土壤有機質含量
中國土壤類型(發生學分類)
中國土壤區劃
中國植被類型
中國植物區系
中國植被區劃
中國動物地理區劃
中國生態地理動物群
中國鳥獸區系分區
中國東部沿海及其島嶼
中國南部沿海及其島嶼
中國海域與近海地貌
中國海岸變遷及海底沉積物
中國近海潮汐與潮流
中國近海M2潮汐
中國二月近海表層水溫與海流
中國二月近海表層鹽度
中國八月近海表層水溫與海流
中國八月近海表層鹽度
中國海岸帶水化學類型與海底礦產資源
中國近海主要游泳動物資源
中國近海植物資源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黃秉維,1965年)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趙松喬,1983年)
中國自然地理區劃(任美鍔、包浩生,1988年)
中國自然地理區劃(師範院校用,1995年)
中國生態地理區劃(鄭度等,1999年)
中國中嶽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震旦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加里東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華力西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印支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燕山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新近紀古地理環境
中國第四紀中、晚更新世古地理環境
中國古近紀(早第三紀)景觀格局
中國新近紀(晚第三紀)景觀格局
中國晚更新世盛冰期氣候帶
中國全新世氣候適宜期景觀格局
中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年平均氣溫
中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年降水量
中國年平均氣溫變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國年平均降水變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國土地變化的減少型(20世紀90年代)
中國土地變化的增加型(20世紀90年代)
中國自然地帶
中國潛在第一性生產力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自然地帶(溫度增加4℃)
……
人文地理
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
區域地理
圖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