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全三冊)

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套裝共3冊)》總計3本其中:《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以“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作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錯綜演變的基本線索,論述了中國現代三次學術論戰、20世紀新文學的發展歷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辨析了現代“新儒家”和“西體中用”思想,並對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的思想進行了分析,簡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現代中國思想的諸多重要方面和問題。《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使用的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版本。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從剖析孔子仁學開始,提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問題,並以此論說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對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孫老韓、苟易庸、莊玄禪宗、秦漢思想、宋明理學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再評價,著重闡釋了實用理性和樂感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核心的緣由,並對古代中國的辨證法、“天人感應”宇宙觀、“內聖”與“治法”分離現象進行了獨到的分析。《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使用的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版本。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系統論述了近代中國自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時期各種主要思潮的基本內涵及其成因,深入分析了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嚴復、孫中山、章太炎、王國維、魯迅等重要人物的思想,闡釋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複雜的心路歷程,生動展現了中國傳統思想走向近代化的整體風貌和內在嬗變肌理。《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使用的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版本。

作品目錄

內容提要孔子再評價一 “禮”的特徵二 “仁”的結構三 弱點和長處四 附論孟子墨家初探本一 小生產勞動者的思想典型二 墨家思想並未消失孫老韓合說一 兵家辯證法特色二 《老子》三層三 所謂“益人神智”荀易庸記要一 人的族類特徵二 儒家世界觀的建立三 天、道、人秦漢思想簡議一 道、法、陰陽、儒家的合流二 天人宇宙論圖式三 陰陽五行的系統論四 五行圖式的歷史影響莊玄禪宗漫述一 莊子的哲學是美學二 人格本體論三 瞬刻永恆的最高境界宋明理學片論一 由宇宙論到倫理學二 理性本體的建立及其矛盾三 “心”的超越與感性四 遺產的兩重性五 《片論》補經世觀念隨筆一 “內聖”與“外王”二 “治人”與“治法”三 經學與史學試談中國的智慧一 時代課題二 血緣根基三 實用理性四 樂感文化五 天人合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